A. 20m
B. 50m
C. 100m
D. 200m
搜题
第10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上方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第11题
A. 疏散标志牌应用不燃材料制作,否则应在其外面加设玻璃或其它不燃透明材料制成的保护罩;
B. 疏散通道中,"紧急出口"标志宜设置在通道两侧部及拐弯处的墙面上,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地面不应大于1.5m;
C. "紧急出口"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袋形走道的尽头离标志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D. 悬挂在室内大厅处的疏散标志牌的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m。
第12题
A. 疏散标志牌应用不燃材料制作,否则应在其外面加设玻璃或其它不燃透明材料制成的保护罩;
B. 疏散通道中,"紧急出口"标志宜设置在通道两侧部及拐弯处的墙面上,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地面不应大于1.5m;
C. "紧急出口"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袋形走道的尽头离标志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D. 悬挂在室内大厅处的疏散标志牌的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m。
第13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第14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第15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第16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第17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第18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第19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第20题
A. 避开施工区域
B. 埋地深度不应小于0.3m
C. 设有走向标识和安全标识
D. 需要穿越道路或在有重物挤压危险的部位,应加设防护套管,套管应固定,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第21题
A. 甲醇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
B. 管道消除静电接地装置和防雷接地线,单独接地
C. 室内管道可直接埋地,室外地沟敷设的管道,应有防止泄漏、积聚或窜入其他沟道的措施
D. 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第22题
A. 图样部分中,水平方向表示路线长度,垂直方向表示宽度
B. 图样中部规则的细折线表示道路路面中心线的设计高程
C. 图上常用比较规则的直线与曲线相间粗实线图示出设计线
D. 在设计线上标注沿线设置的水准点所在的里程
E. 在设计线的上方或下方标注其编号及与路线的相对位置
第23题
A. 应保证标志灯的箭头指示方向与疏散指示方案一致。
B. 安装在疏散走道、通道两侧的墙面或柱面上时,标志灯底边距地面的高度应小于1m。
C. 当安装在疏散走道、通道转角处的上方或两侧时,标志灯与转角处边墙的距离不应大于1m。
D. 当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在疏散走道侧边时,在疏散走道增设的方向标志灯应安装在疏散走道的两侧,且标志灯的标志面应与疏散方向垂直、箭头应指向安全出口或疏散门。
第24题
A. 应保证标志灯的箭头指示方向与疏散指示方案一致。
B. 安装在疏散走道、通道两侧的墙面或柱面上时,标志灯底边距地面的高度应小于1m。
C. 当安装在疏散走道、通道转角处的上方或两侧时,标志灯与转角处边墙的距离不应大于1m。
D. 当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在疏散走道侧边时,在疏散走道增设的方向标志灯应安装在疏散走道的两侧,且标志灯的标志面应与疏散方向垂直、箭头应指向安全出口或疏散门。
第25题
A. 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
B. 冷热水管道上、下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下方
C.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
D. 管道支、吊、托架安装位置应正确
E. 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
第26题
A. 在安全出口、疏散出口附近设置的标志灯,应安装在安全出口、疏散出口附近疏散走道、疏散通道的顶部
B. 标志灯的标志面应与疏散方向垂直、指示疏散方向的箭头应指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
C. 标志灯底边距地面的高度应小于1m
D. 安装在楼梯间内朝向楼梯的正面墙上
第27题
A. 工作井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
B. 地面井口周围应设置防汛墙和防雨设施
C. 作业区应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区域
D. 工作井内应设置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
E. 降水井口应设置防护盖板或围栏,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第28题
A. 工作井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
B. 地面井口周围应设置防汛墙和防雨设施
C. 作业区应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区域
D. 工作井内应设置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
E. 降水井口应设置防护盖板或围栏,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第29题
A. 工作井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
B. 地面井口周围应设置防汛墙和防雨设施
C. 作业区应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区域
D. 工作井内应设置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
E. 降水井口应设置防护盖板或围栏,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第30题
A. 工作井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
B. 地面井口周围应设置防汛墙和防雨设施
C. 作业区应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区域
D. 工作井内应设置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
E. 降水井口应设置防护盖板或围栏,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第31题
A. 工作井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
B. 地面井口周围应设置防汛墙和防雨设施
C. 作业区应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区域
D. 工作井内应设置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
E. 降水井口应设置防护盖板或围栏,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第32题
A. 工作井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
B. 地面井口周围应设置防汛墙和防雨设施
C. 作业区应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区域
D. 工作井内应设置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
E. 降水井口应设置防护盖板或围栏,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第33题
A. 对地下的各类管线,施工单位应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
B. 拆除施工严禁高处作业
C.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时,应按类别逐项查验,并有验收记录
D.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带
E. 在拆除施工现场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和相关的安全标志,并派专人监管
第34题
A. 对地下的各类管线,施工单位应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
B. 拆除施工严禁高处作业
C.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时,应按类别逐项查验,并有验收记录
D.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带
E. 在拆除施工现场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和相关的安全标志,并派专人监管
第35题
A. 对地下的各类管线,施工单位应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
B. 拆除施工严禁高处作业
C.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时,应按类别逐项查验,并有验收记录
D.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带
E. 在拆除施工现场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和相关的安全标志,并派专人监管
第36题
A. 对地下的各类管线,施工单位应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
B. 拆除施工严禁高处作业
C.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时,应按类别逐项查验,并有验收记录
D.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带
E. 在拆除施工现场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和相关的安全标志,并派专人监管
第37题
A. 对地下的各类管线,施工单位应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
B. 拆除施工严禁高处作业
C.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时,应按类别逐项查验,并有验收记录
D.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带
E. 在拆除施工现场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和相关的安全标志,并派专人监管
第38题
A. 对地下的各类管线,施工单位应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
B. 拆除施工严禁高处作业
C.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时,应按类别逐项查验,并有验收记录
D.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带
E. 在拆除施工现场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和相关的安全标志,并派专人监管
第39题
A. 对地下的各类管线,施工单位应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
B. 拆除施工严禁高处作业
C.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时,应按类别逐项查验,并有验收记录
D.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带
E. 在拆除施工现场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和相关的安全标志,并派专人监管
第41题
A. 电缆线路宜敷设在人不易触及的地方。
B. 电缆线路敷设路径一般应设置警示标识。
C. 电缆线路敷设路径应有醒目的警告标识。
D. 沿地面明敷的电缆线路应沿建筑物墙体根部敷设,穿越道路或其他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应采取防机械损伤的措施,周围环境应保持干燥。
第42题
A. 电缆线路宜敷设在人不易触及的地方。
B. 电缆线路敷设路径一般应设置警示标识。
C. 电缆线路敷设路径应有醒目的警告标识。
D. 沿地面明敷的电缆线路应沿建筑物墙体根部敷设,穿越道路或其他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应采取防机械损伤的措施,周围环境应保持干燥。
第43题
A. 电缆线路宜敷设在人不易触及的地方。
B. 电缆线路敷设路径一般应设置警示标识。
C. 电缆线路敷设路径应有醒目的警告标识。
D. 沿地面明敷的电缆线路应沿建筑物墙体根部敷设,穿越道路或其他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应采取防机械损伤的措施,周围环境应保持干燥。
第44题
A. 电缆线路宜敷设在人不易触及的地方。
B. 电缆线路敷设路径一般应设置警示标识。
C. 电缆线路敷设路径应有醒目的警告标识。
D. 沿地面明敷的电缆线路应沿建筑物墙体根部敷设,穿越道路或其他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应采取防机械损伤的措施,周围环境应保持干燥。
第45题
A. 电缆线路宜敷设在人不易触及的地方。
B. 电缆线路敷设路径一般应设置警示标识。
C. 电缆线路敷设路径应有醒目的警告标识。
D. 沿地面明敷的电缆线路应沿建筑物墙体根部敷设,穿越道路或其他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应采取防机械损伤的措施,周围环境应保持干燥。
第46题
A. 电缆线路宜敷设在人不易触及的地方。
B. 电缆线路敷设路径一般应设置警示标识。
C. 电缆线路敷设路径应有醒目的警告标识。
D. 沿地面明敷的电缆线路应沿建筑物墙体根部敷设,穿越道路或其他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应采取防机械损伤的措施,周围环境应保持干燥。
第47题
A. 采样管宜牢固安装在过梁、支架等建筑结构上;
B. 采样孔不应正对气流方向;
C. 当采样管道采用垂直布置方式时,毛细管长度不宜超过4m;
D. 采样管和采样孔应设置明显的火灾探测器标识;
第48题
A. 室外附着在建筑物上的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8m;
B. 日常情况下使用的各种标志牌的表面最低平均照度不应小于5.0Lx;
C. 对于地下工程,"紧急出口"标志宜设置在通道的两侧部及拐弯处的墙面上,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10m;
D. 给标志提供应急照明的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应满足所处环境的相应标准或规范要求,但不应小于20min。
第49题
A. 室外附着在建筑物上的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8m;
B. 日常情况下使用的各种标志牌的表面最低平均照度不应小于5.0Lx;
C. 对于地下工程,"紧急出口"标志宜设置在通道的两侧部及拐弯处的墙面上,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10m;
D. 给标志提供应急照明的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应满足所处环境的相应标准或规范要求,但不应小于20min。
第50题
A. 施工现场清运渣土的车辆应封闭或采用苫布覆盖
B. .施工现场区域内地下的各类管线,施工单位应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
C. 应保证充足的消防水源,现场消火拴控制范围不宜小于50m
D. 当遇有易燃、可燃物及保温材料时,严禁明火作业
E. 施工现场应设置不小于3.5m宽的消防车道并保持畅通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