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标号水泥
B. 黄土
C. 普通水泥
搜题
第4题
A. 10
B. 20
C. 30
D. 40
第5题
A. 10
B. 20
C. 30
D. 40
第19题
A. 注浆孔的间距、深度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反滤层的砂、石粒径、含泥量和层次排列应符合设计要求
C. 注浆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D. 地表沉降控制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21题
A. 注浆工作面的操作人员应戴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及专用披套
B. 钻孔作业抽换钻杆时,应防止钻杆被高压泥水冲出孔口伤人
C. 钻孔中发生大量突泥涌水时,应集中全力及时注浆封堵
D. 向锚杆孔压注砂浆,压力应不大于0.8MPa,注浆管喷嘴,可对人放置
第22题
A. 注浆工作面的操作人员应戴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及专用披套
B. 钻孔作业抽换钻杆时,应防止钻杆被高压泥水冲出孔口伤人
C. 钻孔中发生大量突泥涌水时,应集中全力及时注浆封堵
D. 向锚杆孔压注砂浆,压力应不大于0.8MPa,注浆管喷嘴,可对人放置
第23题
A. 注浆工作面的操作人员应戴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及专用披套
B. 钻孔作业抽换钻杆时,应防止钻杆被高压泥水冲出孔口伤人
C. 钻孔中发生大量突泥涌水时,应集中全力及时注浆封堵
D. 向锚杆孔压注砂浆,压力应不大于0.8MPa,注浆管喷嘴,可对人放置
第24题
A. 防水层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基面凹凸高差不应大于()mm,基面阴阳角应处理成圆角或钝角,圆弧半径不宜小于()mm。
B. 超前小导管加固土层,小导管的后端应支承在已设置的钢格栅上,其前端应嵌固在土层中,前后两排小导管的重叠长度不应小于()m;小导管外插角不应大于()°。
C. 下列关于衬砌质量控制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D. 砂层中注浆宜定量控制,注浆压力宜控制在0.15~0.3MPa之间,最大不得超过0.5MPa,每孔稳压时间不得小于2min。
第25题
A. 水泥和水的配比浓度一般不超过1.5∶1
B. 注浆泵只适宜注水泥和水、水玻璃等较细性的混合浆液
C. 不允许注强酸性化学物质
D. 注浆压力应不超过注浆泵的最大额定压力
第26题
A. 塑料阀管注浆芯管每次上拔高度应与阀管开口距离一致,宜为330mm
B. 劈裂注浆时浆液流量不宜过大,宜取10~40L/min
C. 压密注浆采用水泥砂浆时,坍落度25-80mm,注浆压力一般为1.0~5.0MPa
D. 浆液可用磨细粉煤灰部分代替水泥,掺入量宜为水泥重量的200%~70%
E. 注浆工程检验一般在注浆结束28d后进行
第27题
A. 注浆管路上的控制阀响应应灵敏,注浆材料不应凝固堵塞控制阀
B. 空气驱动阀的供给空气压力及流量应正常
C. 注浆压力值应正常,注浆材料余量应充足,不得凝固、堵塞注浆管路
D. 注浆泵应运转正常,注浆泵内部注浆材料不应凝固
E. 集中润滑给脂压力应正常,各部位润滑应良好
第28题
A. 80%
B. 85%
C. 100%
D. 75%
第29题
A. 80%
B. 85%
C. 100%
D. 75%
第30题
A. 渗透注浆只适用于中砂以上的砂性土和有裂隙的岩石
B. 劈裂注浆适用于渗透系数小、靠静压力难以注入的土层
C. 压密注浆常用于中砂地层,黏土地层中若有适宜的排水条件也可采用
D. 压密注浆如遇地层排水困难时,就必须降低注浆速率
第31题
A. 水炮和水幕保系统采用消防水进行喷射
B. 泡沫炮系统的比例混合装置及泡沫液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C. 消防泵组供水达到设计供水压力
D. 干粉炮系统的干粉型号、规格、储量和氮气瓶组的规格、压力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第32题
A. 水炮和水幕保系统采用消防水进行喷射
B. 泡沫炮系统的比例混合装置及泡沫液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C. 消防泵组供水达到设计供水压力
D. 干粉炮系统的干粉型号、规格、储量和氮气瓶组的规格、压力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第33题
A. 当白天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B. 压浆完成24h以后,结构混凝土的温度可以低于5℃
C. 压浆作业每一工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水泥浆试块,标养28d
D. 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30MPa
第35题
A. 管棚施工时应遵守钢管吊装和使用时的起吊安全规程,严格按钻机操作程序进行作业;
B. 抗滑桩施工采用打桩机作业时,应采取措施加固和稳定重型机械;采用人工挖孔作业时,应设置人员上下升降设备、通风设备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坠物伤人;
C. 注浆作业时,应加强对注浆软管和接头的完好性和可靠性检查,施工人员应有完善的保护用具,堵管处理应采取先减压再处理的措施;
D. 地表锚杆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卡钻,注浆人员要佩戴防护用具
E. 工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应搭设牢固,设扶手栏杆,并应有安全检算
第36题
A. 管棚施工时应遵守钢管吊装和使用时的起吊安全规程,严格按钻机操作程序进行作业;
B. 抗滑桩施工采用打桩机作业时,应采取措施加固和稳定重型机械;采用人工挖孔作业时,应设置人员上下升降设备、通风设备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坠物伤人;
C. 注浆作业时,应加强对注浆软管和接头的完好性和可靠性检查,施工人员应有完善的保护用具,堵管处理应采取先减压再处理的措施;
D. 地表锚杆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卡钻,注浆人员要佩戴防护用具
E. 工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应搭设牢固,设扶手栏杆,并应有安全检算
第37题
A. 管棚施工时应遵守钢管吊装和使用时的起吊安全规程,严格按钻机操作程序进行作业;
B. 抗滑桩施工采用打桩机作业时,应采取措施加固和稳定重型机械;采用人工挖孔作业时,应设置人员上下升降设备、通风设备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坠物伤人;
C. 注浆作业时,应加强对注浆软管和接头的完好性和可靠性检查,施工人员应有完善的保护用具,堵管处理应采取先减压再处理的措施;
D. 地表锚杆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卡钻,注浆人员要佩戴防护用具
E. 工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应搭设牢固,设扶手栏杆,并应有安全检算
第38题
A. 管棚施工时应遵守钢管吊装和使用时的起吊安全规程,严格按钻机操作程序进行作业;
B. 抗滑桩施工采用打桩机作业时,应采取措施加固和稳定重型机械;采用人工挖孔作业时,应设置人员上下升降设备、通风设备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坠物伤人;
C. 注浆作业时,应加强对注浆软管和接头的完好性和可靠性检查,施工人员应有完善的保护用具,堵管处理应采取先减压再处理的措施;
D. 地表锚杆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卡钻,注浆人员要佩戴防护用具
E. 工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应搭设牢固,设扶手栏杆,并应有安全检算
第39题
A. 管棚施工时应遵守钢管吊装和使用时的起吊安全规程,严格按钻机操作程序进行作业;
B. 抗滑桩施工采用打桩机作业时,应采取措施加固和稳定重型机械;采用人工挖孔作业时,应设置人员上下升降设备、通风设备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坠物伤人;
C. 注浆作业时,应加强对注浆软管和接头的完好性和可靠性检查,施工人员应有完善的保护用具,堵管处理应采取先减压再处理的措施;
D. 地表锚杆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卡钻,注浆人员要佩戴防护用具
E. 工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应搭设牢固,设扶手栏杆,并应有安全检算
第40题
A. 管棚施工时应遵守钢管吊装和使用时的起吊安全规程,严格按钻机操作程序进行作业;
B. 抗滑桩施工采用打桩机作业时,应采取措施加固和稳定重型机械;采用人工挖孔作业时,应设置人员上下升降设备、通风设备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坠物伤人;
C. 注浆作业时,应加强对注浆软管和接头的完好性和可靠性检查,施工人员应有完善的保护用具,堵管处理应采取先减压再处理的措施;
D. 地表锚杆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卡钻,注浆人员要佩戴防护用具
E. 工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应搭设牢固,设扶手栏杆,并应有安全检算
第43题
A. 支护结构采用排桩时,可采用高压旋喷或摆喷注浆与排桩相互咬合的组合帷幕形式
B. 截水帷幕在平面布置上应沿基坑周边闭合
C. 当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作为局部截水帷幕时,应采用复喷工艺,喷浆下沉或提升速度应大于100mm/min
D. 采用水泥土截水帷幕时,搅拌桩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宜取0.6~0.8
第44题
A. 支护结构采用排桩时,可采用高压旋喷或摆喷注浆与排桩相互咬合的组合帷幕形式
B. 截水帷幕在平面布置上应沿基坑周边闭合
C. 当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作为局部截水帷幕时,应采用复喷工艺,喷浆下沉或提升速度应大于100mm/min
D. 采用水泥土截水帷幕时,搅拌桩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宜取0.6~0.8
第45题
A. 系统工作压力的1.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B. 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C. 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1.4MPa
D. 系统工作压力的1.1倍,但不得小于1.4MPa
第49题
A. 注浆管路上的控制阀响应应灵敏,注浆材料不应凝固堵塞控制阀
B. 空气驱动阀的供给空气压力及流量应正常
C. 注浆压力值应正常,注浆材料余量应充足,不得凝固、堵塞注浆管路
D. 注浆泵应运转正常,注浆泵内部注浆材料不应凝固
E. 集中润滑给脂压力应正常,各部位润滑应良好
第50题
A. 注浆管路上的控制阀响应应灵敏,注浆材料不应凝固堵塞控制阀
B. 空气驱动阀的供给空气压力及流量应正常
C. 注浆压力值应正常,注浆材料余量应充足,不得凝固、堵塞注浆管路
D. 注浆泵应运转正常,注浆泵内部注浆材料不应凝固
E. 集中润滑给脂压力应正常,各部位润滑应良好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