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依法申请调解
B. 仲裁
C. 提起诉讼
D. 协商
搜题
第2题
A. 甲与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机关因工伤认定结论而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
B. 甲与单位就工资支付问题发生争议,甲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 甲与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必须先经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
D. 甲与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必须先经仲裁,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E. 甲与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先行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
第10题
A. 甲与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机关因工伤认定结论而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
B. 甲与单位就工资支付问题发生争议,甲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 甲与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必须先经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
D. 甲与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必须先经仲裁,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E. 甲与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先行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
第11题
A. 当事人可以直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B. 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C. 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D. 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12题
A. 当事人可以直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B. 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C. 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D. 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14题
A.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B. 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C. 用人单位以威胁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D.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劳动者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15题
A.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B. 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C. 用人单位以威胁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D.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劳动者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16题
A.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B. 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C. 用人单位以威胁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D.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劳动者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17题
A. 通常情况下,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B. 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C.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
D. 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告知用人单位后,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E. 劳动者违反法律法规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18题
A.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不得自行和解
B. 当事人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劳动争议调解申请
C. 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不愿意调解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不予调解
D.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企业方和职工三方代表组成
第19题
A. 小王必须先向该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B. 小王必须先向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C. 小王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 小王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20题
A.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B.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C.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可以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D.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
第21题
A. 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
B. 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C. 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9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D. 通过法律诉讼途径解决
第22题
A. 劳动调解委员会
B. 争议调解委员会
C.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D. 劳动争议委员会
第23题
A. 60
B. 30
C. 15
D. 7
第24题
A. 当事人一方
B. 当事人双方
C. 当事人协商
D. 调解人
第25题
A. 当事人一方
B. 当事人双方
C. 当事人协商
D. 调解人
第26题
A. 当事人一方
B. 当事人双方
C. 当事人协商
D. 调解人
第27题
A. 当事人一方
B. 当事人双方
C. 当事人协商
D. 调解人
第28题
A. 当事人一方
B. 当事人双方
C. 当事人协商
D. 调解人
第29题
A. 当事人一方
B. 当事人双方
C. 当事人协商
D. 调解人
第30题
A. 当事人一方
B. 当事人双方
C. 当事人协商
D. 调解人
第31题
A. 当事人一方
B. 当事人双方
C. 当事人协商
D. 调解人
第32题
A. 当事人一方
B. 当事人双方
C. 当事人协商
D. 调解人
第33题
A. 当事人一方
B. 当事人双方
C. 当事人协商
D. 调解人
第34题
A. 当事人一方
B. 当事人双方
C. 当事人协商
D. 调解人
第35题
A. 当事人一方
B. 当事人双方
C. 当事人协商
D. 调解人
第36题
A.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采取的解决措施是()。
B. 处理工伤事故时,需要提交的工伤认定材料中,正确的选项是()。
C. 依据《劳动法》处理劳务纠纷的原则,第七十八条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D.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第37题
A.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由于用人单位过错导致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B.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C. 培训费用不包括培训期间劳动者的差旅费用
D.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提供专业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
第41题
A.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
B.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
C. 派遣单位可以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D. 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第42题
A.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工作时间可以不受工作制度的限制
B.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2日
C.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董事会决定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D. 用人单位可以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E. 由于生产任务紧急,用人单位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第43题
A.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工作时间可以不受工作制度的限制
B.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C.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董事会决定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D. 用人单位可以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E. 由于生产任务紧急,用人单位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第44题
A.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工作时间可以不受工时制度的限制
B.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C.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董事会决定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D. 用人单位可以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但是每月不得超过40小时
E. 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用人单位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第45题
A. 劳动合同订立时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可以直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B. 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C. 劳动者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
第46题
A. 劳动者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
B. 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C. 劳动合同订立时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可以直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47题
A. 劳动合同订立时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可以直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B. 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C. 劳动者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
第48题
A.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B.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C. 因公司人际关系产生的争议
D.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第49题
A. 因公司人际关系产生的争议
B.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C.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D.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第50题
A. 因公司人际关系产生的争议
B.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C.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D.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