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8mm
B. 9mm
C. 10mm
D. 11mm
搜题
第2题
A. 内低外高
B. 内外平
C. 内高外低
D. 随机确定坡度
第10题
A. 抹灰用的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应小于()天。
B. 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
C. 根据规范要求,滴水线应()。
D. 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第16题
A. 1.加气混凝土砌块墙抹灰宜采用()。
B. 2.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小于()。
C. 3.高级抹灰的主要工序是()。
D. 4.灰缝砂浆凸出墙面部分要清除,最好处理成凸缝式,能使抹灰砂浆嵌入灰缝内与基体粘结牢固。
第17题
A. 檐口800mm范围内的卷材应满粘
B. 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C. 檐口端部应抹聚合物水泥砂浆,其下端应做成鹰嘴和滴水槽
D. 等高变形缝顶部宜加扣混凝土或金属盖板
E. 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抹处高度不小于30mm的排水坡
第25题
A. 线槽应安装牢固,无扭曲变形,紧固件的螺母应在线槽外侧
B. 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补偿装置
C. 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即保护地线(PE线)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用淡蓝色;相线用: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
D. 线槽应紧贴建筑物表面,固定牢靠,横平竖直,布置合理,盖板无翘角,接口严密整齐
E. 线槽水平或垂直敷设时的平直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全长的5%
第27题
A. 排水沟深度、宽度、坡度应根据基坑涌水量集水确定
B. 排水沟底宽不宜小于250mm
C. 集水井壁应有防护结构,并应设置碎石滤水层、泵端滤网
D. 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加深
E. 排水沟、集水井与坑边距离不宜小于0.3m
第28题
A. 排水沟深度、宽度、坡度应根据基坑涌水量集水确定
B. 排水沟底宽不宜小于250mm
C. 集水井壁应有防护结构,并应设置碎石滤水层、泵端滤网
D. 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加深
E. 排水沟、集水井与坑边距离不宜小于0.3m
第29题
A. 排水沟深度、宽度、坡度应根据基坑涌水量集水确定
B. 排水沟底宽不宜小于250mm
C. 集水井壁应有防护结构,并应设置碎石滤水层、泵端滤网
D. 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加深
E. 排水沟、集水井与坑边距离不宜小于0.3m
第30题
A. 排水沟深度、宽度、坡度应根据基坑涌水量集水确定
B. 排水沟底宽不宜小于250mm
C. 集水井壁应有防护结构,并应设置碎石滤水层、泵端滤网
D. 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加深
E. 排水沟、集水井与坑边距离不宜小于0.3m
第31题
A. 管道根部直径500mm口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20mm的圆台
B. 管道周围与找平层或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之间,应预留20mm×20mm的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
C. 管道根部四周应增设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300mm
D. 管道上的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第32题
A. 水平度差应不大于横梁长度的4%,严禁前低后高
B. 水平度差应不小于横梁长度的4%,严禁前低后高
C. 水平度差应不大于横梁长度的4%,严禁前高后低
D. 水平度差应不小于横梁长度的4%,严禁前高后低
第34题
A. 基层清理→找规矩→做灰饼、冲筋→贴分格条→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面层灰→滴水线(槽)→清理
B. 找规矩→基层清理→做灰饼、冲筋→贴分格条→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面层灰→清理
C. 找规矩→基层清理→做灰饼、冲筋→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滴水线(槽)→抹面层灰→清理
D. 基层清理→找规矩→做灰饼、冲筋→抹底层灰→抹中层灰→贴分格条→滴水线(槽)→抹面层灰→清理
第41题
A. 架体结构高度不应大于4倍楼层高。
B. 架体宽度不应大于1.2m。
C. 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
D. 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承点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
第42题
A. 架体结构高度不应大于4倍楼层高。
B. 架体宽度不应大于1.2m。
C. 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
D. 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承点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
第43题
A. 架体结构高度不应大于4倍楼层高。
B. 架体宽度不应大于1.2m。
C. 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
D. 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承点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
第44题
A. 架体结构高度不应大于4倍楼层高。
B. 架体宽度不应大于1.2m。
C. 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
D. 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承点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
第45题
A. 架体结构高度不应大于4倍楼层高。
B. 架体宽度不应大于1.2m。
C. 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
D. 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承点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
第46题
A. 架体结构高度不应大于4倍楼层高。
B. 架体宽度不应大于1.2m。
C. 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
D. 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承点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
第47题
A.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个管内或线槽的同一线槽孔内
B.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或用端子连接
C.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D. 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0.5~1.0m设置吊点或支点。
第48题
A.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个管内或线槽的同一线槽孔内
B.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或用端子连接
C.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D. 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0.5~1.0m设置吊点或支点。
第49题
A. 厕浴间的基层(找平层)可采用1:3水泥砂浆找平,厚度20mm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砂,基本干燥;泛水坡度应在2%以上,不得倒坡积水;在地漏边缘向外50mm内排水坡度为5%
B. 浴室墙面的防水层不得低于1800mm
C. 玻纤布的接槎应顺水方向搭接,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两层以上玻纤布的防水施工,上、下搭接应错开幅宽的二分之一
D. 在墙面和地面相应的阴角处,出地面管道根部和地漏周围,应先做防水附加层
E. 基层清理
第50题
A. 线槽应安装牢固,无扭曲变形,紧固件的螺母应在线槽外侧
B. 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补偿装置
C. 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即保护地线(PE线)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用淡蓝色;相线用:A相一黄色、B相一绿色、C相一红色
D. 线槽应紧贴建筑物表面,固定牢靠,横平竖直,布置合理,盖板无翘角,接口严密整齐
E. 线槽水平或垂直敷设时的平直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全长的5%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