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01%
B. 0.02%
C. 0.05%
D. 0.06%
搜题
第2题
A. 采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
B. 在水泥中掺加能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混合材料
C. 使用含钾离子的混凝土外加剂时,须专门试验,严格限制其含量
D. 使用含钠离子的混凝土外加剂时,不必限制其含量
E. 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6‰
第4题
A.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两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B.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总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C.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D.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后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E.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第5题
A. 混凝土中掺入大量掺合料时,膨胀剂掺量不发生变化
B. 当水胶比发生变化时,膨胀剂的掺量应通过再次试验来确定
C.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等量取代水泥,可以不用采取降温措施
D. 使用硫铝酸盐类膨胀剂时,混凝土可以不用水养护
第6题
A.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B.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灌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C.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作业
D.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
E. 混凝土应在终凝前浇筑病振捣完毕
第7题
A.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B.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灌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C.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作业
D.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
E. 混凝土应在终凝前浇筑病振捣完毕
第8题
A.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B.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灌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C.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作业
D.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
E. 混凝土应在终凝前浇筑病振捣完毕
第9题
A. 各种衡器应由工程所在地的技术监督局下设的计量所进行定期校验
B. 在工地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
C. 为保证砂浆配合比和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必须采用体积比
D. 为保证混凝土的拌制质量,应加强配合比组成材料用量的计量工作,因此,要求每盘混凝土的制拌均要实行盘盘过磅
E. 混凝土一律采用机械搅拌
第10题
A. 居民区附近,宜采用机械拌合混凝土,不宜采用预拌混凝土
B. 乡镇和村镇附近,宜采用机械拌合混凝土,不宜采用预拌混凝土
C. 现场应按设计要求布置混凝土搅拌机、各种料仓和原材料输送、计量装置
D. 平台、支架、储料仓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应满足搅拌站拌合水泥混凝土过程中荷载的要求
第11题
A. 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
B. 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盘和100m³时其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
C. 当一次连续浇筑的同配合比混凝土超过1000m³时,每200m³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D. 对房屋建筑,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E. 混凝土强度评定采用标准试件一组六块
第12题
A. 混凝土桩的堆放层数不宜超过1层
B. 混凝土桩支点应与吊点在一条水平直线上
C. 预制混凝土桩起吊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
D. 沉桩过程中发现贯入度发生突变,应暂停施工,经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沉桩
第15题
A. 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
B. 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2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
C. 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0分钟,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D. 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第16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17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18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19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20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21题
A. 防冻组分降低水的冰点,使水泥在负温下仍能继续水化
B. 早强组分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抵抗水结冰产生的膨胀应力
C. 减少混凝土中的冰含量,并使冰晶粒度细小且均匀分散,减轻对混凝土的破坏应力
D. 引气组分引入适量封闭的微气泡,减轻冰胀应力及过冷水迁移产生的应力
E. 有机硫化物能改变水的冰晶形状,从而减轻冰胀应力
第25题
A. 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入手,至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入仓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
B.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进一步取样检查
C. 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入仓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D. 混凝土浇筑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26题
A. 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入手,至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入仓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
B.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进一步取样检查
C. 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入仓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D. 混凝土浇筑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27题
A. 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入手,至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入仓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
B.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进一步取样检查
C. 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入仓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D. 混凝土浇筑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28题
A. 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入手,至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入仓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
B.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进一步取样检查
C. 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入仓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D. 混凝土浇筑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29题
A. 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入手,至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入仓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
B.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进一步取样检查
C. 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入仓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D. 混凝土浇筑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30题
A. 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入手,至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入仓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
B.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进一步取样检查
C. 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入仓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D. 混凝土浇筑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31题
A. 经过计算,该批混凝土的mfcu是()。
B. 当检验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2.5N/m㎡时,应取()。
C. 关于混凝土试件取样频率和数量正确的是()。
D. 这批混凝土强度评定应采用统计法评定。
第32题
A.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打入方式固定
B.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封闭方式固定
C. 当在混凝土楼面、地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应将预埋件与立杆连接牢固
D.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固定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E.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相应规格含有预埋件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第33题
A.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打入方式固定
B.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封闭方式固定
C. 当在混凝土楼面、地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应将预埋件与立杆连接牢固
D.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固定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E.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相应规格含有预埋件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第34题
A.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打入方式固定
B.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封闭方式固定
C. 当在混凝土楼面、地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应将预埋件与立杆连接牢固
D.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固定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E.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相应规格含有预埋件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第35题
A.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打入方式固定
B.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封闭方式固定
C. 当在混凝土楼面、地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应将预埋件与立杆连接牢固
D.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固定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E.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相应规格含有预埋件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第36题
A.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打入方式固定
B.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封闭方式固定
C. 当在混凝土楼面、地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应将预埋件与立杆连接牢固
D.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固定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E.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相应规格含有预埋件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第37题
A.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打入方式固定
B.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封闭方式固定
C. 当在混凝土楼面、地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应将预埋件与立杆连接牢固
D.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相应规格含有预埋件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E.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固定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第38题
A.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打入方式固定
B.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封闭方式固定
C. 当在混凝土楼面、地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应将预埋件与立杆连接牢固
D.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相应规格含有预埋件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E.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固定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第39题
A.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打入方式固定
B.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埋或封闭方式固定
C. 当在混凝土楼面、地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应将预埋件与立杆连接牢固
D.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相应规格含有预埋件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E. 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固定的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第40题
A. 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持内部水分而抵抗泌水的能力
B. 混凝土组成材料间具有一定的黏聚力,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能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C. 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或机械振动时能够产生流动的性质
D. 混凝土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综合性质
第41题
A. 当砖砌墙体的长度超过3m时,应当采取加固措施
B. 由于加气混凝土防水防潮的能力较差,因此在潮湿环境下慎重采用
C. 由于加气混凝土防水防潮的能力较差,因此潮湿一侧表面作防潮处理
D. 石膏板用于隔墙时多选用15mm厚石膏板
E. 为了避免石膏板开裂,板的接缝处应加贴盖缝条
第42题
A. 3h自由泌水率宜为0,且不应大于1%
B. 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0.06%
C. 当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6%
D. 当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6%
第43题
A.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B. 钢筋混凝土子分部工程
C.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D. 预制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第44题
A. 骨料含硫铁矿过多
B. 「yiwen_img/importSubject/1c157ba79e5549bcb132df54b3e45557.jpeg」
C. 水泥中碱含量过高
D. 混凝土中掺入了过量的氯盐
第45题
A.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
B.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质量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查
C. 应具有完整的质量检验记录,所有工序均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记录
D. 混凝土结构工程采用的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应按进场批次进行检验。属于同一工程项目且同期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可统一划分检验批进行验收
第46题
A. 采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
B. 掺入减水剂、早强剂、膨胀剂等外加剂
C. 在炎热季节施工时,应采取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混凝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温措施
D. 混凝土内部预埋管道,进行冷水散热
E. 采取保温保湿养护
第47题
A. 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中途停顿时间不宜大于30min
B. 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1~3m
C. 灌注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止钢筋骨架上浮的措施
D. 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0.5~1m
第48题
A. 混凝土宜分段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500mm
B.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如高度超过3m,应设料斗、漏斗、串筒、斜槽、溜管,以防止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
C. 各层各段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长2~3m,使逐段逐层呈阶梯形推进
D. 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以保证结构良好的整体性
第49题
A. 混凝土宜分段分层灌注,每层厚度不超过500mm
B.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如高度超过3m,应设料斗、漏斗、串筒、斜槽、溜管,以防止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
C. 各层各段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长2~3m,使逐段逐层呈阶梯形推进
D. 混凝土应连续浇灌,以保证结构良好的整体性
第50题
A. 混凝土宜分段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500mm
B.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如高度超过3m,应设料斗、漏斗、串筒、斜槽、溜管,以防止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
C. 各层各段问应相互衔接,每段长2~3m,使逐段逐层呈阶梯形推进
D. 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以保证结构良好的整体性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