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60m
B. 避难层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等设施
C. 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D. 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E. 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宜按5人/m2计算
搜题
第1题
A. 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60m
B. 避难层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等设施
C. 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D. 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E. 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宜按5人/m2计算
第2题
A. 遇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B. 防火分区自避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
C. 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D. 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E. 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
第3题
A. 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及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
B. 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要求,宜按5人/m2计算
C. 避难层不可与设备层结合布置
D. 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第4题
A. 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及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
B. 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要求,宜按5人/m2计算
C. 避难层不可与设备层结合布置
D. 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第5题
A. 除可布置设备用房外,避难层不能用于其他用途
B. 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C. 应设置可开启外窗
D. 避难层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标志避难层和楼层位置的灯光标识
E. 避难区应采取防止烟气进入或积聚的措施
第6题
A. 净面积应满足避难间所在区域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
B. 应采取防止火灾烟气进入或积聚的措施
C. 避难间应设置在可燃物库房、锅炉房等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正下方
D. 应设置消防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
第8题
A. 确定管道支架时,应满足管道最大允许跨度的要求
B. 当有集中载荷时,支吊架应布置在远离集中载荷的地方
C. 在敏感设备如泵、压缩机附近应避免设置支架
D. 有强烈振动的管道宜单独设置支架
第9题
A. 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B. 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
C.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20mm
D.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E. 可以不设挡脚板
第10题
A. 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B. 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
C.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20mm
D.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E. 可以不设挡脚板
第11题
A. 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B. 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
C.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20mm
D.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E. 可以不设挡脚板
第12题
A. 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B. 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
C.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20mm
D.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E. 可以不设挡脚板
第13题
A. 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B. 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
C.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20mm
D.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E. 可以不设挡脚板
第14题
A. 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应满足消防车安全、快速通行的要求
B. 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的要求
C. 坡度应满足消防车满载时正常通行的要求,且不应大于10%
D. 长度大于50m的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满足消防车回转要求的场地或道路
E. 消防车道与建筑消防扑救面之间不应有妨碍消防车操作的障碍物
第17题
A. 卷筒中心线与导向滑轮的轴线位置应垂直
B. 导向滑轮的轴线应在卷筒中间位置
C. 光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
D. 有槽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15倍
第18题
A. 卷筒中心线与导向滑轮的轴线位置应垂直
B. 导向滑轮的轴线应在卷筒中间位置
C. 光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
D. 有槽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15倍
第19题
A. 卷筒中心线与导向滑轮的轴线位置应垂直
B. 导向滑轮的轴线应在卷筒中间位置
C. 光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
D. 有槽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15倍
第20题
A. 卷筒中心线与导向滑轮的轴线位置应垂直
B. 导向滑轮的轴线应在卷筒中间位置
C. 光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
D. 有槽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15倍
第21题
A. 卷筒中心线与导向滑轮的轴线位置应垂直
B. 导向滑轮的轴线应在卷筒中间位置
C. 光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
D. 有槽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15倍
第22题
A. 卷筒中心线与导向滑轮的轴线位置应垂直
B. 导向滑轮的轴线应在卷筒中间位置
C. 光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
D. 有槽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15倍
第27题
A. 稳压泵的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
B. 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等确定,当没有管网泄漏量数据时,稳压泵的设计流量宜按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1%~3%计,且不宜小于1L/s。
C. 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满足系统自动启动和管网充满水的要求。
D. 设置稳压泵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应设置防止稳压泵频繁启停的技术措施,当采用气压水罐时,其调节容积应根据稳压泵启泵次数不大于20次/h计算确定,但有效储水容积不宜小于200L。
E. 稳压泵应设置备用泵。
第28题
A. 稳压泵的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
B. 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等确定,当没有管网泄漏量数据时,稳压泵的设计流量宜按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1%~3%计,且不宜小于1L/s。
C. 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满足系统自动启动和管网充满水的要求。
D. 设置稳压泵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应设置防止稳压泵频繁启停的技术措施,当采用气压水罐时,其调节容积应根据稳压泵启泵次数不大于20次/h计算确定,但有效储水容积不宜小于200L。
E. 稳压泵应设置备用泵。
第29题
A. 地毯面层应采用地毯块材或卷材,以空铺法或实铺法铺设
B. 空铺地毯面层时,块材地毯的铺设,块与块之间应挤紧服贴
C. 实铺地毯面层时,地毯表面层宜张拉适度,门口处宜用金属压条等固定
D. 楼梯地毯面层铺设时,梯段顶级地毯应固定于平台上,其宽度应略小于标准楼梯
E. 地毯面层采用的材料进人施工现场时,应有甲醛、放射性物质含量的检测报告
第30题
A. 消防水池进水管管径应通过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DN100
B. 出水管应保证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能被全部利用
C. 消防水池的总蓄水有效容积大于500m3时,宜设置两格能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
D. 消防水池的通气管、呼吸管和溢流水管应采取防止虫鼠等进入消防水池的技术措施
E. 消防水池应设置就地水位显示装置
第31题
A. 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集中避险区
B. 施工现场要设置消防通道并确保畅通
C. 施工现场要按有关规定设置消防水源
D. 施工现场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
E. 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应当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
第32题
A. 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集中避险区
B. 施工现场要设置消防通道并确保畅通
C. 施工现场要按有关规定设置消防水源
D. 施工现场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
E. 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应当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
第34题
A. 人员密集场所
B. 用火、燃油、燃气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
C. 建筑高度为70m的住宅建筑
D. 避难间、避难层等场所
第36题
A. 应为专门机构,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 人员配置清晰、责任明确
C. 能够形成直至各个施工现场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D. 有效指导和监督直至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督
E. 应为综合机构,负责生产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
第37题
A. 应为专门机构,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 人员配置清晰、责任明确
C. 能够形成直至各个施工现场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D. 有效指导和监督直至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督
E. 应为综合机构,负责生产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
第38题
A. 应为专门机构,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 人员配置清晰、责任明确
C. 能够形成直至各个施工现场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D. 有效指导和监督直至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督
E. 应为综合机构,负责生产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
第39题
A. 应为专门机构,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 人员配置清晰、责任明确
C. 能够形成直至各个施工现场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D. 有效指导和监督直至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督
E. 应为综合机构,负责生产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
第40题
A.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确定施工顺序应考虑得因素的是()。
B. 工程施工目标不包括的内容有()。
C.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D.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安排中应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的规模、特点、重要程度、目标控制和总承包单位的要求设置项目管理机构。
第41题
A. 有规律的敲打管道、铁轨或岩石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护人员的援助
B. 在进入临时避难硐室前,一定要在避难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
C. 使硐门敞开,以便救护队寻找
第42题
A. 有规律的敲打管道、铁轨或岩石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护人员的援助
B. 在进入临时避难硐室前,一定要在避难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
C. 使硐门敞开,以便救护队寻找
第43题
A. 有规律的敲打管道、铁轨或岩石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护人员的援助
B. 在进入临时避难硐室前,一定要在避难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
C. 使硐门敞开,以便救护队寻找
第44题
A. 设置位置应高于其所服务的水灭火设施,且最低有效水位应满足其所有服务的水灭火设施最不利点处的静水压力
B. 严寒、寒冷等冬季冰冻地区的消防水箱应设置在消防水箱间内,且应设防冻设施;其他地区宜设置在室内
C. 出水管应确保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能被全部利用
D. 进水管管径应满足消防水箱8h充满水的要求
E. 高位消防水箱应设置溢流水管和排水设施,并应采取间接排水
第46题
A. 层门不得向吊笼升降通道开启
B. 楼层平台不应与施工升降机钢结构相连接
C. 各楼层应设置楼层标识,夜间施工应有照明
D. 水平或垂直滑动的层门应有导向装置,其运动应通过机械式限位装置限位
E. 应有保护手指不被门压伤的措施
第47题
A. 层门不得向吊笼升降通道开启
B. 楼层平台不应与施工升降机钢结构相连接
C. 各楼层应设置楼层标识,夜间施工应有照明
D. 水平或垂直滑动的层门应有导向装置,其运动应通过机械式限位装置限位
E. 应有保护手指不被门压伤的措施
第48题
A. 层门不得向吊笼升降通道开启
B. 楼层平台不应与施工升降机钢结构相连接
C. 各楼层应设置楼层标识,夜间施工应有照明
D. 水平或垂直滑动的层门应有导向装置,其运动应通过机械式限位装置限位
E. 应有保护手指不被门压伤的措施
第49题
A. 层门不得向吊笼升降通道开启
B. 楼层平台不应与施工升降机钢结构相连接
C. 各楼层应设置楼层标识,夜间施工应有照明
D. 水平或垂直滑动的层门应有导向装置,其运动应通过机械式限位装置限位
E. 应有保护手指不被门压伤的措施
第50题
A. 层门不得向吊笼升降通道开启
B. 楼层平台不应与施工升降机钢结构相连接
C. 各楼层应设置楼层标识,夜间施工应有照明
D. 水平或垂直滑动的层门应有导向装置,其运动应通过机械式限位装置限位
E. 应有保护手指不被门压伤的措施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