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5题
A. 水泥稳定土类材料7d抗压强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为()MPa。(单选题)
B. 基层混合料的压实度,通过试验应在同一点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克/立方厘米。(单选题)
C. 基层混合料质量评价的依据标准有()。(多选题)
D. 水泥稳定土的初期强度高,其强度随龄期增长。(判断题)
第6题
A. (单选题)基层混合料的压实度,通过试验应在同一点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克/立方厘米。(。
B. (单选题)水泥稳定土类材料7d抗压强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为()MPa。
C. (多选题)基层混合料质量评价的依据标准有()。
D. (判断题)水泥稳定土的初期强度高,其强度随龄期增长。
第14题
A. 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价格,材料的取样、试验方法,材料的使用范围和施工要求
B. 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价格,材料的检验、试验方法,材料的使用范围和施工要求
C. 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价格,材料的保管、试验方法,材料的使用范围和施工要求
D. 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性能,材料的取样、试验方法,材料的使用范围和施工要求
第17题
A. 推广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
B. 选择的典型工程施工图和其他有关资料
C. 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D. 全国统一劳动定额.全国统丁基础定额
E. 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预算价格
第20题
A.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是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的重要表现
B. 材料、设备的资料是工程施工过程的真实记录
C. 材料、设备技术资料是合理使用、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依据
D. 不可应用于示范工程、优质工程的评定
第21题
A. 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
B. 做好配合比设计报送有关方面审批,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符合性检验
C. 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应作全面检查,应经调试并使其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
D.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宜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联合摊铺
E. 铺筑沥青层前,应检查基层或下卧沥青层的质量,不符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混合料
第23题
A. 0.5%,水中重法
B. 0.5%,蜡封法
C. 2%,水中重法
D. 2%,蜡封法
第24题
A. 对各种材料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
B. 做好配合比设计报送有关方面审批,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符合性检验
C. 对各种施工机具应作全面检查,应经调试并使其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
D. 在验收合格的基层或下卧层上设立中线桩
E. 检查基层或下卧结构层的施工质量,不符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混合料
第25题
A. 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是否熟悉、掌握强制性标准
B. 工程项目采用的材料、设备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C. 工程竣工验收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D. 工程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是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E. 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6题
A. 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B. 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
C. 严格按规范、标准的要求组织材料的检验,材料的取样、实验操作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D. 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E. 严格控制材料费用
第28题
A. 道路基层含水量试验
B. 道路基层压实度检测
C. 道路基层混合料的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
D. 道路基层弯沉回弹模量检测
E. 道路基层马希尔试验
第29题
A. 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方法通常采用三轴试验
B. 工程实际中常根据试件的低温劈裂试验来间接评定沥青混合料的抗低温能力
C. 我国现行标准采用孔隙率、饱和度和残留稳定度等指标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D. 荷载重复作用的次数越多它能承受的应力或应变值就越大
E. 影响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的因素主要是含蜡量
第30题
A. 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方法通常采用三轴试验
B. 工程实际中常根据试件的低温劈裂试验来间接评定沥青混合料的抗低温能力
C. 我国现行标准采用孔隙率、饱和度和残留稳定度等指标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D. 荷载重复作用的次数越多它能承受的应力或应变值就越大
E. 影响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的因素主要是含蜡量
第32题
A.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B.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C.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D.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E.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
第33题
A. 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是否掌握强制性标准
B. 工程项目采用的材料、设备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C. 工程中采用的导则、指南、手册、计算机软件的内容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D. 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管理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E. 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34题
A. 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B.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C. 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测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D. 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E. 人员资料应完整
第35题
A.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是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的重要表现
B. 材料、设备的资料可为日后工程的维修、扩建、改造、更新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C. 材料、设备的资料是工程施工过程的真实记录
D. 是评定工程质量等级、竣工验收的技术文件
E. 是工程预算和决算的依据
第36题
A.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最小单位是()。
B.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
C. 基础工程质量验收的内容有()。
D. 对混凝土试块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处理方法是经测试论证后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可不作处理。
第37题
A. 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是否全员接受工程建设标准的宣贯与培训
B. 工程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C. 工程项目采用的材料、设备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D. 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38题
A. 工程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B. 工程项目采用的材料、设备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C. 工程管理人员是否熟悉强制性标准
D. 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
第39题
A. 工程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B. 工程项目采用的材料、设备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C. 工程管理人员是否熟悉强制性标准
D. 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
第40题
A. 工程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B. 工程项目采用的材料、设备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C. 工程管理人员是否熟悉强制性标准
D. 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
第41题
A. 工程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B. 工程项目采用的材料、设备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C. 工程管理人员是否熟悉强制性标准
D. 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
第42题
A. 工程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B. 工程项目采用的材料、设备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C. 工程管理人员是否熟悉强制性标准
D. 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
第43题
A. 工程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B. 工程项目采用的材料、设备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C. 工程管理人员是否熟悉强制性标准
D. 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
第44题
A.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B.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C.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D.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第45题
A. 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是否熟悉、掌握强制性标准
B. 工程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C. 工程项目采用的材料、设备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D. 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E. 工程中采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
第46题
A. 土工膜是由聚合物或沥青制成的一种相对不透水的薄膜,其渗透性低,常用作流体或蒸汽的()。
B. 能够构成土工复合材料的土工合成材料有()。
C. 土工织物是用于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的机织、针织或非织造的不可渗透的聚合物材料。
D. 某城际公路路基施工项目,为加强边坡稳定性,防止滑坡和水土流失,根据设计,将采用土工膜、土工格栅、土工织物等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对路基边坡加固。为保证相应材料的进场验收顺利进行,保证后续施工的质量,现场材料员制定了各种土工材料进场验收资料及相应准备。
第47题
A. 计算设备和工程量依据
B. 计算人工材料机械等实物消耗量依据
C. 计算工程量单价的价格依据
D. 计算直接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依据
E. 政府规定的税费
第48题
A. 计算设备和工程量依据
B. 计算人工材料机械等实物消耗量依据
C. 计算工程量单价的价格依据
D. 计算直接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依据
E. 政府规定的税费
第49题
A. 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是否熟悉、掌握强制性标准
B. 工程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C. 工程项目采用的材料、设备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D. 工程中采用的导则、指南、手册、计算机软件的内容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E. 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50题
A. 焊接工艺评定应以可靠的钢材焊接性能为依据
B. 完成评定后汇总的资料应由焊接工程师确认评定结果
C. 对焊接及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的人员应是焊接工程师
D. 经审查批准后的评定资料可在不同质量管理体系内通用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