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绝对高程
B. b.相对高程
C. c.高差
搜题
第5题
A. 从室内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B. 从室外地面到基础底的垂直距离
C. 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D. 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垫层下皮的垂直距离
第9题
A. 从±0.00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B. 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C. 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垫层底面的距离
D. 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第10题
A. 高程
B. 标高
C. 海拔
D. 高差
E. 高度
第12题
A. 大地水准面有无数个
B. 大地水准面是不规则的曲面
C. 大地水准面是唯一的
D. 大地水准面是封闭的
E. 大地水准是光滑的曲面
第13题
A. a.地面二点倾斜距离D的比值。M(M=D/d)
B. b.地面二点高差h的比值。1:M(M=d/D)
C. c.地面二点水平距离D的比值。1:M(M=D/d)
第14题
A. 起重机运行轨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B. 小车运行轨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或者某些地面有轨运行的臂架式类型起重机的运行轨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C. 旋转中心线与取物装置铅垂线之间的距离
D. 臂架所在平面内的起重机内侧轮廓线与取物装置铅垂线之间的距离
第16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19题
A. 上下两层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B. 本层地面与屋面板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C. 最上一层层高是指其楼面至屋面板底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D. 最上层遇屋面找坡的以其楼面至屋面板最高处板面结构之间的垂直距离
第20题
A. 臂端部距起重机支撑地面的距离
B. 钩下平面距起重支撑地面的距离
C. 吊钩升至最高位置(高度限位器所限制的位置)吊钩钩口中心距起重机支撑地面的距离
第21题
A. 臂端部距起重机支撑地面的距离
B. 钩下平面距起重支撑地面的距离
C. 吊钩升至最高位置(高度限位器所限制的位置)吊钩钩口中心距起重机支撑地面的距离
第22题
A. 臂端部距起重机支撑地面的距离
B. 钩下平面距起重支撑地面的距离
C. 吊钩升至最高位置(高度限位器所限制的位置)吊钩钩口中心距起重机支撑地面的距离
第23题
A. 臂端部距起重机支撑地面的距离
B. 钩下平面距起重支撑地面的距离
C. 吊钩升至最高位置(高度限位器所限制的位置)吊钩钩口中心距起重机支撑地面的距离
第24题
A. 臂端部距起重机支撑地面的距离
B. 钩下平面距起重支撑地面的距离
C. 吊钩升至最高位置(高度限位器所限制的位置)吊钩钩口中心距起重机支撑地面的距离
第25题
A. 臂端部距起重机支撑地面的距离
B. 钩下平面距起重支撑地面的距离
C. 吊钩升至最高位置(高度限位器所限制的位置)吊钩钩口中心距起重机支撑地面的距离
第27题
A. 角度测量中的水平角是指地面上一点到两个目标点方向线垂直投影到()上的夹角。
B. 用视距法测量距离,其K值通常为()。
C. 水准仪的安置地应处于()的位置。
D. 设备的抄平主要通过平尺和水平仪按照施工规范和设备技术文件要求偏差进行,在有斜度的测定面上测量水平度时,可采取角度水平仪进行测量。
第28题
A. a.地面点重合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B. b.三脚架中孔一致基座水平
C. c.地面点垂线重合水平度盘水平
D. d.三脚架中孔一致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第30题
A. 垂直矩形平面所受的静水总压力的大小等于该平面形心点的压力与平面面积的乘积
B. 垂直矩形平面所受的静水总压力的大小等于该平面重心点的压力与平面面积的乘积
C. 总静压力P的方向是垂直指向作用面的,其作用点为在作用面对称轴上
D. 总静压力P的方向是垂直指向作用面的,其作用点离液面的距离为2/3h,h是液面的高度
E. 总静压力P的方向平行于作用面
第32题
A. 高度为1.5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60mm
B. 高度为1.5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50mm
C. 高度为1.2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50mm
D. 高度为1.8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30mm
E. 高度为1.8m,防护门距离地面为60mm
第33题
A. 高度为1.5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60mm
B. 高度为1.5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50mm
C. 高度为1.2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50mm
D. 高度为1.8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30mm
E. 高度为1.8m,防护门距离地面为60mm
第34题
A. 高度为1.5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60mm
B. 高度为1.5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50mm
C. 高度为1.2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50mm
D. 高度为1.8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30mm
E. 高度为1.8m,防护门距离地面为60mm
第35题
A. 高度为1.5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60mm
B. 高度为1.5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50mm
C. 高度为1.2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50mm
D. 高度为1.8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30mm
E. 高度为1.8m,防护门距离地面为60mm
第36题
A. 高度为1.5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60mm
B. 高度为1.5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50mm
C. 高度为1.2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50mm
D. 高度为1.8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30mm
E. 高度为1.8m,防护门距离地面为60mm
第37题
A. 高度为1.5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60mm
B. 高度为1.5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50mm
C. 高度为1.2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50mm
D. 高度为1.8m,防护门距离地面高度为30mm
E. 高度为1.8m,防护门距离地面为60mm
第39题
A. 作用点到转动中心的距离越小
B. 作用线到转动中心的垂直距离越小
C. 作用点到转动中心的距离越大
D. 作用线到转动中心的垂直距离越大
第40题
A. 1.4,1.6;0.8,1.6
B. 0.8,1.6;1.4,1.6
C. 1.8,1.4;0.8,1.6
D. 0.8,1.4;0.8,1.6
第41题
A. 1.4,1.6;0.8,1.6
B. 0.8,1.6;1.4,1.6
C. 1.8,1.4;0.8,1.6
D. 0.8,1.4;0.8,1.6
第42题
A. 室外附着在建筑物上的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3m
B. 室外附着在建筑物上面的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0.3m
C. 室外用标志杆固定的标志牌的下边缘距地面高度应大于1.2m
D. 室外用标志竿固定的标志牌的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0.5m
第43题
A. 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不宜大于40m。;
B. 墙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0.70m;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0m,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
C. 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使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0.6m,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
D. 水泵接合器处应设置永久性标志铭牌,并应标明供水系统、供水范围和额定压力。
第44题
A. 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不宜大于40m。;
B. 墙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0.70m;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0m,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
C. 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使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0.6m,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
D. 水泵接合器处应设置永久性标志铭牌,并应标明供水系统、供水范围和额定压力。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