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一闭合水准路线测量6测站完成,观测高差总和为+12mm,其中两相邻水准点间2个测站完成,则其高差改正数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一闭合水准路线测量6测站完成,观测高差总和为+12mm,其中两相邻水准点间2个测站完成,则其高差改正数为()。
A.
+4mm
B.
-4mm
C.
+2mm
D.
-2mm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准测量是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进行量测,比较两点间的高差
B.
两点的高差等于前视读数减后视读数
C.
高差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一个前视读数
D.
视线高程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多个前视读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成比例分配。
A.
A高差大小
B.
B测站数
C.
C水准路线长度
D.
D水准点间的距离
E.
E往返测站数总和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水准路线闭合差调整是对观测高差进行改正,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按与测站数(或路线长度)成()的关系求得高差改正数。
A.
正比例并同号
B.
反比例并反号
C.
正比例并反号
D.
反比例并同号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水准测量的目的是()。
A.
测定点的平面位置
B.
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C.
读取水准尺读数
D.
测出两点间的高差,推算点的高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精密水准仪主要用于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和高精度的工程测量中,例如建筑物沉降观测,大型精密设备安装等测量工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准测量是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进行量测,比较两点间的高差
B.
两点的高差等于前视读数减后视读数
C.
高差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一个前视读数
D.
视线高程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多个前视读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准测量是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进行量测,比较两点间的高差
B.
两点的高差等于前视读数减后视读数
C.
高差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一个前视读数
D.
视线高程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多个前视读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沉降观测时一般是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然后反过来依次后视各观测点,最后前视水准基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m。
A.
1.870
B.
2.882
C.
2882
D.
1870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水准测量中,计算各测段的实测高差(h测)总和与理论值(h测)之差称为高差闭合差fh,其通式为()。
A.
fh=∑h测
B.
fh=∑h测-(H终-H始)
C.
fh=∑h往测+∑h返测
D.
fh=∑h测-∑h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A点高程为16.520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与B点高程分别为()。
A.
1.870m,16.014m
B.
2.882m,16.014m
C.
1.870m,15.546m
D.
2.882m,17.026m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水准测量的目的是()。
A.
测定点的平面位置
B.
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C.
读取水准尺读数
D.
测出两点间的高差,推算点的高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水准测量的目的是()。
A.
测定点的平面位置
B.
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C.
读取水准尺读数
D.
测出两点间的高差,推算点的高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确保观测高差的精度,需要进行测站检核。如在一测站上仪器高度不变,可分别用双面水准尺的黑面和红面两次测定高差来检核。()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为了校合测量数据和控制整个观测区域,测区内的水准点通常布设成一定的线形,下列不属于常见的水准点线形()。
A.
闭合水准路线
B.
附合水准路线
C.
支水准路线
D.
混合水准路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已知AB两点高程为11.166m,11.157m。今自A点开始实施水准测量观测至B点,得后视读数总和26.420m,前视读数总和为26.431m,则闭合差为()。
A.
+0.001m
B.
-0.001m
C.
+0.002m
D.
-0.002m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高程控制测量中,水准测量每站观测程序为,往测时,在奇数站和在偶数测站分别为()。
A.
后-前-前-后、前-后-后-前
B.
后-前-前-后、后-前-前-后
C.
后-前-后-前、后前-后-前
D.
前-后-前-后、后-前-后-前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高程控制测量中,水准测量每站观测程序为,返测时,在奇数站和在偶数测站分别为()。
A.
后-前-前-后、前-后-后-前
B.
后-前-前-后、后-前-前-后
C.
后-前-后-前、后-前-后-前
D.
前-后-前-后、后-前-后-前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安置在两尺中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其由()组成。
A.
光电测距仪
B.
电子水准仪
C.
电子经纬仪
D.
激光对中器
E.
数据处理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下列关于观测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有()。
A.
经纬仪中心与测站点不在同一铅垂线上所造成的误差称为对中误差
B.
对中误差可以通过观测方法消除
C.
整平误差可以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D.
水平角观测时应尽量使标杆竖直,瞄准时尽可能瞄准标杆底部
E.
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应用垂球代替标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不属于闭合水准路线特点的是()。
A.
由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观测
B.
平行测量数个测点
C.
顺序测量若干待测点
D.
回到原来开始的水准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不属于闭合水准路线特点的是()。
A.
由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观测
B.
平行测量数个测点
C.
顺序测量若干待测点
D.
回到原来开始的水准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水准测量的目的是()。
A.
测定点的平面位置
B.
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C.
读取水准尺读数
D.
测定点的高程位置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在装饰放线时,使用DS3型号水准仪,测量过程中每千米往返精度误差为()mm。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全站仪根据测距标准差,即测距精度,按国家标准可分为三个等级。其中,I级仪器的测距精度应小于()mm。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全站仪是一种可以进行()测量,()进行数据处理的仪器,由机械、光学、电子三种元件组成。
A.
角度能
B.
距离能
C.
角度和距离不能
D.
角度和距离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从水准测量的原理可以看出,水准测量必需的仪器和工具是()。
A.
水准仪、钢尺
B.
经纬仪、站牌
C.
水准仪、水准尺
D.
经纬仪、钢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为了便于检核和提高测量精度,施工场地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
A.
闭合水准路线
B.
附合水准路线
C.
平面控制网
D.
建筑方格网
E.
三角网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下列能够同时测出角度和距离的仪器是()
A.
经纬仪
B.
全站仪
C.
水准仪
D.
激光铅直仪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下列能够同时测出角度和距离的仪器是()
A.
经纬仪
B.
全站仪
C.
水准仪
D.
激光铅直仪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背景】某中学教学楼工程,建筑结构分为裙房和主楼两部分,裙房3层,主楼25层,需进行施工控制测量、定位放线、质量校核、变形观测等工作。根据背景资料,回答下列1~4问题。
A.
对起始高程点应用附合水准测量进行校核,高程校测闭合差闭合差不大于±()√Lmm。(单选题)
B.
首层施工完后将±()m的高程抄测在首层柱子上。(单选题)
C.
关于利用激光铅直仪进行轴线竖向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D.
标高传递误差主楼不超过±15mm。(判断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可以简便地测算几个前视点的高程的方法是()。
A.
高差法
B.
仪高法
C.
解析法
D.
电磁波测距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可以简便地测算几个前视点的高程的方法是()。
A.
高差法
B.
仪高法
C.
解析法
D.
电磁波测距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由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观测,顺序测量若干待测点,最后回到原来开始的水准点的路线是()。
A.
闭合水准路线
B.
附合水准路线
C.
支水准路线
D.
折线水准路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由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观测,顺序测量若干待测点,最后回到原来开始的水准点的路线是()。
A.
闭合水准路线
B.
附合水准路线
C.
支水准路线
D.
折线水准路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由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观测,顺序测量若干待测点,最后回到原来开始的水准点的路线是()。
A.
闭合水准路线
B.
附合水准路线
C.
支水准路线
D.
折线水准路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由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观测,顺序测量若干待测点,最后回到原来开始的水准点的路线是()。
A.
闭合水准路线
B.
附合水准路线
C.
支水准路线
D.
折线水准路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水准测量原理是()。
A.
两点成一线原理
B.
水平视线原理
C.
水平面原理
D.
镜面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自水准点M(HM=100.000m)经8个站测至待定点A,得hMA=+1.021m;再由A点经12个站测至另一水准点N(HN=105.121m),得hAN=+4.080m,则平差后的A点高程为()。
A.
101.029m
B.
101.013m
C.
101.031m
D.
101.021m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水准测量是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或斜距和竖直角(即倾斜角),然后利用三角公式计算出两点间的高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下列数据中,全站仪能够自动获取的有()。
A.
斜距
B.
天顶距(竖直角)
C.
水平角
D.
点的坐标
E.
高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是由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观测,顺序测量若干待测点,最后回到原来开始的水准点。
A.
闭合水准路线
B.
附合水准路线
C.
支水准路线
D.
混合水准路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下列不能用来测量水平距离的仪器是()。
A.
水准仪
B.
经纬仪
C.
全站仪
D.
激光铅直仪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广泛应用于控制、地形和施工放样等测量工作,测量两点间高差的仪器是。
A.
水准仪
B.
经纬仪
C.
全站仪
D.
平面仪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广泛应用于控制、地形和施工放样等测量工作,测量两点间高差的仪器是
A.
水准仪
B.
经纬仪
C.
全站仪
D.
平面仪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采用水准仪测量时,后视点A的高程为25.426,读得其水准尺的读数为2.412,在前视点B尺上读数为2.752。根据背景资料,回答下列1~4问题。
A.
高差hAB是()。
B.
B点高程是()。
C.
在观测过程中要注意()。
D.
B点比A点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采用水准仪测量时,后视点A的高程为25.426,读得其水准尺的读数为2.412,在前视点B尺上读数为2.752。根据背景资料,回答下列1~4问题。
A.
高差hAB是()。
B.
B点高程是()。
C.
在观测过程中要注意()。
D.
B点比A点高。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