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3题
A. 灌注混凝土之前,对孔内进行二次清孔,控制孔底沉渣厚度
B. 灌注使用的导管进行试拼接,并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C. 控制水下混凝土的水胶比、坍落度
D. 灌注过程中用测深锤探测孔内混凝土面位置,导管的埋深控制在2~6m
E. 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第4题
A. 灌注混凝土之前,对孔内进行二次清孔,控制孔底沉渣厚度
B. 灌注使用的导管进行试拼接,并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C. 控制水下混凝土的水胶比、坍落度
D. 灌注过程中用测深锤探测孔内混凝土面位置,导管的埋深控制在2~6m
E. 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第5题
A. 1.雨水管道灌水试验的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试验持续时间()小时,不渗不漏为合格。
B. 2.通球试验是对排水主立管和水平干管的通畅性进行检测,通球率达到()%为合格。
C. 3.管道施工中如属于隐蔽工程的,隐蔽前应做灌水试验的管道有()。
D. 4.卫生间排水管灌水试验的灌水高度不低于底层卫生洁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满水15分钟,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分钟,液面不降、管道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第9题
A. 案例中雨水排放管道暗敷前应做()试验。
B. 案例中卫生间排水管灌水试验的灌水高度()。
C. 案例中雨水管道灌水试验的需要满足条件有(),不渗漏为合格。
D. 按照规范要求,通球试验是对给水主立管和水平干管的通畅性进行检测。
第10题
A. 施工准备→开挖沟槽→测量放线→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B.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管道安装及连接→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C.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回填土→通水试验→灌水试验
D.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第11题
A. 施工准备→开挖沟槽→测量放线→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B.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管道安装及连接→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C.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回填土→通水试验→灌水试验
D.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第12题
A. 宜采用1:4水泥砂浆灌浆
B. 每层灌浆高度宜为150一200mm.且不超过板高的1/3
C. 下层砂浆终凝前不得灌注上层砂浆
D. 每块饰面板应一次灌浆到顶
第13题
A. 采用蓄水方法检查防水隔离层
B. 蓄水时间不得少于24h
C. 蓄水前临时堵严地漏或排水口部位
D. 确认无渗漏时再做保护层或面层
E. 饰面层完工后无需做二次蓄水试验
第17题
A. 1min
B. 3min
C. 5min
D. 8min
第18题
A. 1min
B. 3min
C. 5min
D. 8min
第21题
A. 试验管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少于24h
B. 试验管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少于12h
C. 试验水头达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证试验水头恒定
D. 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30min
E. 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60min
第22题
A. 排水管道施工中如属于隐蔽工程的隐蔽前均应做的试验是()。
B. 雨水管道灌水试验的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判定为合格的试验持续时间是()。
C. 在给水管道试压前需要做准备工作有()。
D. 塑料管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0.05MPA,同时进行检查,以不渗漏为合格。
第24题
A. 雨水排水管道
B. 只在西侧卫生间首层地面下的排水管道
C. 系统内的各支路及主干管的阀门
D. 入口总阀和所有泄水阀门和低处泄水阀门
E. 东西两侧卫生间首层地面下的排水管道
第27题
A. 雨水排水管道
B. 在西侧卫生间首层地面下的排水管道
C. 系统内的各支路及主干管的阀门
D. 入口总阀和所有泄水阀门和低处泄水阀门
E. 东西两侧卫生间首层地面下的排水管道
第29题
A. 地下水控制形式选用截水、降水、集水明排或组合的技术方案
B. 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
C. 因降水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D. 当坑底未隔水层且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基坑突涌验算
第30题
A. 地下水控制形式选用截水、降水、集水明排或组合的技术方案
B. 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
C. 因降水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D. 当坑底未隔水层且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基坑突涌验算
第31题
A. 地下水控制形式选用截水、降水、集水明排或组合的技术方案
B. 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
C. 因降水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D. 当坑底未隔水层且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基坑突涌验算
第32题
A. 地下水控制形式选用截水、降水、集水明排或组合的技术方案
B. 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
C. 因降水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D. 当坑底未隔水层且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基坑突涌验算
第33题
A. 地下水控制形式选用截水、降水、集水明排或组合的技术方案
B. 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
C. 因降水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D. 当坑底未隔水层且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基坑突涌验算
第34题
A. 15min15min
B. 5min5min
C. 5min15min
D. 15min5min
第35题
A. 15,15
B. 5,5
C. 5,15
D. 15,5
第38题
A. 安装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B. 安装准备→开挖沟槽→测量放线→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C. 安装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沟槽→管道安装及连接→铺设基础→管道与检查井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D. 安装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与检查井连接→管道安装及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第39题
A. 不得直接使用泥炭、淤泥、淤泥质土和有机质土进行换填
B. 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基础、墙角下接缝
C. 高炉干渣垫层大面积施工宜采用平碾、振动碾或羊足碾分层碾压,每层松铺厚度宜不大于350mm
D. 压实度一般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等方法检验
E. 对砂石、高炉干渣等的压实度试验一般采用环刀法、灌砂法
第40题
A. 不高于底层卫生洁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
B. 不低于底层卫生洁具的下边缘或底层地面
C. 不低于底层卫生洁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
D. 不高于底层卫生洁具的下边缘或底层地面
第44题
A. 砂浆防水工程是利用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称防水砂浆)分层分次施工,相互交替抹压密实的封闭防水整体
B. 防水砂浆防水层的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五层做法,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四层做法
C. 防水层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砂浆层可不在同一天施工完毕
D. 揉浆是使水泥砂浆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既保护素灰层又起到防水作用,当揉浆难时,允许加水稀释
第45题
A. 砂浆防水工程是利用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称防水砂浆)分层分次施工,相互交替抹压密实的封闭防水整体
B. 防水砂浆防水层的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五层做法,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四层做法
C. 防水层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砂浆层可不在同一天施工完毕
D. 揉浆是使水泥砂浆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既保护素灰层又起到防水作用,当揉浆难时,允许加水稀释
第46题
A. 砂浆防水工程是利用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称防水砂浆)分层分次施工,相互交替抹压密实的封闭防水整体
B. 防水砂浆防水层的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五层做法,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四层做法
C. 防水层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砂浆层可不在同一天施工完毕
D. 揉浆是使水泥砂浆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既保护素灰层又起到防水作用,当揉浆难时,允许加水稀释
第47题
A. 砂浆防水工程是利用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称防水砂浆)分层分次施工,相互交替抹压密实的封闭防水整体
B. 防水砂浆防水层的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五层做法,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四层做法
C. 防水层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砂浆层可不在同一天施工完毕
D. 揉浆是使水泥砂浆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既保护素灰层又起到防水作用,当揉浆难时,允许加水稀释
第48题
A. 地下水控制选用截水、降水、集水明排或组合的技术方案
B. 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
C. 因降水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
D. 当坑底隔水层且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基坑突涌验算
第50题
A. 不低于二层卫生洁具的上边缘或二层地面
B. 高于底层卫生洁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
C. 高于二层卫生洁具的上边缘或二层地面
D. 不低于底层卫生洁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