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原氯压力控制范围为≤()MPa。”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原氯压力控制范围为≤()MPa。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原料氯气含氢的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原料氯气纯度的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氯气液化效率控制范围为()。
A.
20%-30%
B.
90%-100%
C.
85%-95%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原料氯气含水的控制范围为≤()ppm。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尾气含氯控制范围为()。
A.
50%-60%
B.
75%-80%
C.
85%-95%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液氯充装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液氯含氯气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液氯储槽盛装量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尾气含氢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排污中三氯化氮含量控制范围为≤()g/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出口排气温度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液氯充装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液氯含水的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离子膜烧碱工艺氯氢处理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原料氯气中含氧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离子膜烧碱工艺氯氢处理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原料氯气中含氢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液氯充装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包装误差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液氯充装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排污中NCl3控制范围为≤()g/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下列关于提高氯气的液化效率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增大氯气液化器的传热面积
B.
控制原料中氯气含氢量
C.
降低氯气的液化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离子膜烧碱工艺氯氢处理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产品氯气纯度控制范围为≥()%(干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离子膜烧碱工艺氯氢处理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原料氢气中含氧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离子膜烧碱工艺氯氢处理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产品氢气纯度控制范围为≥()%(干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胺基化工艺中2-氯蒽醌生产压力控制范围是()。
A.
小于7MPa
B.
小于7MPa
C.
大于7MPa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无需根据未凝气体中的氢气含量来控制原料氯气的液化程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离子膜烧碱工艺氯氢处理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填料塔硫酸浓度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单位安全管理不严
B.
用户方违章造成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
C.
厂方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单位安全管理不严
B.
厂方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C.
用户方违章造成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液氯汽化器用蒸汽加热,应严格控制汽化器的汽化压力和温度,使液氯定量转化为气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氯气高压液化法是由氯气处理工段来的氯气,进入高压压缩机提升压力,再进入氯气液化器降温液化,最后进入液氯储罐。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液氯钢瓶内余氯压力必须保持在()MPa。
A.
0.3-0.35
B.
0.1-0.15
C.
0.05-0.08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氯气液化效率表示被液化的氯气量与原料氯气中纯氯气的量之比。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液氯充装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钢瓶充装系数为()g/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引起爆炸事故的是()。
A.
液氯纯度太高
B.
液氯尾气含氢超过4%
C.
三氯化氮超标.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下列关于三氯化氮的物化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三氯化氮能与亚硫酸钠水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三氯化氮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C.
三氯化氮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在热水中易分解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氯化氢生产过程中,下列选项不是造成炉内压力高的原因是()。
A.
氯化氢用户或原料氯氢处理调节幅度大
B.
冷却器氯化氢出口液封
C.
氢气中含水分过多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液氯生产过程中原料氯气一般()。
A.
含有少量氢气
B.
含有大量氢气
C.
不含氢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氯气液化工序中,原料氯气含水分多,可能会造成管道或设备漏氯气或液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对氯气尾气中氢含量控制的要求不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对氯气尾气中氢含量控制的要求不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对氯气尾气中氢含量控制的要求不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对氯气尾气中氢含量控制的要求不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对氯气尾气中氢含量控制的要求不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氯化钠溶液电解产物为氢气、氯气和()。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液氯的充装压力最高不可以超过()MPa。
A.
1.5
B.
1.6
C.
1.1
D.
1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胺基化工艺中2-氯蒽醌生产温度控制范围是()。
A.
小于200℃
B.
小于250℃
C.
大于2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离子膜烧碱工艺中,“化学脱氯淡盐水PH值”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液氯在充装过程中,充装充装压力应当保持在()MPa。
A.
0.5~1.5
B.
0.78~1.05
C.
1.6~2.6
D.
2.0~2.6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氯气液化工序中,液氯储槽出现假液面的原因可能是液面计管堵塞。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可以用作工厂的热污水管、电镀溶液管道、热化学试剂输送管和氯碱厂的湿氯气输送管道的是()。
A.
硬质聚氯乙烯(UPVO管
B.
氯化聚氯乙烯(CPVC)管
C.
聚丙烯(PE)管
D.
工程塑料(ABS)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氯气液化过程中,液化效率越高,废氯浓度越低。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合成盐酸装置所用原料氯气主要来源于尾氯、液化分配台氯气。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