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主要危险源
B. 次要危险源
C. 根源危险源
D. 状态危险源
搜题
第3题
A. 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所造成的
B. 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C.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D. 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
E. 危险源识别的首要任务是识别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识别第二类危险源
第4题
A. 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所造成的
B. 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C.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D. 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
E. 危险源识别的首要任务是识别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识别第二类危险源
第5题
A. 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所造成的
B. 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C.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D. 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
E. 危险源识别的首要任务是识别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识别第二类危险源
第6题
A. 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两大类。
B. 在危险源辨识方法中,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的是()。
C.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386)的规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大类。
D.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位置、引发条件和机理的过程,通俗地讲,危险源辨识就是找出所有作业、活动和场所中存在的危害根源。
E. 施工中存在风险点的场所就是施工场所,施工现场内危险源主要与施工部位、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有关。
F. 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危险源主要与工程项且所在社区地址、工程类型、工序、施工装置及物质有关。
第7题
A. 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两大类。
B. 在危险源辨识方法中,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的是()。
C.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386)的规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大类。
D.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位置、引发条件和机理的过程,通俗地讲,危险源辨识就是找出所有作业、活动和场所中存在的危害根源。
E. 施工中存在风险点的场所就是施工场所,施工现场内危险源主要与施工部位、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有关。
F. 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危险源主要与工程项且所在社区地址、工程类型、工序、施工装置及物质有关。
第8题
A. 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两大类。
B. 在危险源辨识方法中,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的是()。
C.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386)的规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大类。
D.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位置、引发条件和机理的过程,通俗地讲,危险源辨识就是找出所有作业、活动和场所中存在的危害根源。
E. 施工中存在风险点的场所就是施工场所,施工现场内危险源主要与施工部位、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有关。
F. 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危险源主要与工程项且所在社区地址、工程类型、工序、施工装置及物质有关。
第9题
A. 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两大类。
B. 在危险源辨识方法中,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的是()。
C.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386)的规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大类。
D.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位置、引发条件和机理的过程,通俗地讲,危险源辨识就是找出所有作业、活动和场所中存在的危害根源。
E. 施工中存在风险点的场所就是施工场所,施工现场内危险源主要与施工部位、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有关。
F. 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危险源主要与工程项且所在社区地址、工程类型、工序、施工装置及物质有关。
第10题
A. (单选题)造成本起安全事故的直接诱因的危险源是()。
B. (单选题)下列危险源中不属于第一类危险源的是()。
C. (多选题)危险源识别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目的是()。
D. (判断题)造成本起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的危险源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第11题
A. 任何危险源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
B. 不是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都是隐患
C. 隐患可通过安全检查及数据分析时发现
D. 只要是隐患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12题
A. 任何危险源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
B. 不是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都是隐患
C. 隐患可通过安全检查及数据分析时发现
D. 只要是隐患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13题
A. 任何危险源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
B. 不是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都是隐患
C. 隐患可通过安全检查及数据分析时发现
D. 只要是隐患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14题
A. 任何危险源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
B. 不是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都是隐患
C. 隐患可通过安全检查及数据分析时发现
D. 只要是隐患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15题
A. 任何危险源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
B. 不是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都是隐患
C. 隐患可通过安全检查及数据分析时发现
D. 只要是隐患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16题
A. 任何危险源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
B. 不是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都是隐患
C. 隐患可通过安全检查及数据分析时发现
D. 只要是隐患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18题
A.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的危险源
B.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50人~99人重伤的危险源
C.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D.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以下重伤的危险源
E.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第19题
A.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的危险源
B.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50人~99人重伤的危险源
C.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D.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以下重伤的危险源
E.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第20题
A.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的危险源
B.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50人~99人重伤的危险源
C.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D.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以下重伤的危险源
E.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第21题
A.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的危险源
B.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50人~99人重伤的危险源
C.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D.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以下重伤的危险源
E.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第22题
A.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的危险源
B.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50人~99人重伤的危险源
C.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D.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以下重伤的危险源
E.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第23题
A.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的危险源
B.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50人~99人重伤的危险源
C.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D.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以下重伤的危险源
E.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第25题
A.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B. 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C. 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D.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
E.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第26题
A. 否认存在客观事实,认为人们观察到的东西都是“人造的”
B. 建构是与他人磋商达成,受不同因素影响
C. 某种现象从浮现到被视为问题是复杂的建构过程
D. 注重社会现象的发生、变化过程和人的意识过程
E.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对话
第30题
A. 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的作用和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一样重要
B.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
C.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但是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D. 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E. 任何危险源和危险通过努力都是可以根除的
第31题
A. 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的作用和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一样重要
B.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
C.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但是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D. 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E. 任何危险源和危险通过努力都是可以根除的
第32题
A. 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的作用和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一样重要
B.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
C.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但是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D. 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E. 任何危险源和危险通过努力都是可以根除的
第33题
A. 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的作用和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一样重要
B.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
C.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但是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D. 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E. 任何危险源和危险通过努力都是可以根除的
第34题
A. 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的作用和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一样重要
B.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
C.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但是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D. 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E. 任何危险源和危险通过努力都是可以根除的
第35题
A. 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的作用和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一样重要
B.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
C.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但是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D. 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E. 任何危险源和危险通过努力都是可以根除的
第36题
A. 个人问题的根源在于环境的压迫
B. 对个人而言宏观系统是恒定不变的
C. 个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调适关系
D. 个人对外在环境的错误理解是问题的根源
第41题
A. 带电的导体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B. 带电电线绝缘损坏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C. 以下关于危险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D. 从系统安全的观点而言,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屏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方面的问题。
第42题
A. 带电的导体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B. 带电电线绝缘损坏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C. 以下关于危险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D. 从系统安全的观点而言,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屏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方面的问题。
第43题
A. 带电的导体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B. 带电电线绝缘损坏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C. 以下关于危险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D. 从系统安全的观点而言,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屏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方面的问题。
第44题
A. 安全工作的目标是控制危险源,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减轻伤害损失
B. 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事物都潜伏着危害因素
C. 管理方面的疏忽和失误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
D. 为了减少总的危险性,应当根除一切危险源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