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压盖填料部分漏水及发热的原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压盖填料部分漏水及发热的原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填料函填料磨损,不正确的安装填料
B.
填料压盖过分压紧
C.
封水及冷却水过多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水泵轴承发热的原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水泵压力过高
B.
轴瓦接触不良或接触不适当,轴承磨损或松动
C.
润滑油油量太少或供油中断,油质不良或油内混有杂物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泵轴过热的原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出水压力过大
B.
泵轴与电动机不同轴
C.
润滑油不足,无冷却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压力表显示有压力,但不出水的原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轴承润滑不足
B.
水泵旋转方向不对
C.
出水管阻力大,叶轮流道堵塞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水泵运行中压头降低的原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压力管损坏,叶轮损坏,密封磨损
B.
转速升高
C.
水中含有空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水泵不吸水,压力表真空表指针剧烈跳动的原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真空效率低
B.
水管或仪表漏气
C.
出水管阻力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水泵流量不足的原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水泵堵塞,出水闸阀开的不够或出水管漏水
B.
叶轮和泵体之间因磨损间隙过大
C.
转速高于额定值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水泵机组发生振动和噪声的原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水泵安装高度太低,发生气蚀现象
B.
个别零件磨损,吸水管和出水管固定装置松动
C.
叶轮局部堵塞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泵内部声音异常,泵不上水的原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排水管路阻力过大
B.
流量过大,叶轮损坏
C.
吸水处有空气渗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离心式水泵启动后不上水的可能原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电动机转速太快
B.
吸水管路不严,有空气漏入;泵内未灌满水,有空气存在
C.
叶轮及出水管堵塞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轻型泄压屋盖的泄压部分(不包括檩条、梁、屋架)由轻质材料构成。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轻型泄压屋盖的泄压部分(不包括檩条、梁、屋架)由轻质材料构成。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轻型泄压屋盖的泄压部分(不包括檩条、梁、屋架)由轻质材料构成。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轻质易碎屋盖是当建筑物内部发生事故时,不仅具有泄压效能,且破碎成小块,减轻对外部影响的屋盖。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排水作业人员要保证设备“三清五不漏”,关于“五不漏”除了不漏水和不漏气,其余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出现压力表读数不在正常范围的解决方案不包括()
A.
完全开启报警阀前的供水控制阀
B.
拆卸压力表及其管路,疏通压力表管路
C.
按照湿式报警阀组渗漏的原因进行检查、分析,查找预作用报警装置的报警阀体的漏水部位,修复或者更换组件
D.
完全关闭压力表管路控制阀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多选题/1分)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出现压力表读数不在正常范围该如何解决()
A.
完全开启报警阀前的供水控制阀
B.
拆卸压力表及其管路,疏通压力表管路
C.
按照湿式报警阀组渗漏的原因进行检查、分析,查找预作用报警装置的报警阀体的漏水部位,修复或者更换组件
D.
完全关闭压力表管路控制阀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国内某县化肥厂的加压变换饱和热水塔,直径800mm,高12mm,工作压力为0.1MPa,1965年投产,1974年在使用中断裂爆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事后经查,使用的变换气中有硫化氢等腐蚀气体,而导致壁厚逐渐减薄,且在使用中未进行定期检验,没有发现越来越严重的腐蚀缺陷。经对壁厚测量,原设计壁厚为12mm的塔体仅剩下3mm。请判断
A.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1)加压变换饱和热水塔使用中的断裂爆炸是由于塔体壁厚过薄。()
B.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2)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在使用中必须进行定期检验。()
C.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3)塔体壁厚过薄是由于使用过程中的自然磨损。()
D.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4)硫化氢等腐蚀气体导致的壁厚逐渐减薄根本无法在检验中发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国内某县化肥厂的加压变换饱和热水塔,直径800mm,高12mm,工作压力为0.1MPa,1965年投产,1974年在使用中断裂爆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事后经查,使用的变换气中有硫化氢等腐蚀气体,而导致壁厚逐渐减薄,且在使用中未进行定期检验,没有发现越来越严重的腐蚀缺陷。经对壁厚测量,原设计壁厚为12mm的塔体仅剩下3mm。请判断
A.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1)加压变换饱和热水塔使用中的断裂爆炸是由于塔体壁厚过薄。()
B.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2)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在使用中必须进行定期检验。()
C.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3)塔体壁厚过薄是由于使用过程中的自然磨损。()
D.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4)硫化氢等腐蚀气体导致的壁厚逐渐减薄根本无法在检验中发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国内某县化肥厂的加压变换饱和热水塔,直径800mm,高12mm,工作压力为0.1MPa,1965年投产,1974年在使用中断裂爆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事后经查,使用的变换气中有硫化氢等腐蚀气体,而导致壁厚逐渐减薄,且在使用中未进行定期检验,没有发现越来越严重的腐蚀缺陷。经对壁厚测量,原设计壁厚为12mm的塔体仅剩下3mm。请判断
A.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1)加压变换饱和热水塔使用中的断裂爆炸是由于塔体壁厚过薄。()
B.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2)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在使用中必须进行定期检验。()
C.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3)塔体壁厚过薄是由于使用过程中的自然磨损。()
D.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4)硫化氢等腐蚀气体导致的壁厚逐渐减薄根本无法在检验中发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国内某县化肥厂的加压变换饱和热水塔,直径800mm,高12mm,工作压力为0.1MPa,1965年投产,1974年在使用中断裂爆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事后经查,使用的变换气中有硫化氢等腐蚀气体,而导致壁厚逐渐减薄,且在使用中未进行定期检验,没有发现越来越严重的腐蚀缺陷。经对壁厚测量,原设计壁厚为12mm的塔体仅剩下3mm。请判断
A.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1)加压变换饱和热水塔使用中的断裂爆炸是由于塔体壁厚过薄。()
B.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2)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在使用中必须进行定期检验。()
C.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3)塔体壁厚过薄是由于使用过程中的自然磨损。()
D.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4)硫化氢等腐蚀气体导致的壁厚逐渐减薄根本无法在检验中发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国内某县化肥厂的加压变换饱和热水塔,直径800mm,高12mm,工作压力为0.1MPa,1965年投产,1974年在使用中断裂爆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事后经查,使用的变换气中有硫化氢等腐蚀气体,而导致壁厚逐渐减薄,且在使用中未进行定期检验,没有发现越来越严重的腐蚀缺陷。经对壁厚测量,原设计壁厚为12mm的塔体仅剩下3mm。请判断
A.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1)加压变换饱和热水塔使用中的断裂爆炸是由于塔体壁厚过薄。()
B.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2)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在使用中必须进行定期检验。()
C.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3)塔体壁厚过薄是由于使用过程中的自然磨损。()
D.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4)硫化氢等腐蚀气体导致的壁厚逐渐减薄根本无法在检验中发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国内某县化肥厂的加压变换饱和热水塔,直径800mm,高12mm,工作压力为0.1MPa,1965年投产,1974年在使用中断裂爆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事后经查,使用的变换气中有硫化氢等腐蚀气体,而导致壁厚逐渐减薄,且在使用中未进行定期检验,没有发现越来越严重的腐蚀缺陷。经对壁厚测量,原设计壁厚为12mm的塔体仅剩下3mm。请判断
A.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1)加压变换饱和热水塔使用中的断裂爆炸是由于塔体壁厚过薄。()
B.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2)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在使用中必须进行定期检验。()
C.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3)塔体壁厚过薄是由于使用过程中的自然磨损。()
D.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4)硫化氢等腐蚀气体导致的壁厚逐渐减薄根本无法在检验中发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配电盘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A.
配电盘的布线与电器、仪表等接触不牢,造成接触电阻过大;
B.
开关、熔断器、仪表的选择与配电盘的实际容量不匹配;
C.
长期过负荷运行;
D.
配电盘导线截面选择过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配电盘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A.
配电盘正常使用;
B.
熔断器的熔丝选择不符合规定;
C.
电盘的开关在拉合时或熔丝熔断时产生火花和电弧;
D.
配电盘的布线与电器、仪表等接触不牢,造成接触电阻过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配电盘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表述错误的是:_____。
A.
配电盘没有安装在有人值班场所
B.
熔断器的熔丝选择不符合规定
C.
配电盘的开关在拉合时或熔丝熔断时产生火花和电弧
D.
配电盘的布线与电器、仪表等接触不牢,造成接触电阻过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如发生故障可采用()等方法进行故障原因判断。
A.
闻味道,查泄漏部位,分析原因
B.
听声音,查异常声音发生部位,分析原因
C.
摸温度,分析温度异常原因
D.
看安全附件、仪表、容器本体有无异常,分析压力温异常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2000年11月29日,某厂一台直径为2.58米,长25.6米,容积170m3的制砖用釜大型蒸压釜在恒温200℃的过热蒸汽蒸压过程中,(压力为0.8Mpa),无折边球形端盖突然沿法兰边缘断裂,盖板飞出,釜内高压高温蒸汽外喷,大量砖块扫射而出,越过车间大门最远的飞离约200m,车间正面(离蒸汽釜端盖约38m)的门窗玻璃及窗框全部破坏,在场的工人全被蒸汽烫伤或砖块击伤。造成多人死亡、十多人重伤,事故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有类似结构的蒸压釜全部被迫停止使用,进行检查或更新,1975年安装完毕后曾作过压力表为1.5Mpa的耐压试验,1977年投产。主要由于端盖结构不良而引发事故。请判断
A.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1)该大型蒸压釜在投产前的耐压试验压力大于其设计值。
B.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2)事故是由于蒸压过程中压力过大。
C.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3)事故发生后,在全国各地对有类似结构的蒸压釜进行停止使用、检查或更新完全没有必要。
D.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4)事故引发是由于(端盖结构不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1982年11月29日,某厂一台直径为2.58米,长25.6米,容积170m3的制砖用釜大型蒸压釜在恒温200℃的过热蒸汽蒸压过程中,(压力为0.8Mpa),无折边球形端盖突然沿法兰边缘断裂,盖板飞出,釜内高压高温蒸汽外喷,大量砖块扫射而出,越过车间大门最远的飞离约200m,车间正面(离蒸汽釜端盖约38m)的门窗玻璃及窗框全部破坏,在场的工人全被蒸汽烫伤或砖块击伤。造成多人死亡、十多人重伤,事故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有类似结构的蒸压釜全部被迫停止使用,进行检查或更新,1975年安装完毕后曾作过压力表为1.5Mpa的耐压试验,1977年投产。主要由于端盖结构不良而引发事故。请判断
A.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1)该大型蒸压釜在投产前的耐压试验压力大于其设计值。
B.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2)事故是由于蒸压过程中压力过大。
C.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3)事故发生后,在全国各地对有类似结构的蒸压釜进行停止使用、检查或更新完全没有必要。
D.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4)事故引发是由于(端盖结构不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2021年11月29日,某厂一台直径为2.58米,长25.6米,容积170m3的制砖用釜大型蒸压釜在恒温200℃的过热蒸汽蒸压过程中,(压力为0.8Mpa),无折边球形端盖突然沿法兰边缘断裂,盖板飞出,釜内高压高温蒸汽外喷,大量砖块扫射而出,越过车间大门最远的飞离约200m,车间正面(离蒸汽釜端盖约38m)的门窗玻璃及窗框全部破坏,在场的工人全被蒸汽烫伤或砖块击伤。造成多人死亡、十多人重伤,事故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有类似结构的蒸压釜全部被迫停止使用,进行检查或更新,1975年安装完毕后曾作过压力表为1.5Mpa的耐压试验,1977年投产。主要由于端盖结构不良而引发事故。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
A.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1)该大型蒸压釜在投产前的耐压试验压力大于其设计值。
B.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2)事故是由于蒸压过程中压力过大。
C.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3)事故发生后,在全国各地对有类似结构的蒸压釜进行停止使用、检查或更新完全没有必要。
D.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4)事故引发是由于(端盖结构不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年11月29日,某厂一台直径为2.58米,长25.6米,容积170m3的制砖用釜大型蒸压釜在恒温200℃的过热蒸汽蒸压过程中,(压力为0.8Mpa),无折边球形端盖突然沿法兰边缘断裂,盖板飞出,釜内高压高温蒸汽外喷,大量砖块扫射而出,越过车间大门最远的飞离约200m,车间正面(离蒸汽釜端盖约38m)的门窗玻璃及窗框全部破坏,在场的工人全被蒸汽烫伤或砖块击伤。造成多人死亡、十多人重伤,事故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有类似结构的蒸压釜全部被迫停止使用,进行检查或更新,1975年安装完毕后曾作过压力表为1.5Mpa的耐压试验,1977年投产。主要由于端盖结构不良而引发事故。请判断
A.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1)该大型蒸压釜在投产前的耐压试验压力大于其设计值。
B.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2)事故是由于蒸压过程中压力过大。
C.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3)事故发生后,在全国各地对有类似结构的蒸压釜进行停止使用、检查或更新完全没有必要。
D.
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4)事故引发是由于(端盖结构不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为防止“跑冒滴漏”,减少热损失,司炉人员应做到()。
A.
搞好锅炉本体和管道的保温
B.
发现炉膛和尾部烟道漏风,要尽快设法堵漏
C.
及时维修热力管道上的漏洞
D.
及时维修法兰、阀门填料处的漏洞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为防止“跑冒滴漏”,减少热损失,司炉人员应做到()。
A.
搞好锅炉本体和管道的保温
B.
发现炉膛和尾部烟道漏风,要尽快设法堵漏
C.
及时维修热力管道上的漏洞
D.
及时维修法兰、阀门填料处的漏洞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为防止“跑冒滴漏”,司炉人员应做到()
A.
加强锅炉本体和管道的保温
B.
发现炉膛和尾部烟道漏风,要尽快设法堵漏
C.
及时维修热力管道上的漏洞
D.
及时维修法兰、阀门填料处的漏洞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为提高锅炉效率和防止“跑冒滴漏”,司炉人员应做到()
A.
加强锅炉本体和管道的保温。
B.
发现炉膛和尾部烟道漏风,要尽快设法堵漏。
C.
及时维修热力管道上的漏洞。
D.
及时维修法兰、阀门填料处的漏洞。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排水作业人员要保证设备“三清五不漏”,关于“三清”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关于烟火药的可燃剂,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A.
具有足够的热效应
B.
燃烧时需氧量较多
C.
具有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的性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离心水泵闸门调节流量的优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操作简单
B.
流量不连续
C.
无需额外投资,适合范围广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某装置发现临氢系统法兰小范围氢气泄漏,被装置操作人员及时发现,为了快速处理,操作人员在没有告知班长情况下用消防蒸汽皮带稀释,因蒸汽皮带凝水为排尽,反而造成法兰氢气大范围泄漏。这起事故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发现事故应及时汇报
B.
蒸汽带水是造成法兰泄漏扩大的主要原因
C.
氢气易燃易爆,一旦发现应马上撤离现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阀门填料泄漏,通常是由填料压盖松引起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路面施工中,现场需明火熬制沥青时,沥青锅灶的设置应符合的要求正确的有()。
A.
架空线路垂直下方不得设置锅灶
B.
锅盖应采用钢质材料,可以使用敞口锅
C.
锅灶上方应设防雨棚,棚应采用阻燃材料
D.
舀、盛热沥青的勺、桶、壶等不得锡焊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常用的灭火器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化学泡沫灭火器
B.
混合灭火器
C.
干粉灭火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某加氢装置由于分馏进料带水,造成脱硫化氢汽提塔冲塔,尽管汽提蒸汽已经停止和塔顶压控阀已经全开仍然控制不住塔压的上升,造成汽提塔超压。事后检查发现塔顶安全阀上游阀门未全开,造成汽提塔超压,关于这起事故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分馏进料带水是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B.
安全阀管理一般属于设备,设备人员应加强管理,与工艺人员无关
C.
安全阀上游阀未全开是导致汽提塔超压的主要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在特殊困难情况下,允许在防护土堤底部距建筑物地面标高1.0m范围内填筑块状材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关于分部(分项)工程作业计划,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
以某些主要的或新结构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B.
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C.
以某些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D.
以某些缺乏施工经验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下列关于三氯化氮的物化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三氯化氮能与亚硫酸钠水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三氯化氮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C.
三氯化氮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在热水中易分解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防止淹井发生的技术措施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排水系统的技术措施
B.
防止涌水的的技术措施
C.
撤离井下排水作业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正常使用的乙炔气瓶丙酮流失的原因是()。
A.
泄漏
B.
发生了分解
C.
随乙炔气的释放而流失
D.
沉淀到填料中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背景资料:某道路新建工程,路段全长3.0km,为双向6车道,沥青路面,路面结构由上向下为,4cm沥青面层AC-13+5cm厚沥青中面层AC-20+6cm厚沥青底面层AC-25+45c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道路穿越现况池塘、农田,路基填料采用黏性土,施工进入雨季,项目部采取了加强地面排水措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弹簧”、翻浆等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保证了路面按时摊铺。
A.
本工程中,路基产生“弹簧”问题的可能原因是()。
B.
本工程中,路基产生“翻浆”问题的可能原因是()。
C.
针对本工程道路翻浆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有()。
D.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填筑上层时,应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层,避免路基产生“弹簧”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关于叶轮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叶轮带动泵轴旋转
B.
叶轮多用铸铁、铸钢或青铜制造
C.
叶轮安装在泵轴上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