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硅酸钙
B. 游离氧化钙
C. 游离氧化镁
D. 石膏
E. 氢氧化钙
搜题
第3题
A.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B. 水泥安定性不好易使构筑物产生裂缝
C. 安定性不良是由于水泥熟料中含有过多游离的氧化铝造成的
D. 安定性不良是由于水泥粉磨时石膏掺量过多
E. 安定性不良会造成硬化水泥石开裂
第4题
A.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B. 水泥安定性不好易使构筑物产生裂缝
C. 安定性不良是由于水泥熟料中含有过多游离的氧化铝造成的
D. 安定性不良是由于水泥粉磨时石膏掺量过多
E. 安定性不良会造成硬化水泥石开裂
第5题
A.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B. 水泥安定性不好易使构筑物产生裂缝
C. 安定性不良是由于水泥熟料中含有过多游离的氧化铝造成的
D. 安定性不良是由于水泥粉磨时石膏掺量过多
E. 安定性不良会造成硬化水泥石开裂
第6题
A.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B. 水泥安定性不好易使构筑物产生裂缝
C. 安定性不良是由于水泥熟料中含有过多游离的氧化铝造成的
D. 安定性不良是由于水泥粉磨时石膏掺量过多
E. 安定性不良会造成硬化水泥石开裂
第7题
A.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密闭式比表面仪测定
B.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C.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0%,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可用于次要工程中
D. 水泥强度是表征水泥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与水泥的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水灰比大小、水化龄期和环境温度等密切相关
E. 熟料矿物中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的含量愈高,颗粒愈细,则水化热愈大
第8题
A.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密闭式比表面仪测定
B.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C.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可用于次要工程中
D. 水泥强度是表征水泥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与水泥的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水灰比大小、水化龄期和环境温度等密切相关
E. 熟料矿物中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的含量愈高,颗粒愈细,则水化热愈大
第9题
A.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密闭式比表面仪测定
B.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C.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0%,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可用于次要工程中
D. 水泥强度是表征水泥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与水泥的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水灰比大小、水化龄期和环境温度等密切相关
E. 熟料矿物中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的含量愈高,颗粒愈细,则水化热愈大
第11题
A. COD是指示水体中氧含量的主要污染指标
B. COD是指示水体中含营养物质量的主要污染指标
C. COD是指示水体中含有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量的主要污染指标
第12题
A. COD是指示水体中氧含量的主要污染指标
B. COD是指示水体中含营养物质量的主要污染指标
C. COD是指示水体中含有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量的主要污染指标
第13题
A. 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钙
B. 水泥的细度过细
C. 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镁
D. 掺入的石膏过多
E. 水泥的比表面积过大
第14题
A. 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钙
B. 水泥的细度过细
C. 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镁
D. 掺入的石膏过多
E. 水泥的比表面积过大
第16题
A. 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钙
B. 水泥的细度过细
C. 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镁
D. 掺入的石膏过多
E. 水泥的比表面积过大
第17题
A. 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钙
B. 水泥的细度过细
C. 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镁
D. 掺入的石膏过多
E. 水泥的比表面积过大
第18题
A. 水泥的终凝时间指从加水拌合到水泥浆达到标号强度的时间
B. 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不收缩的特性
C. 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则水泥不合格;终凝时间不合要求,则报废
D. 碱含量越低越好
E. 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海岸堤防工程
第19题
A.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密闭式比表面仪测定
B.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C.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0%,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可用于次要工程中
D. 水泥强度是表征水泥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与水泥的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水灰比大小、水化龄期和环境温度等密切相关
E. 熟料矿物中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的含量愈高,颗粒愈细,则水化热愈大
第20题
A.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密闭式比表面仪测定
B.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C.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0%,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可用于次要工程中
D. 水泥强度是表征水泥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与水泥的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水灰比大小、水化龄期和环境温度等密切相关
E. 熟料矿物中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的含量愈高,颗粒愈细,则水化热愈大
第21题
A.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密闭式比表面仪测定
B.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C.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0%,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可用于次要工程中
D. 水泥强度是表征水泥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与水泥的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水灰比大小、水化龄期和环境温度等密切相关
E. 熟料矿物中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的含量愈高,颗粒愈细,则水化热愈大
第22题
A.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密闭式比表面仪测定
B.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C.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0%,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可用于次要工程中
D. 水泥强度是表征水泥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与水泥的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水灰比大小、水化龄期和环境温度等密切相关
E. 熟料矿物中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的含量愈高,颗粒愈细,则水化热愈大
第23题
A.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密闭式比表面仪测定
B.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C.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0%,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可用于次要工程中
D. 水泥强度是表征水泥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与水泥的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水灰比大小、水化龄期和环境温度等密切相关
E. 熟料矿物中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的含量愈高,颗粒愈细,则水化热愈大
第24题
A.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密闭式比表面仪测定
B.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C. 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0%,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可用于次要工程中
D. 水泥强度是表征水泥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与水泥的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水胶比大小、水化龄期和环境温度等密切相关
E. 熟料矿物中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的含量愈高,颗粒愈细,则水化热愈大
第25题
A. 在水泥凝结前生成大量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
B. 在水泥硬化后生成大量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
C. 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水化的结果
D. 水化硅酸钙过多
第26题
A. 在水泥凝结前生成大量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
B. 在水泥硬化后生成大量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
C. 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水化的结果
D. 水化硅酸钙过多
第27题
A. 在水泥凝结前生成大量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
B. 在水泥硬化后生成大量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
C. 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水化的结果
D. 水化硅酸钙过多
第28题
A. 在水泥凝结前生成大量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
B. 在水泥硬化后生成大量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
C. 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水化的结果
D. 水化硅酸钙过多
第29题
A. 胺液质量差是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B. 这起事故由胺液含固体杂质或者轻质烃类引起,跟内操人员无关
C. 这起事故可能也是由于循环氢脱硫塔设计的气相负荷不够,气速过高导致液泛
第30题
A.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密闭式比表面仪测定
B.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C. 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可用于普通工程
D. 水泥强度是表征水泥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与水泥的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水灰比大小、水化龄期和环境温度等密切相关
E. 熟料矿物中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的含量愈高,颗粒愈细,则水化热愈大
第31题
A.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小
B.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大
C.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增加
D.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减少
E. 水灰比相同的混凝土,水泥用量越多,即水泥石相对含量越大,其徐变越大
第32题
A.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小
B.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大
C.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增加
D.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减少
E. 水灰比相同的混凝土,水泥用量越多,即水泥石相对含量越大,其徐变越大
第33题
A.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小
B.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大
C.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增加
D.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减少
E. 水灰比相同的混凝土,水泥用量越多,即水泥石相对含量越大,其徐变越大
第34题
A.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小
B. 水泥水化后的体积比水化前的体积要大
C.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增加
D.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减少
E. 水灰比相同的混凝土,水泥用量越多,即水泥石相对含量越大,其徐变越大
第36题
A. 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中毒伤害等
B. 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等
C. 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冻伤等
D. 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等
第37题
A. 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等
B. 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中毒伤害等
C. 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I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冻伤等
D. 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等
第38题
A. 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等
B. 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中毒伤害等
C. 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I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冻伤等
D. 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等
第39题
A. 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等
B. 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中毒伤害等
C. 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I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冻伤等
D. 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等
第40题
A. 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等
B. 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中毒伤害等
C. 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I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冻伤等
D. 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等
第41题
A. 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等
B. 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中毒伤害等
C. 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I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冻伤等
D. 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等
第42题
A. 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等
B. 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中毒伤害等
C. 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I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冻伤等
D. 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等
第43题
A. 不属于混凝士的耐久性的是()。
B.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不宜采用()。
C. 通用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指标有()。
D. 水泥是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中最重要的材料,也是成本支出最多的材料,更是影响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44题
A. 水泥砂浆以配比为1:2(体积比)水泥砂浆为宜
B. 水泥砂浆以配比为1:3(体积比)水泥砂浆为宜
C. 水泥石灰砂浆,在1:2(体积比)的水泥砂浆中加入少量石灰膏,以增加粘结砂浆的保水性和易性
D. 水泥石灰砂浆在1:3(体积比)的水泥砂浆中加入少量石灰膏,以增加粘结砂浆的保水性和易性
E. 聚合物水泥砂浆在1:2(体积比)的水泥砂浆中掺入约为水泥量2%-3%的108胶,以使砂浆有较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
第45题
A. 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中毒伤害等
B. 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等
C. 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冻伤等
D. 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等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