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2题
A. 槽底土体松软、含水量高,土体不稳定,基础变形下沉
B. 当槽底土体遇有原暗浜或流砂现象,沟槽降水措施不良或井点失效,处理时间过长,直接造成已浇筑的水泥混凝土基础拱起甚至开裂
C. 在浇筑水泥混凝土基础过程中突遇强降水,地下水大量冲人沟槽,使水泥浆流失,水泥混凝土结构损坏
D. 土基压实度不合格,基础施工所用的水泥混凝土强度不合格
E. 基座厚度偏差过大,不符合设计要求
第3题
A. 0
B. 2
C. 4
D. 5
第6题
A.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涂刷混凝土界面处
B. 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C. 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铺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D. 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时,应将止水条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预留槽内
E. 平面留槎采用马牙磋
第7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8题
A.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且强度高一级
B.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且强度高一级
C.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
D.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
第9题
A.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且强度高一级
B.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且强度高一级
C.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
D.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
第10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11题
A.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且强度高一级
B.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且强度高一级
C.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
D.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
第12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13题
A.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且强度高一级
B.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且强度高一级
C.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
D.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
第14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16题
A. 沟槽开挖不得超挖、扰动基底土层,如有扰动、超挖,严禁用土松填,应按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B. 当采用机械开挖时,沟底留200~300mm厚的土层暂不挖掉,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C. 沟槽应排水顺畅,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
D. 沟槽遇软土地基、杂质土或地下水时,应按设计要求做人工处理
第17题
A. 沟槽开挖不得超挖、扰动基底土层。如有扰动、超挖,严禁用土松填,应按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B. 当采用机械开挖时,沟底留200~300mm厚的土层暂不挖掉,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C. 沟槽应排水顺畅,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
D. 沟槽遇软土地基、杂质土或地下水时,应按设计要求做人工处理
E. 槽底高程允许偏差±20mm
第18题
A. 沟槽应排水顺畅,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
B. 当采用机械开挖时,沟底留200~300mm厚的士层暂不挖掉,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C. 沟槽开挖不得超挖、扰动基底土层。如有扰动、超挖,严禁用土松填,应按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D. 沟槽遇软土地基、杂质土或地下水时,应按设计要求做人工处理
E. 槽底高程允许偏差土20mm
第19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20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21题
A.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且强度高一级
B.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且强度高一级
C.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
D.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
第22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23题
A.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且强度高一级
B.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且强度高一级
C.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
D.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
第24题
A.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且强度高一级
B.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且强度高一级
C.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
D.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
第25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26题
A.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且强度高一级
B.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且强度高一级
C.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
D.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
第27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28题
A.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且强度高一级
B.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且强度高一级
C.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
D.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
第29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30题
A.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且强度高一级
B.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且强度高一级
C.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
D. 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
第31题
A. 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水泥砂浆,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B. 选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其7天的膨胀率应不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C. 垂直施工缝浇灌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可以先对基面凿毛,涂刷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D. 钢板止水带宜镀锌处理
E. 遇水膨胀止水条应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或预留槽内
第32题
A. 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水泥砂浆,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B. 选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其7天的膨胀率应不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C. 垂直施工缝浇灌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可以先对基面凿毛,涂刷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D. 钢板止水带宜镀锌处理
E. 遇水膨胀止水条应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或预留槽内
第33题
A.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15~50Cm的土层由入工挖掘修整
B. 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
C. 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
D. 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第34题
A.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15~5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B. 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
C. 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
D. 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第35题
A.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15~5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B. 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
C. 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
D. 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第36题
A.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15~5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B. 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
C. 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
D. 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第37题
A.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15~5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B. 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
C. 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
D. 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第38题
A.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15~5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B. 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
C. 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
D. 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第39题
A. 底板混凝土要一次性浇筑成型,不得中途停止浇筑以免出现冷缝
B. 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设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C. 混凝土浇筑须连贯,混凝土间搭接必须在终凝前完成,以免产生冷缝
D. 可采取在后浇带处预留企口槽或采用预埋止水钢板和止水条的方法避免该处渗漏
E. 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