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液氯充装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钢瓶充装系数为()g/L。”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液氯充装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钢瓶充装系数为()g/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液氯充装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排污中NCl3控制范围为≤()g/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液氯钢瓶在起吊与装车前,必须拧紧易熔塞,戴好瓶帽,防震圈。
B.
液氯钢瓶的充装系数为1.25Kg/L,严禁超装,如有超装应采用倒瓶或抽气处理,严禁超装的液氯钢瓶出厂。
C.
液氯钢瓶应堆放在太阳直射与通风叫通畅的地方。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液氯充装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液氯含氯气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液氯充装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液氯含水的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液氯充装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包装误差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排污中三氯化氮含量控制范围为≤()g/L。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氯的充装系数为()kg/L。
A.
0.53
B.
0.6
C.
1.25
D.
0.74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在充装F22钢瓶时,HCFC22的充装系数按()kg/L进行充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在充装F22钢瓶时,HCFC22的充装系数按()kg/L进行充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某厂在充装液氯钢瓶时磅秤失灵,又未复磅,致使充装过量后入库。在发货时,发现该瓶有氯气泄漏情况,随即卸下钢瓶待检查处理,不久,该瓶突然爆裂,大量液氯外泄,死亡3人,1人重伤,142人吸氯中毒。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液氯钢瓶充装过量
B.
操作人员素质较差
C.
液氯钢瓶质量较差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每次充装液氯前,应有专人对钢瓶进行严格检查,符合充装规定的钢瓶才允许充装液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以下液化石油气钢瓶正确的充装方式是()。
A.
由液化石油气储罐直接向钢瓶充装
B.
由液化石油气槽车直接向钢瓶充装
C.
由大容积液化石油气钢瓶向小容积钢瓶直接充装
D.
采用通过充装承重衡器计量自动控制方法进行充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液化石油气的充装系数为()kg/L。
A.
0.6
B.
0.42
C.
0.53
D.
1.25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车用钢瓶液位计指针移动显示的是()。
A.
钢瓶内液体充装的速度
B.
钢瓶液面的高度
C.
钢瓶的容积数
D.
钢瓶内液体重量值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液化气开始充装之前应当先确定()并打开称重的自动报警装置。
A.
充装压力
B.
气瓶的毛重
C.
充装工具
D.
充装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生产的重要指标,就是要完成钢瓶的充装数量。这种观点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地(市)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每年对辖区内的气瓶充装单位进行年度监督检查,年度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A.
充装单位负责人和充装人员持证情况
B.
自有产权气瓶的数量
C.
钢印标志和建档情况
D.
自有产权气瓶的充装和定期检验情况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液氯充装操作,在接检查站钢瓶后,必须由专人对液氯钢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方可充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以下属禁止充装的气瓶是()。
A.
气瓶中的含氧量为4%
B.
气体中的剩余残液量超过充装量的3%
C.
气瓶或附件用焊接方法进行过修理的
D.
钢瓶中留有1%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低压液化气体的充装量由()确定。
A.
充装系数
B.
充装压力
C.
公称压力下的充装系数
D.
充装压力下的充装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氨的充装系数为()kg/L。
A.
0.53
B.
0.6
C.
1.25
D.
0.74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充装系数是指气瓶内充装液化石油气的重量。这种观点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液氯储槽盛装量控制范围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液氯钢瓶的充装证书有效期限是()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加气站禁止充装首次使用,但未经氮封或抽真空处理的车用钢瓶,是为了()。
A.
保证所充装的液化石油气质量
B.
防止车用钢瓶内压力过高而不利于充装作业
C.
防止车用钢瓶速度过快而导致容器内的静电积累
D.
保证所充装容器中的液化石油气含氧量被控制在安全值内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液氯钢瓶充装后发现瓶阀处有大量泄漏时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加气站对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的要求,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
钢瓶安装位置必须牢固固定
B.
钢瓶可自行拆装
C.
瓶阀保护罩损坏也可加气使用
D.
液位指示损坏,可根据经验进行充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高压液化气体的充装量以什么来衡量?()。
A.
气瓶的公称容积
B.
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
C.
气瓶公称工作压力确定的充装系数
D.
气瓶使用温度确定的充装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不具备条件的气瓶充装单位()。
A.
不可以从事气瓶充装活动
B.
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充装经营
C.
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充装活动
D.
可以充装自供气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不具备条件的气瓶充装单位()。
A.
不可以从事气瓶充装活动
B.
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充装经营
C.
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充装活动
D.
可以充装自供气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充装液氯后的钢瓶要进行复称,两次称重误差不得超过充装量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钢瓶抽真空的主要目的是()。
A.
给钢瓶检验提供方便
B.
降低钢瓶中的含氧量
C.
提高钢瓶充装速度
D.
降低钢瓶充装后的饱和蒸气压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盛装液化气体的容器,应严格按照规定的____充装。
A.
充装要求
B.
充装量
C.
充装系数
D.
充装时间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液氯充装钢瓶称重时,最大刻度值应为常称重量的()倍。
A.
43992
B.
42069
C.
1.5-3.0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氯气瓶充装后的钢瓶必须复验充装量。复磅时应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液氯在充装过程中,充装充装压力应当保持在()MPa。
A.
0.5~1.5
B.
0.78~1.05
C.
1.6~2.6
D.
2.0~2.6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在液氯充装过程中发生____情况时,应将氯气瓶推入碱池处理。
A.
发生超装
B.
发生了泄漏
C.
瓶体发热
D.
充装速度过慢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气瓶充装前和充装后,应当由()逐只对气瓶进行检查。
A.
充装单位安全员
B.
充装单位检查员
C.
充装单位持气瓶充装证作业人员
D.
充装单位班组长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液化气体的充装量不可以大于气瓶的()与充装系数的乘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建立()。
A.
应急救援预案
B.
应急救援组织
C.
应急救援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建立()。
A.
应急救援预案
B.
应急救援组织
C.
应急救援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建立()。
A.
应急救援预案
B.
应急救援体系
C.
应急救援组织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建立()。
A.
应急救援预案
B.
应急救援组织
C.
应急救援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液氯充装钢瓶瓶内无余压的,要认真检查是否有倒吸入的其他介质,若有,不予检验、充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充装量为50kg和100kg的液氯气瓶使用时应()放置。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该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
A.
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
B.
用户方违章造成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
C.
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