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人
B. 4人
C. 5人
D. 6人
搜题
第7题
A. 人工挖孔桩工人进入基坑内,可使用人工卷扬绳索进入
B. 桩孔内应有低压照明、通风设施并具备通信条件,通风时风量不宜少于25
C. /s
D. 作业人员进入桩孔内作业连续工作不得超过4小时
E. 人工挖孔桩洞口及周边必须按标准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设立警示标志
F. 每个现场按作业面积每1000m2(地面积)配备一副防毒面罩
第8题
A. 人工挖孔桩工人进入基坑内,可使用人工卷扬绳索进入
B. 桩孔内应有低压照明、通风设施并具备通信条件,通风时风量不宜少于25
C. /s
D. 作业人员进入桩孔内作业连续工作不得超过4小时
E. 人工挖孔桩洞口及周边必须按标准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设立警示标志
F. 每个现场按作业面积每1000m2(地面积)配备一副防毒面罩
第9题
A. 人工挖孔桩工人进入基坑内,可使用人工卷扬绳索进入
B. 桩孔内应有低压照明、通风设施并具备通信条件,通风时风量不宜少于25
C. /s
D. 作业人员进入桩孔内作业连续工作不得超过4小时
E. 人工挖孔桩洞口及周边必须按标准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设立警示标志
F. 每个现场按作业面积每1000m2(地面积)配备一副防毒面罩
第10题
A. 人工挖孔桩工人进入基坑内,可使用人工卷扬绳索进入
B. 桩孔内应有低压照明、通风设施并具备通信条件,通风时风量不宜少于25
C. /s
D. 作业人员进入桩孔内作业连续工作不得超过4小时
E. 人工挖孔桩洞口及周边必须按标准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设立警示标志
F. 每个现场按作业面积每1000m2(地面积)配备一副防毒面罩
第11题
A. 人工挖孔桩工人进入基坑内,可使用人工卷扬绳索进入
B. 桩孔内应有低压照明、通风设施并具备通信条件,通风时风量不宜少于25
C. /s
D. 作业人员进入桩孔内作业连续工作不得超过4小时
E. 人工挖孔桩洞口及周边必须按标准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设立警示标志
F. 每个现场按作业面积每1000m2(地面积)配备一副防毒面罩
第12题
A. 人工挖孔桩工人进入基坑内,可使用人工卷扬绳索进入
B. 桩孔内应有低压照明、通风设施并具备通信条件,通风时风量不宜少于25
C. /s
D. 作业人员进入桩孔内作业连续工作不得超过4小时
E. 人工挖孔桩洞口及周边必须按标准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设立警示标志
F. 每个现场按作业面积每1000m2(地面积)配备一副防毒面罩
第13题
A. 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空气通道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信不畅
B.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高于职业接触限值
C.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救援
D. 湿度和热度等物理危害因素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E. 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LEL)的10%
第14题
A. 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空气通道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信不畅
B.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高于职业接触限值
C.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救援
D. 湿度和热度等物理危害因素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E. 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LEL)的10%
第15题
A. 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空气通道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信不畅
B.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高于职业接触限值
C.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救援
D. 湿度和热度等物理危害因素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E. 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LEL)的10%
第16题
A. 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空气通道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信不畅
B.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高于职业接触限值
C.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救援
D. 湿度和热度等物理危害因素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E. 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LEL)的10%
第17题
A. 一般临时设施区,每100m配备2个10L的灭火器,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m的,应备有消防专用的消防桶等器材设施
B.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等,每20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C.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25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D. 仓库、油库、危化品库内,应配备足够组数、种类的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4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E.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30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第18题
A. 一般临时设施区,每100㎡配备2个10L的灭火器,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m的,应备有消防专用的消防桶等器材设施
B.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等,每20㎡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C.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25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D. 仓库、油库、危化品库内,应配备足够组数、种类的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4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E.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30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第19题
A. 一般临时设施区,每100m配备2个10L的灭火器,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m的,应备有消防专用的消防桶等器材设施
B.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等,每20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C.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25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D. 仓库、油库、危化品库内,应配备足够组数、种类的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4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E.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30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第20题
A. 一般临时设施区,每100m配备2个10L的灭火器,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m的,应备有消防专用的消防桶等器材设施
B.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等,每20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C.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25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D. 仓库、油库、危化品库内,应配备足够组数、种类的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4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E.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30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第21题
A. 一般临时设施区,每200㎡配备2个10L的灭火器,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的,应备有消防专用的消防桶等器材设施
B.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等,每20㎡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C.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25㎡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D. 仓库、油库、危化品库内,应配备足够组数、种类的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4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E.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30㎡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第22题
A. 一般临时设施区,每100㎡配备2个10L的灭火器,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m的,应备有消防专用的消防桶等器材设施
B.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等,每20㎡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C.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25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D. 仓库、油库、危化品库内,应配备足够组数、种类的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4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E.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30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第23题
A. 一般临时设施区,每100㎡配备2个10L的灭火器,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m的,应备有消防专用的消防桶等器材设施
B.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等,每20㎡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C.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25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D. 仓库、油库、危化品库内,应配备足够组数、种类的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4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E.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30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第24题
A. 一般临时设施区,每100m配备2个10L的灭火器,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m的,应备有消防专用的消防桶等器材设施
B.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等,每20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C.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25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D. 仓库、油库、危化品库内,应配备足够组数、种类的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4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E.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30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第25题
A. 一般临时设施区,每100㎡配备2个10L的灭火器,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m的,应备有消防专用的消防桶等器材设施
B.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等,每20㎡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C.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25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D. 仓库、油库、危化品库内,应配备足够组数、种类的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4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E.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30m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第26题
A. 一般临时设施区,每200㎡配备2个10L的灭火器,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的,应备有消防专用的消防桶等器材设施
B.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等,每20㎡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C.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25㎡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D. 仓库、油库、危化品库内,应配备足够组数、种类的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4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E.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30㎡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第27题
A. 一般临时设施区,每200㎡配备2个10L的灭火器,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的,应备有消防专用的消防桶等器材设施
B.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等,每20㎡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C.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25㎡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D. 仓库、油库、危化品库内,应配备足够组数、种类的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4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E.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30㎡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第28题
A. 一般临时设施区,每200㎡配备2个10L的灭火器,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的,应备有消防专用的消防桶等器材设施
B.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等,每20㎡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C.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25㎡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D. 仓库、油库、危化品库内,应配备足够组数、种类的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4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E. 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30㎡应配置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第29题
A. 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B. 对同—配合比混凝土,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C. 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D.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
E. 同—配合比混凝土连续浇筑超过1000㎡时,每100㎡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第30题
A. 严禁在挖方坡脚下休息和存放工具
B. 开挖沙层要自上而下进行
C. 在路基两侧同时作业时,迎风侧和背风侧的施工不应相互错开
D. 弃土场应设置在背风一侧
第31题
A. 严禁在挖方坡脚下休息和存放工具
B. 开挖沙层要自上而下进行
C. 在路基两侧同时作业时,迎风侧和背风侧的施工不应相互错开
D. 弃土场应设置在背风一侧
第32题
A. 严禁在挖方坡脚下休息和存放工具
B. 开挖沙层要自上而下进行
C. 在路基两侧同时作业时,迎风侧和背风侧的施工不应相互错开
D. 弃土场应设置在背风一侧
第33题
A. 建筑门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时应全数检查C
B. 建筑门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时可不检查
C. 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10%并不得少于6樘,不足6樘时应全数检查。
D. 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10%并不得少于6樘,不足6樘时可不检查。
E. 特种门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0%并不得少于10樘,不足10樘时应全数检查。
第34题
A.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B.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C. 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D. 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E. 每次取样应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和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
第35题
A. 交叉作业时,下层作业位置应处于上层作业的坠落半径之外
B. 施工现场人员进出的通道口,不应搭设安全防护棚
C. 施工现场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应该搭设安全防护棚
D. 不得在安全防护棚顶堆放物料
E. 当尚未设置安全隔离措施时,应设置警戒隔离区,人员严禁进入隔离区
第36题
A. 交叉作业时,下层作业位置应处于上层作业的坠落半径之外
B. 施工现场人员进出的通道口,不应搭设安全防护棚
C. 施工现场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应该搭设安全防护棚
D. 不得在安全防护棚顶堆放物料
E. 当尚未设置安全隔离措施时,应设置警戒隔离区,人员严禁进入隔离区
第37题
A. 隧道内施工不得使用以汽油为动力的机械设备
B. 通风机、抽水机等隧道安全设备应配备备用设备
C. 隧道内应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D. 施工隧道内不得明火取暖
E. 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测方案编制应作为必要工序统一纳入施工组织管理
第38题
A. 隧道内施工不得使用以汽油为动力的机械设备
B. 通风机、抽水机等隧道安全设备应配备备用设备
C. 隧道内应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D. 施工隧道内不得明火取暖
E. 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测方案编制应作为必要工序统一纳入施工组织管理
第39题
A. 隧道内施工不得使用以汽油为动力的机械设备
B. 通风机、抽水机等隧道安全设备应配备备用设备
C. 隧道内应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D. 施工隧道内不得明火取暖
E. 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测方案编制应作为必要工序统一纳入施工组织管理
第40题
A. 主要泵房至少有2个出口
B. 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及检修的水泵相适应,并能同时运转全部水泵
C. 应当有工作和备用的排水管路
D. 每年至少做2次主要排水泵房的联合排水试验
第41题
A. 主要泵房至少有2个出口
B. 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及检修的水泵相适应,并能同时运转全部水泵
C. 应当有工作和备用的排水管路
D. 每年至少做2次主要排水泵房的联合排水试验
第42题
A. 主要泵房至少有2个出口
B. 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及检修的水泵相适应,并能同时运转全部水泵
C. 应当有工作和备用的排水管路
D. 每年至少做2次主要排水泵房的联合排水试验
第43题
A.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B.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C.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D.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E.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44题
A.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B.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士,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C.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D.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2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E.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取样不得少于两次
第45题
A. 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集中避险区
B. 施工现场要设置消防通道并确保畅通
C. 施工现场要按有关规定设置消防水源
D. 施工现场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
E. 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应当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
第46题
A. 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集中避险区
B. 施工现场要设置消防通道并确保畅通
C. 施工现场要按有关规定设置消防水源
D. 施工现场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
E. 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应当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
第47题
A. 检查次数公司每月不少于一次
B. 项目部每月不少于一次
C. 班组每半月不少于一次
D. 根据检查内容配备相应力量,确定检查负责人,抽调专业人员,做到分工明确
E. 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必须如期完成,并上报公司和有关部门
第48题
A. 检查次数公司每月不少于一次
B. 项目部每月不少于一次
C. 班组每半月不少于一次
D. 根据检查内容配备相应力量,确定检查负责人,抽调专业人员,做到分工明确
E. 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必须如期完成,并上报公司和有关部门
第49题
A. 检查次数公司每月不少于一次
B. 项目部每月不少于一次
C. 班组每半月不少于一次
D. 根据检查内容配备相应力量,确定检查负责人,抽调专业人员,做到分工明确
E. 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必须如期完成,并上报公司和有关部门
第50题
A. 检查次数公司每月不少于一次
B. 项目部每月不少于一次
C. 班组每半月不少于一次
D. 根据检查内容配备相应力量,确定检查负责人,抽调专业人员,做到分工明确
E. 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必须如期完成,并上报公司和有关部门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