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
B. 2
C. 3
D. 4
搜题
第9题
A. 监测点宜设置在内力较大的杆件上
B. 各层支撑的监测点位置在水平向保持一致
C. 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1/2部位或支撑的端头
D. 每层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应少于2个
第10题
A. 监测点宜设置在内力较大的杆件上
B. 各层支撑的监测点位置在水平向保持一致
C. 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1/2部位或支撑的端头
D. 每层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应少于2个
第11题
A. 【单选题】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个,以便检核。
B. 【单选题】沉降观测的观测点不得少于()个点。
C. 【多选题】关于沉降观测的观测周期与时间,正确的有()。
D. 【判断题】沉降观测点的点位宜设在电视塔的四角。
第12题
A. 【单选题】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个,以便检核。
B. 【单选题】沉降观测的观测点不得少于()个点。
C. 【多选题】关于沉降观测的观测周期与时间,正确的有()。
D. 【判断题】沉降观测点的点位宜设在电视塔的四角。
第13题
A. 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一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
B. 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四个吊点
C. 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三个吊点
D. 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一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三个吊点
第14题
A. 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一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
B. 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四个吊点
C. 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三个吊点
D. 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一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三个吊点
第15题
A. 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一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
B. 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四个吊点
C. 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三个吊点
D. 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一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三个吊点
第16题
A. 内、外业资料和数据,应经()独立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单选题)
B. 本工程控制网测区及其周围内至少应有()个水准点。(单选题)
C. 道路测设施工控制桩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可根据实际情况相互配合使用。(多选题)
D. 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进行测量时,可沿用原高程系统。(判断题)
第17题
A. 内、外业资料和数据,应经()独立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B. 本工程控制网测区及其周围内至少应有()个水准点。
C. 道路测设施工控制桩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可根据实际情况相互配合使用。
D. 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进行测量时,可沿用原高程系统。
第18题
A. 建筑物高程控制,应采用水准测量。
B. 附合路线闭合差,不应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C. 水准点可设置在平面控制网的标桩或外围的固定地物上,不可单独埋设。
D. 当场地高程控制点距离施工建筑物小于200m时,可直接利用
E. 水准点的个数,不应少于4个
第19题
A. 系统的输出端口数量小于1000时,测试点不得少于2个;系统的输出端口数量大于等于1000时,每1000点应选取(2~3)个测试点
B. 对于基于HFC或同轴传输的双向数字电视系统,主观评价的测试点数选择,当系统的输出端口数量小于1000时,测试点不得少于2个;系统的输出端口数量大于等于1000时,每1000点应选取1个测试点
C. 对于基于HFC或同轴传输的双向数字电视系统,客观测试点的数量不应少于系统输出端口数量的5%,测试点数不应少于20个
D. 测试点应至少有一个位于系统中主干线的最后一个分配放大器之后的点
E. 测试点应至少有两个位于系统中主干线的最后一个分配放大器之后的点
第20题
A.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个,以便检核。
B. 沉降观测的观测点不得少于()个点。
C. 关于沉降观测的观测周期与时间,正确的有()。
D. 沉降观测点的点位宜设在电视塔的四角。
第21题
A.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个,以便检核。
B. 沉降观测的观测点不得少于()个点。
C. 关于沉降观测的观测周期与时间,正确的有()。
D. 沉降观测点的点位宜设在电视塔的四角。
第22题
A.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个,以便检核。
B. 沉降观测的观测点不得少于()个点。
C. 关于沉降观测的观测周期与时间,正确的有()。
D. 沉降观测点的点位宜设在电视塔的四角。
第23题
A.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个,以便检核。
B. 沉降观测的观测点不得少于()个点。
C. 关于沉降观测的观测周期与时间,正确的有()。
D. 沉降观测点的点位宜设在电视塔的四角。
第24题
A. (单选题)内、外业资料和数据,应经()独立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B. (单选题)本工程控制网测区及其周围内至少应有()个水准点。
C. (多选题)道路测设施工控制桩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可根据实际情况相互配合使用。
D. (判断题)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进行测量时,可沿用原高程系统。
第27题
A. 水准测量是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进行量测,比较两点间的高差
B. 两点的高差等于前视读数减后视读数
C. 高差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一个前视读数
D. 视线高程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多个前视读数
第31题
A. 监测点宜设置在内力较大的杆件上
B. 各层支撑的监测点位置在水平向保持一致
C. 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1/2部位或支撑的端头
D. 每层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应少于2个
第32题
A. 监测点宜设置在内力较大的杆件上
B. 各层支撑的监测点位置在水平向保持一致
C. 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1/2部位或支撑的端头
D. 每层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应少于2个
第33题
A. 监测点宜设置在内力较大的杆件上
B. 各层支撑的监测点位置在水平向保持一致
C. 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1/2部位或支撑的端头
D. 每层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应少于2个
第34题
A. 在施工前埋设,并经观测确定其稳定后,方可投入使用
B. 监测期间应定期联测,检验其稳定性
C. 整个监测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正常使用
D. 在施工场地影响范围内设置,不宜少于2个
第35题
A. 在施工前埋设,并经观测确定其稳定后,方可投入使用
B. 监测期间应定期联测,检验其稳定性
C. 整个监测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正常使用
D. 在施工场地影响范围内设置,不宜少于2个
第36题
A. 标高基准点可采用Ф20的铆钉牢固埋设在设备基础表面,不得露出铆钉的半圆
B. 如铆钉焊在基础钢筋上,应采用高强度水泥砂浆以保证灌浆牢固
C. 在灌浆养护期后需进行复测
D. 标高基准点应设在方便测量作业且便于保护的位置
第41题
A. 用一个吊点,适用于短小、重量轻的物体
B. 用一个吊点,在绑扎前应找准物体的重心,使被吊装的物体处于水平状态,这种方法简便实用,常采用单肢吊索穿套结索法吊装作业
C. 采用一个吊点,根据所吊物体的整体性和松散性,选用单圈或双圈穿套结索法
D. 用两个吊点,这种吊装方法是绑扎在物体的两端,常采用双肢穿套结索法和吊篮式结索法,吊索之间夹角不得大于90°
E. 用两个吊点,吊索之间夹角不得大于90°
第47题
A. 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应为10~15L/s计算;
B. 消防给水为竖向分区供水时,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分区,应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
C. 水泵接合器应设置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距离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宜为25m~40m;
D. 水泵接合器宜采用地上式,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明显标志。
第48题
A. 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应为10~15L/s计算;
B. 消防给水为竖向分区供水时,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分区,应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
C. 水泵接合器应设置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距离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宜为25m~40m;
D. 水泵接合器宜采用地上式,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明显标志。
第50题
A. 【单选题】该工程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得小于()mm。
B. 【单选题】混凝土应在搅拌后和浇筑地点分别抽样检验混凝土的坍落度,每班至少检查()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C. 【多选题】下列关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D. 【判断题】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大于25mm时,柱、墙模板内混凝土浇筑青萝的高度不应大于3m。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