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较低
B. 较高
C. 任意
D. 适当
搜题
第4题
A. 高载低速的机构选用黏度较大的润滑剂
B. 高载低速的机构选用黏度较小的润滑剂
C. 低载重速的机构选用黏度较小的润滑剂
D. 低载重速的机构选用黏度较大的润滑剂
第5题
A. 高载低速的机构选用黏度较大的润滑剂
B. 高载低速的机构选用黏度较小的润滑剂
C. 低载重速的机构选用黏度较小的润滑剂
D. 低载重速的机构选用黏度较大的润滑剂
第6题
A. 配合面精度高的机构选用黏度较大的润滑剂
B. 配合面精度低的机构选用黏度较小的润滑剂
C. 配合面精度高的机构选用黏度较小的润滑剂
D. 配合面精度低的机构选用黏度较大的润滑剂
第16题
A. 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部分仪表均应灵敏、正确、可靠,电动机的电流和功率不应超过额定值
B. 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70C: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80C,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温度、密封液和冷却水的温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C. 润滑油不得有渗漏和雾状喷油现象
D. 泵在额定工况点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小于4h
E. 各固定连接部位不应有松动,叶轮与泵壳不应相碰,不得有异常声响和摩擦现象
第30题
A. 轴套与轴承座要去毛刺
B. 在轴承座内涂润滑油
C. 用敲入法将轴套装入轴承座内
D. 用铰削或刮削的方法将内孔进行修整
第31题
A. 轴套与轴承座要去毛刺
B. 在轴承座内涂润滑油
C. 用敲入法将轴套装入轴承座内
D. 用铰削或刮削的方法将内孔进行修整
第32题
A. 轴套与轴承座要去毛刺
B. 在轴承座内涂润滑油
C. 用敲入法将轴套装入轴承座内
D. 用铰削或刮削的方法将内孔进行修整
第41题
A. 同一零件上,工件表面应比非工作表面要光洁,即粗糙度要小
B. 在摩擦面上,速度越高,所受的压力越大,则粗糙度应越小
C. 在间隙配合中,配合的间隙越小,和在过盈配合中,要求的结合可靠性越高,则表面粗糙度应越大
D. 承受周期性载荷的表面及可能发生应力集中的圆角沟槽处,表面粗糙度应较小
E. 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表面粗糙度,以减少加工的费用
第43题
A. 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颊板、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2.5mm
B. 使用时,应按其标定的允许荷载度使用,严禁超载使用;若滑轮起重量不明,可先进行估算,并经过负载试验后,方允许用于吊装作业
C. 滑轮使用前后都应刷洗干净,并擦油保养,轮轴经常加油润滑,严防锈蚀和磨损
D. 对高处和起重量较大的吊装作业,不宜用吊钩形滑轮,应使用吊环、链环或吊梁型滑轮,以防脱钩事故的发生
E. 滑轮组的定、动滑轮之间严防过分靠近,一般应保持1.5~2m的最小距离
第44题
A. 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颊板、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1.5mm
B. 使用时,应按其标定的允许荷载度使用,严禁超载使用;若滑轮起重量不明,可先进行估算,并经过负载试验后,方允许用于吊装作业
C. 滑轮使用前后都应刷洗干净,并擦油保养;轮轴经常加油润滑,严防锈蚀和磨损
D. 对高处和起重量较大的吊装作业,不宜用吊钩形滑轮,应使用吊环、链环或吊梁型滑轮,以防脱钩事故的发生
E. 滑轮组的定、动滑轮之间严防过分靠近,一般应保持1~1.5m的最小距离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