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氨具有较高的体膨胀系数,满量充装的液氨气瓶,在0~60摄氏度,其压力升高1.32~1.80MPa,因此液氨气瓶超装极容易发生爆炸.”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氨具有较高的体膨胀系数,满量充装的液氨气瓶,在0~60摄氏度,其压力升高1.32~1.80MPa,因此液氨气瓶超装极容易发生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选择高压液化气体充装系数的原则之一是()。
A.
在气瓶最高使用温度下所达到的压力不可以超过气瓶的许用应力
B.
充装系数应当不大于气瓶最高温度下,液体密度的97%
C.
在温度高于气瓶最高使用温度5摄氏度时,瓶内不满液
D.
在温度高于气瓶最高使用温度5摄氏度时,瓶内压力不超过气瓶的需用应力的10%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5~35摄氏度时,满量充装的二氧化碳气瓶温度每升高,瓶内气体压力相应当升834~314kp不等。超装极易造成气瓶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计算液化气体气瓶的充装量,由于气瓶余气(余液)重量相对而言比较小,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液化气体过量充装而产生危险的原因,是来自于()。
A.
气瓶空间余量减少,充装压力无法释放原因
B.
气瓶空间余量减少,充装温度不能及下降因素原因
C.
环境温度的升高,导致瓶内介质膨胀压力急剧上升所致
D.
环境温度的升高,气瓶温度超过使用温度所致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公称工作压力的确定是以()。
A.
温度为50摄氏度时瓶内压力的上限值
B.
工作环境温度60摄氏度时压力的上限值
C.
基准温度为15摄氏度时,盛装气体的限定充装压力
D.
基准温度为20摄氏度时,盛装气体的限定充装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仓库应阴凉通风,远离热源、火种,防止日光暴晒,严禁受热,库内照明应采用防爆照明灯,库房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可燃材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车用钢瓶液位计指针移动显示的是()。
A.
钢瓶内液体充装的速度
B.
钢瓶液面的高度
C.
钢瓶的容积数
D.
钢瓶内液体重量值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液化气体充装时,当温度升高,气瓶内的压力也会升高,过量充装的气瓶会使瓶内气体膨胀,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这种观点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储存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是指()。
A.
温度为15摄氏度时瓶内气体(丙烷)压力的上限值
B.
温度为15摄氏度时瓶内气体(丙烯)压力的上限值
C.
温度为60摄氏度时瓶内气体(丙烷)压力的上限值
D.
温度为60摄氏度时瓶内气体(丙烯)压力的上限值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如果制冷剂液体或气体在钢瓶中受热,它将压力升高,难以膨胀,容易发生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高压液化气体的充装量以什么来衡量?()。
A.
气瓶的公称容积
B.
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
C.
气瓶公称工作压力确定的充装系数
D.
气瓶使用温度确定的充装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以下()爆炸,属于物理爆炸。
A.
液化气罐
B.
天然气
C.
车用汽油
D.
蒸汽锅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以下()爆炸,属于物理爆炸。
A.
液化气罐
B.
天然气
C.
车用汽油
D.
蒸汽锅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液氨贮槽的压力是由温度决定的。在密封的贮槽内,有一部分液氨转化为气氨,容器内压力升高。温度越高,蒸发的气氨越多,则压力也越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车用钢瓶集成阀80%限充装置控制的是()。
A.
钢瓶公称容积的80%加气量
B.
钢瓶水容积的80%加气量
C.
钢瓶液面高度的80%加气量
D.
钢瓶最大充装量的80%加气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永久性气体气瓶主要用于盛装()等气体。
A.
一氧化碳
B.
硫化氢
C.
丙烷
D.
氨
E.
氢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液氯钢瓶在起吊与装车前,必须拧紧易熔塞,戴好瓶帽,防震圈。
B.
液氯钢瓶的充装系数为1.25Kg/L,严禁超装,如有超装应采用倒瓶或抽气处理,严禁超装的液氯钢瓶出厂。
C.
液氯钢瓶应堆放在太阳直射与通风叫通畅的地方。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气瓶,其公称工作压力系指温度为-40~60摄氏度时瓶内的气体压力。这种观点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保留不小于98kPA的压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保留不小于98kPA的压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保留不小于98kPA的压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保留不小于98kPA的压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保留不小于98kPA的压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保留不小于98kPA的压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保留不小于98kPA的压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保留不小于98kPA的压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保留不小于98kPA的压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保留不小于98kPA的压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保留不小于98kPA的压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保留不小于98kPA的压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保留不小于98kPA的压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在相同温度下,装在球罐内液氨与在钢瓶内液氨相比其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单选题/1分)细水雾灭火系统瓶组的维护保养方法正确的有:()
A.
储气瓶自充装之日起,每满五年的前一个月,应委托气瓶检验机构对气瓶及容器阀检验1次.
B.
气瓶检验及水压试验方法应符合压力容器的相关规定,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28.5MPa。
C.
压力容器水压强度试验应为相应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的1.2倍
D.
储水瓶液位计显示或水损失超过8%时,应由具备资质的机构充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多选题/1分)细水雾灭火系统瓶组的维护保养方法正确的有:()
A.
储气瓶自充装之日起,每满五年的前一个月,应委托气瓶检验机构对气瓶及容器阀检验1次。
B.
气瓶检验及水压试验方法应符合压力容器的相关规定,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28.5MPa。
C.
压力容器水压强度试验应为相应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的1.2倍
D.
储水瓶液位计显示或水损失超过10%时,应由具备资质的机构充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加气站禁止充装首次使用,但未经氮封或抽真空处理的车用钢瓶,是为了()。
A.
保证所充装的液化石油气质量
B.
防止车用钢瓶内压力过高而不利于充装作业
C.
防止车用钢瓶速度过快而导致容器内的静电积累
D.
保证所充装容器中的液化石油气含氧量被控制在安全值内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以下属禁止充装的气瓶是()。
A.
气瓶中的含氧量为4%
B.
气体中的剩余残液量超过充装量的3%
C.
气瓶或附件用焊接方法进行过修理的
D.
钢瓶中留有1%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下列()是纳入《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特种气瓶的规定范围。
A.
盛装液化气体的气瓶
B.
车用气瓶
C.
盛装压缩天然气的无缝气瓶
D.
小容积液化石油气钢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气瓶内气体的充装压力在基准20摄氏度时不超过气瓶()。
A.
试验压力
B.
许用压力
C.
公称工作压力
D.
充装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当装满液化丙烷的钢瓶温度升高1摄氏度,压力上升()
A.
0.5MPa
B.
1MPa
C.
2~3MPa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充装压缩气体气瓶充装后,在()摄氏度时的压力不可以超过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单选题/1分)细水雾灭火系统瓶组的维护保养方法不符合要求的有:()细水雾灭火系统瓶组的维护保养方法不符合要求的有:()
A.
气瓶检验及水压试验方法应符合压力容器的相关规定,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25.8MPa
B.
取得合格检验报告后,由具备充装资质的机构充装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的驱动气体
C.
储气瓶自充装之日起,每满六年的前三个月,应委托气瓶检验机构对气瓶及容器阀检验1次。
D.
储水瓶液位计显示或水损失超过10%时,应由具备资质的机构充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多选题/1分)细水雾灭火系统瓶组的维护保养方法符合要求的有:()
A.
气瓶检验及水压试验方法应符合压力容器的相关规定,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25.8MPa
B.
取得合格检验报告后,由具备充装资质的机构充装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的驱动气体
C.
储气瓶自充装之日起,每满五年的前三个月,应委托气瓶检验机构对气瓶及容器阀检验1次.
D.
储水瓶液位计显示或水损失超过10%时,应由具备资质的机构充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液化气开始充装之前应当先确定()并打开称重的自动报警装置。
A.
充装压力
B.
气瓶的毛重
C.
充装工具
D.
充装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气瓶,公称工作压力系指温度为()摄氏度时瓶内气体压力的上限值。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____汽车罐车,卸液时不得用空气加压。
A.
液氨
B.
液氮
C.
液化石油气
D.
其它易燃、易爆介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装在容器内的液体或气体,由于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的变化)引起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容器压力增加,因超压或应力变化使容器发生爆炸,且在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的现象,称为物理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装在容器内的液体或气体,由于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的变化)引起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容器压力增加,因超压或应力变化使容器发生爆炸,且在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的现象,称为物理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