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3~0.5mpa
B. 0.5~0.8mpa
C. 0.8~1.0mpa
D. 1.0~1.2mp
搜题
第1题
A. 0.3~0.5mpa
B. 0.5~0.8mpa
C. 0.8~1.0mpa
D. 1.0~1.2mp
第2题
A. C40
B. C50
C. C60
D. C70
第9题
A.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混凝土不宜低于C20
B. 当本工程采用HRB400、RRB400级钢筋时,混凝土不得低于C25
C. 预应力混凝土部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D. 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做预应力时,混凝土不宜低于C40
第10题
A.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中间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B.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最大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C.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最小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0%
D.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0%
E.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第11题
A.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中间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B.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最大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C.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最小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0%
D.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0%
E.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第12题
A.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
B. 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
C. 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0
D. 钢筋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第15题
A. 环境温度越高,混凝土强度增长越快
B.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小得多
C. 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大
D. 抗压强度大于抗剪强度
第16题
A. 侧面,0.3~0.5
B. 顶(底)面,0.3~0.5
C. 侧面,0.5~0.8
D. 顶(底)面,0.5~0.8
第17题
A.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B.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98%
C.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最小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0%
D.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最小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90%
E.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实测值达到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100%
第21题
A. 途分为结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装饰混凝土等
B. 按强度等级分为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C. 按强度等级分为低强度混凝土、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D. 按施工工艺分为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压力灌浆混凝土、离心混凝土、真空脱水混凝土
第22题
A. 按用途分为结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装饰混凝土等
B. 按强度等级分为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C. 按强度等级分为低强度混凝土、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D. 按施工工艺分为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压力灌浆混凝土、离心土、真空脱水混凝土
第23题
A. 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
B. 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C. 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
D. 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混凝土高强度等级,才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E. 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3组,且不应少于1组
第24题
A. 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B. 抗震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C. 托墙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D. 过渡层墙体的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E. 过渡层墙体的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
第25题
A. 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B. 抗震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C. 托墙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D. 过渡层墙体的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E. 过渡层墙体的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
第26题
A. 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B. 抗震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C. 托墙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D. 过渡层墙体的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E. 过渡层墙体的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
第27题
A. 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B. 抗震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C. 托墙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D. 过渡层墙体的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E. 过渡层墙体的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
第28题
A. 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B. 抗震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C. 托墙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D. 过渡层墙体的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E. 过渡层墙体的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
第29题
A. 按用途分为结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装饰混凝土等
B. 按强度等级分为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C. 按强度等级分为低强度混凝土、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D. 按施工工艺分为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压力灌浆混凝土、离心混凝土、真空脱水混凝土
第30题
A. 按用途分为结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装饰混凝土等
B. 按强度等级分为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C. 按强度等级分为低强度混凝土、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D. 按施工工艺分为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压力灌浆混凝土、离心混凝土、真空脱水混凝土
第31题
A. 按用途分为结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装饰混凝土等
B. 按强度等级分为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C. 按强度等级分为低强度混凝土、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D. 按施工工艺分为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压力灌浆混凝土、离心混凝土、真空脱水混凝土
第32题
A. 关于fcu,k,表达正确的是()。
B. 在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中,按规定可以采用统计方法评定的是()。
C. 下列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中,属于非标准试件的是()。
D. 案例中可以不留同条件养护试块。
第33题
A. 细石混凝土面层采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
B. 根据《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的要求,水泥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水泥混凝土垫层兼面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
C. 水泥地面压光后,应加强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抗压强度达到5MPa,方准上人行走。
第38题
A. 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 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36h
D.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39题
A. 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 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36h
D.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40题
A. 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 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36h
D.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41题
A. 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 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36h
D.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42题
A. 按用途分为结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装饰混凝土等
B. 按强度等级分为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C. 按强度等级分为低强度混凝土、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D. 按施工工艺分为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压力灌浆混凝土、离心混凝土、真空脱水混凝土
第43题
A. 按用途分为结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装饰混凝土等
B. 按强度等级分为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C. 按强度等级分为低强度混凝土、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D. 按施工工艺分为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压力灌浆混凝土、离心混凝土、真空脱水混凝土
第44题
A. 按用途分为结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装饰混凝土等
B. 按强度等级分为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C. 按强度等级分为低强度混凝土、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D. 按施工工艺分为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压力灌浆混凝土、离心混凝土、真空脱水混凝土
第45题
A. 按用途分为结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装饰混凝土等
B. 按强度等级分为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C. 按强度等级分为低强度混凝土、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D. 按施工工艺分为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压力灌浆混凝土、离心混凝土、真空脱水混凝土
第46题
A. 按用途分为结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装饰混凝土等
B. 按强度等级分为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C. 按强度等级分为低强度混凝土、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D. 按施工工艺分为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压力灌浆混凝土、离心混凝土、真空脱水混凝土
第47题
A. 按用途分为结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装饰混凝土等
B. 按强度等级分为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C. 按强度等级分为低强度混凝土、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
D. 按施工工艺分为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压力灌浆混凝土、离心混凝土、真空脱水混凝土
第48题
A. 自然养护28d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用来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B. 蒸汽养护28d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用来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C. 标准养护28d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用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D. 自然养护28d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用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