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10题
A. (单选题)内、外业资料和数据,应经()独立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B. (单选题)本工程控制网测区及其周围内至少应有()个水准点。
C. (多选题)道路测设施工控制桩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可根据实际情况相互配合使用。
D. (判断题)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进行测量时,可沿用原高程系统。
第11题
A. 内、外业资料和数据,应经()独立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单选题)
B. 本工程控制网测区及其周围内至少应有()个水准点。(单选题)
C. 道路测设施工控制桩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可根据实际情况相互配合使用。(多选题)
D. 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进行测量时,可沿用原高程系统。(判断题)
第12题
A. 内、外业资料和数据,应经()独立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B. 本工程控制网测区及其周围内至少应有()个水准点。
C. 道路测设施工控制桩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可根据实际情况相互配合使用。
D. 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进行测量时,可沿用原高程系统。
第13题
A.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时,必须配备有限制荷载或水平高差的同步控制系统
B. 当只有两个机位同时升降时,可采用两机位间水平高差的同步控制系统,对架体升降运行的水平度进行控制
C. 当多机位同时升降时,应采用荷载限制控制系统对架体运行的超欠载进行控制
D. 当设备受限时,可选择限制荷载自控系统
E. 限制荷载自控系统在升降过程中,应具有超载、失载,报警和停机的功能,并应具有显示记忆和储存功能
第14题
A.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时,必须配备有限制荷载或水平高差的同步控制系统
B. 当只有两个机位同时升降时,可采用两机位间水平高差的同步控制系统,对架体升降运行的水平度进行控制
C. 当多机位同时升降时,应采用荷载限制控制系统对架体运行的超欠载进行控制
D. 当设备受限时,可选择限制荷载自控系统
E. 限制荷载自控系统在升降过程中,应具有超载、失载,报警和停机的功能,并应具有显示记忆和储存功能
第15题
A.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时,必须配备有限制荷载或水平高差的同步控制系统
B. 当只有两个机位同时升降时,可采用两机位间水平高差的同步控制系统,对架体升降运行的水平度进行控制
C. 当多机位同时升降时,应采用荷载限制控制系统对架体运行的超欠载进行控制
D. 当设备受限时,可选择限制荷载自控系统
E. 限制荷载自控系统在升降过程中,应具有超载、失载,报警和停机的功能,并应具有显示记忆和储存功能
第16题
A. 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纵横中心线-+设置标高基准点→设置沉降观测点-设置过程检测控制-实测记录
B. 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标高基准点-→设置纵横中心线-设置沉降观测点-设置过程检测控制-实测记录
C. 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沉降观测点-+设置纵横中心线-+设置标高基准点一+设置过程检测控制一实测记录
D. 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沉降观测点-+设置标高基准点→设置纵横中心线斗设置过程检测控制-实测记录
第17题
A. 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纵横中心线→设置标高基准点→设置沉降观测点→设置过程检测控制→实测记录
B. 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标高基准点→设置纵横中心线→设置沉降观测点→设置过程检测控制→实测记录
C. 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沉降观测点→设置纵横中心线→设置标高基准点→设置过程检测控制→实测记录
D. 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沉降观测点→设置标高基准点→设置纵横中心线→设置过程检测控制→实测记录
第18题
A. 控制桩的校核成果
B. 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的测量成果
C. 测量人员的资格证书
D. 测量手段
E. 测量设备检定证书
第19题
A.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时,必须配备有限制荷载或水平高差的同步控制系统
B. 当只有两个机位同时升降时,可采用两机位间水平高差的同步控制系统,对架体升降运行的水平度进行控
C. 当多机位同时升降时,应采用荷载限制控制系统对架体运行的超欠载进行控制
D. 当设备受限时,可选择限制荷载自控系统
E. 限制荷载自控系统在升降过程中,应具有超载、失载,报警和停机的功能,并应具有显示记忆和储存功能
第20题
A. 建筑物高程控制,应采用水准测量。
B. 附合路线闭合差,不应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C. 水准点可设置在平面控制网的标桩或外围的固定地物上,不可单独埋设。
D. 当场地高程控制点距离施工建筑物小于200m时,可直接利用
E. 水准点的个数,不应少于4个
第21题
A. SZD
B. BM
C. SP
D. BP
第24题
A. SZD
B. BM
C. SP
D. BP
第26题
A. 沿坡地布置时,当车行道中线高程接近坡地地面时,采用路堑式布置
B. 沿坡地布置时,当车行道中线高程低于或高于谷地地面时,采用半填半挖式布置
C. 沿谷地布置时,当车行道中线高程接近谷地地面时,采用路堑式布置
D. 沿谷地布置时,当车行道中线高程低于或高于谷地地面时,采用半填半挖式布置
第27题
A. 向1栋高层建筑供水
B. 同时向消火栓系统、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供水
C. 采用设有高位消防水箱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D. 向两个及以上报警阀控制的自动水灭火系统供水
第28题
A. 可提高安全可靠性
B. 可降低制造成本
C. 易于实现系统智能化、远程诊断与监控
D. 使采用传统技术的安全控制功能大幅度地简化
第33题
A. 确定各控制点的高程,并最终建立平面控制网
B. 确定各控制点的位置,并最终建立平面控制网
C. 确定各控制点的位置,并最终建立高程控制网
D. 确定各控制点的高程,并最终建立高程控制网
第34题
A. A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设
B. B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B、C、D、E五等
C. C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D. D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
第36题
A. 本工程竖井基坑无法用水准尺测定点位的高程时,应采用()法。
B. 凝土工程一般用红色油漆标定在混凝土墙壁或模板上;当标定精度要求较高时,宜在待放样高程处埋设()。
C. 角度交会法可分为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和后方交会()等方法。
D. 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水平角,可采用盘左、盘右的方向测量。
第39题
A. 升降时,应配备有同步控制系统
B. 同步控制系统可使用增加重量的方式控制同步升降
C. 同步控制系统应具有记忆和储存功能
D. 水平高差同步控制系统应具有当水平支承桁架两端高差达到30mm时能自动停机功能
第40题
A. 升降时,应配备有同步控制系统
B. 同步控制系统可使用增加重量的方式控制同步升降
C. 同步控制系统应具有记忆和储存功能
D. 水平高差同步控制系统应具有当水平支承桁架两端高差达到30mm时能自动停机功能
第41题
A. 升降时,应配备有同步控制系统
B. 同步控制系统可使用增加重量的方式控制同步升降
C. 同步控制系统应具有记忆和储存功能
D. 水平高差同步控制系统应具有当水平支承桁架两端高差达到30mm时能自动停机功能
第42题
A. 升降时,应配备有同步控制系统
B. 同步控制系统可使用增加重量的方式控制同步升降
C. 同步控制系统应具有记忆和储存功能
D. 水平高差同步控制系统应具有当水平支承桁架两端高差达到30mm时能自动停机功能
第43题
A. 升降时,应配备有同步控制系统
B. 同步控制系统可使用增加重量的方式控制同步升降
C. 同步控制系统应具有记忆和储存功能
D. 水平高差同步控制系统应具有当水平支承桁架两端高差达到30mm时能自动停机功能
第44题
A. 升降时,应配备有同步控制系统
B. 同步控制系统可使用增加重量的方式控制同步升降
C. 同步控制系统应具有记忆和储存功能
D. 水平高差同步控制系统应具有当水平支承桁架两端高差达到30mm时能自动停机功能
第45题
A. 施工单位测量人员的资格证书
B. 施工单位测量设备检定证书
C. 施工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测量成果及控制桩的保护措施
D. 施工临时水准点的测量成果及保护措施
E. 施工单位的测量资质证书
第48题
A. S3光学水准仪
B. 水准仪
C. 全站仪
D. 红外线激光水平仪
第49题
A. 本工程竖井基坑无法用水准尺测定点位的高程时,应采用()法。
B. 混凝土工程一般用红色油漆标定在混凝土墙壁或模板上;当标定精度要求较高时,宜在待放样高程处埋设()。
C. 角度交会法可分为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和后方交会()等方法。
D. 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水平角,可采用盘左、盘右的方向测量。
第50题
A. 系统集成检测包括接口、通信协议、传输信息等的检测
B.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检测包括连通性检测、路由检测、容错功能检测、网络功能管理检测
C. 综合布线中光纤应全部测试,对绞线抽测20%,抽测点包括最远的布线点
D.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与其他系统具备联动关系时,其检测要依据合同文件和相关规范规定执行,并体现在检测方案中
E.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对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及其功能在现场进行单体和系统测试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