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对
B. 错
搜题
第11题
A. 对于一级耐火等级建筑,应布置在负一层或首层
B. 对于三级耐火等级建筑,不应超过三层
C. 当住院病房设置在Ⅰ级木结构建筑中时,应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导
D. 相邻两个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
E. 当住院病房设置在Ⅱ级木结构建筑中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
第12题
A.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耐火极限取3小时
B.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耐火极限取1小时
C.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取1.5小时
D.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楼梯耐火极限取0.75小时
第13题
A.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耐火极限取3小时
B.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耐火极限取1小时
C.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取1.5小时
D.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楼梯耐火极限取0.75小时
第14题
A.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耐火极限取3小时
B.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耐火极限取1小时
C.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取1.5小时
D.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楼梯耐火极限取0.75小时
第15题
A.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耐火极限取3小时
B.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耐火极限取1小时
C.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取1.5小时
D.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楼梯耐火极限取0.75小时
第16题
A.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耐火极限取3小时
B.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耐火极限取1小时
C.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取1.5小时
D.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楼梯耐火极限取0.75小时
第17题
A. 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B. 当设置在Ⅲ级木结构建筑中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
C. 对于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应布局在首层、二层或三层
D. 对于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
E. 对于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应布置在首层
第18题
A. 一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B. 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C. 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D. 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E. 五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第19题
A. 建筑高度为23.8m的住宅建筑,采用B2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25h
B. 建筑高度为23.8m的办公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25h
C. 建筑高度为70m的住宅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50h
D. 建筑高度为48m的办公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50h
第20题
A. 建筑高度为26m的住宅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25h
B. 建筑高度为23m的办公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25h
C. 建筑高度为28m的住宅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25h
D. 建筑高度为48m的办公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50h
第21题
A. 建筑高度为23.8m的住宅建筑,采用B2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25h
B. 建筑高度为23.8m的办公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25h
C. 建筑高度为70m的住宅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50h
D. 建筑高度为48m的办公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50h
第22题
A. 建筑高度为26m的住宅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25h
B. 建筑高度为23m的办公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25h
C. 建筑高度为28m的住宅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25h
D. 建筑高度为48m的办公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50h
第23题
A.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³;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m³;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m³。
B.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5m³;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0m³;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5m³。
C.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2m³;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0m³;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8m³。
D.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³;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m³;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8m³。
第24题
A.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³;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m³;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m³。
B.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5m³;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0m³;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5m³。
C.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2m³;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0m³;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8m³。
D.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³;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m³;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8m³。
第25题
A. 临时建筑房间内最远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B. 临时建筑走道一侧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C. 临时建筑走道两侧均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D. 当宿舍采用难燃材料、办公用房采用难燃和可燃材料建造时,应每隔30m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分隔
E. 可燃材料库房和易燃、易爆物品库房等生产性用房应为2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²,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第26题
A. 临时建筑房间内最远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B. 临时建筑走道一侧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C. 临时建筑走道两侧均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D. 当宿舍采用难燃材料、办公用房采用难燃和可燃材料建造时,应每隔30m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分隔
E. 可燃材料库房和易燃、易爆物品库房等生产性用房应为2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²,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第27题
A. 临时建筑房间内最远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B. 临时建筑走道一侧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C. 临时建筑走道两侧均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D. 当宿舍采用难燃材料、办公用房采用难燃和可燃材料建造时,应每隔30m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分隔
E. 可燃材料库房和易燃、易爆物品库房等生产性用房应为2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²,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第28题
A. 临时建筑房间内最远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B. 临时建筑走道一侧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C. 临时建筑走道两侧均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D. 当宿舍采用难燃材料、办公用房采用难燃和可燃材料建造时,应每隔30m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分隔
E. 可燃材料库房和易燃、易爆物品库房等生产性用房应为2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²,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第29题
A. 临时建筑房间内最远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B. 临时建筑走道一侧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C. 临时建筑走道两侧均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D. 当宿舍采用难燃材料、办公用房采用难燃和可燃材料建造时,应每隔30m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分隔
E. 可燃材料库房和易燃、易爆物品库房等生产性用房应为2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²,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第30题
A.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6m;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和一类高层住宅不应小于18m3;二类高层住宅不应小于12m3;
B.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5m3;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0m;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5m。
C.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m;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m。
D.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m;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8m。
第31题
A.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6m³;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和一类高层住宅不应小于18m3;二类高层住宅不应小于12m3;
B.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5m3;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0m³;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5m³。
C.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³;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m³;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m³。
D.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³;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m³;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8m³。
第32题
A. 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
B. 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其他楼层时,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m2
C. 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
D.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
第33题
A. 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B. 对于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
C. 建筑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
D. 当医疗建筑中住院病房设置在Ⅰ级木结构建筑时,应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
E. 当设置在Ⅱ级木结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
第34题
A. 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
B. 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3层
C. 在其他民用建筑时,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D. 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每个观众厅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200m2
E.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屋
第35题
A.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6m3,但当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不应小于50m3,当建筑高度大于150m时,不应小于100m3
B. 多层公共建筑、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和一类高层住宅,不应小于18m3,当一类高层住宅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小于36m3;
C. 二类高层住宅,不应小于12m3;
D. 多层住宅不需要高位消防水箱;
第36题
A.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6m3,但当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不应小于50m3,当建筑高度大于150m时,不应小于100m3
B. 多层公共建筑、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和一类高层住宅,不应小于18m3,当一类高层住宅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小于36m3;
C. 二类高层住宅,不应小于12m3;
D. 多层住宅不需要高位消防水箱;
第37题
A. 新建建筑物的定位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按原有建筑物或原有道路定位;二是按坐标定位
B. 在总平面图中,标高以米为单位,并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C. 新建房屋所在地区风向情况的示意图即为风玫瑰图,风玫瑰图不可用于表明房屋和地物的朝向情况
D. 临时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中可以超过建筑红线
第38题
A. 新建建筑物的定位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按原有建筑物或原有道路定位;二是按坐标定位
B. 在总平面图中,标高以米为单位,并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C. 新建房屋所在地区风向情况的示意图即为风玫瑰图,风玫瑰图不可用于表明房屋和地物的朝向情况
D. 临时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中可以超过建筑红线
第39题
A. 新建建筑物的定位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按原有建筑物或原有道路定位;二是按坐标定位
B. 在总平面图中,标高以米为单位,并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C. 新建房屋所在地区风向情况的示意图即为风玫瑰图,风玫瑰图不可用于表明房屋和地物的朝向情况
D. 临时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中可以超过建筑红线
第40题
A. 新建建筑物的定位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按原有建筑物或原有道路定位;二是按坐标定位
B. 在总平面图中,标高以米为单位,并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C. 新建房屋所在地区风向情况的示意图即为风玫瑰图,风玫瑰图不可用于表明房屋和地物的朝向情况
D. 临时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中可以超过建筑红线
第41题
A. 新建建筑物的定位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按原有建筑物或原有道路定位;二是按坐标定位
B. 在总平面图中,标高以m为单位,并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C. 新建房屋所在地区风向情况的示意图即为风玫瑰图,风玫瑰图不可用于表明房屋和地物的朝向情况
D. 临时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中可以超过建筑红线
第42题
A. 独立建造的消防水泵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B. 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以下,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平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楼层
C. 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隔墙和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
D. 水泵房疏散门应直通安全出口,且开向疏散走道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第43题
A. 独立建造的消防水泵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B. 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以下,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平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楼层
C. 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隔墙和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
D. 水泵房疏散门应直通安全出口,且开向疏散走道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第44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45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46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47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48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49题
A.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B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m
D.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E.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第50题
A. 建筑基线应尽可能靠近拟建的主要建筑物,并与其主要轴线平行,以便使用比较简单的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的定位
B. 建筑基线上的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相互检核
C. 建筑基线应尽可能与施工场地的建筑红线相连系
D. 基线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
E. 对于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施工场地,可采用建筑方格网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