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5
B. 10
C. 20
搜题
第2题
A. 遇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B. 防火分区自避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
C. 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D. 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E. 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
第3题
A. 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及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
B. 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要求,宜按5人/m2计算
C. 避难层不可与设备层结合布置
D. 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第4题
A. 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及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
B. 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要求,宜按5人/m2计算
C. 避难层不可与设备层结合布置
D. 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第5题
A. 避难走道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B. 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C. 防火分区到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
D. 避难走道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
第6题
A. 避难走道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B. 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C. 防火分区到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
D. 避难走道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
第7题
A. 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60m
B. 避难层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等设施
C. 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D. 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E. 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宜按5人/m2计算
第10题
A. 净面积应满足避难间所在区域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
B. 应采取防止火灾烟气进入或积聚的措施
C. 避难间应设置在可燃物库房、锅炉房等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正下方
D. 应设置消防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
第11题
A. 建筑门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时应全数检查C
B. 建筑门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时可不检查
C. 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10%并不得少于6樘,不足6樘时应全数检查。
D. 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10%并不得少于6樘,不足6樘时可不检查。
E. 特种门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0%并不得少于10樘,不足10樘时应全数检查。
第12题
A.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B. 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C. 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D.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
E. 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每2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第15题
A.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
B.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得少于5间;不足5间应全数检查
C.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
D.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5间;不足5间应全数检查
第16题
A.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
B.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得少于5间;不足5间应全数检查
C.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
D.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5间;不足5间应全数检查
第30题
A. 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
B.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C. 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
D. 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内的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
第31题
A. 除可布置设备用房外,避难层不能用于其他用途
B. 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C. 应设置可开启外窗
D. 避难层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标志避难层和楼层位置的灯光标识
E. 避难区应采取防止烟气进入或积聚的措施
第32题
A. 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
B.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C. 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
D. 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内的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
第33题
A. 1
B. 1.1
C. 1.2
D. 1.5
第34题
A. 1
B. 1.1
C. 1.2
D. 1.5
第35题
A. 1
B. 1.1
C. 1.2
D. 1.5
第37题
A. 2.5米,0.9米
B. 2.5米,1米
C. 2.4米,0.9米
D. 2.4米,1米
第38题
A. 办公用房宜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档案室等
B. 办公用房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8m
C. 办公室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宜小于4m2
D. 会议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m2
第39题
A. 办公用房宜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档案室等
B. 办公用房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8m
C. 办公室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宜小于4m2
D. 会议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m2
第40题
A. 办公用房宜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档案室等
B. 办公用房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8m
C. 办公室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宜小于4m2
D. 会议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m2
第41题
A. 办公用房宜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档案室等
B. 办公用房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8m
C. 办公室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宜小于4m2
D. 会议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m2
第42题
A. 办公用房宜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档案室等
B. 办公用房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8m
C. 办公室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宜小于4m2
D. 会议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m2
第43题
A. 办公用房宜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档案室等
B. 办公用房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8m
C. 办公室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宜小于4m2
D. 会议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m2
第46题
A. 所有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
B. 对新职工进行至少30小时培训,每年至少20学时的再培训
C.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培训不得少于30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D. 新上岗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第47题
A. 所有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
B. 对新职工进行至少30小时培训,每年至少20学时的再培训
C.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培训不得少于30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D. 新上岗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第48题
A. 所有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
B. 对新职工进行至少30小时培训,每年至少20学时的再培训
C.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培训不得少于30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D. 新上岗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第49题
A. 2·4,0·9
B. 2.4,1
C. 2.5,0.9
D. 2.5,1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