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液氯在运输过程中,车厢内液氯饱瓶堆放不能超过()层。”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液氯在运输过程中,车厢内液氯饱瓶堆放不能超过()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液氯钢瓶在起吊与装车前,必须拧紧易熔塞,戴好瓶帽,防震圈。
B.
液氯钢瓶的充装系数为1.25Kg/L,严禁超装,如有超装应采用倒瓶或抽气处理,严禁超装的液氯钢瓶出厂。
C.
液氯钢瓶应堆放在太阳直射与通风叫通畅的地方。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氨能与氯气发生剧烈的反应,所以液氯和液氨不能在同一车厢配装,()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A.
可以
B.
不能
C.
特殊情况下可以
D.
经管理人员同意可以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氨能与氯气发生剧烈的反应,所以液氯和液氨不能在同一车厢配装,()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A.
可以
B.
不能
C.
特殊情况下可以
D.
经管理人员同意可以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引起爆炸事故的是()。
A.
液氯纯度太高
B.
液氯尾气含氢超过4%
C.
三氯化氮超标.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液氯库房的堆放饱、空瓶,必须用()筛垫,防止滚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装有液氯钢瓶应横向卧放,且高度不得超过3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厂在充装液氯钢瓶时磅秤失灵,又未复磅,致使充装过量后入库。在发货时,发现该瓶有氯气泄漏情况,随即卸下钢瓶待检查处理,不久,该瓶突然爆裂,大量液氯外泄,死亡3人,1人重伤,142人吸氯中毒。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液氯钢瓶充装过量
B.
操作人员素质较差
C.
液氯钢瓶质量较差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最常见的车用气瓶为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和()。
A.
车用氧气钢瓶
B.
车用液氯钢瓶
C.
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液氯与液氨同样具有强烈刺激性,液氯钢瓶与液氨钢瓶可以在同库存放。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在液氯充装过程中发生____情况时,应将氯气瓶推入碱池处理。
A.
发生超装
B.
发生了泄漏
C.
瓶体发热
D.
充装速度过慢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液氯钢瓶称重磅秤检验期不得超过()个月。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单位安全管理不严
B.
用户方违章造成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
C.
厂方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单位安全管理不严
B.
厂方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C.
用户方违章造成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液氯钢瓶堆放时应该用转头、铁块筛垫。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在液氯液化过程中,随着氯气液化量的增加,未凝气体的氢气含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氯气液化过程中,液化效率越高,废氯浓度越低。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液氯生产过程中原料氯气一般()。
A.
含有少量氢气
B.
含有大量氢气
C.
不含氢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固定车用钢瓶的支架产生松动会影响()。
A.
汽车后车厢内物品存放的空间
B.
车用钢瓶集成阀安全功能的正常运行
C.
气瓶充装时正确的液位显示
D.
车用钢瓶的加气速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液氯钢瓶内余氯压力必须保持在()MPa。
A.
0.3-0.35
B.
0.1-0.15
C.
0.05-0.08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严禁将液氯气化器中的液氯充入液氯钢瓶。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对氯气尾气中氢含量控制的要求不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对氯气尾气中氢含量控制的要求不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对氯气尾气中氢含量控制的要求不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对氯气尾气中氢含量控制的要求不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对氯气尾气中氢含量控制的要求不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关于电杆搬运与堆放说法正确的有()。
A.
用汽车运输电杆时,若没有专用支架,杆材应平放在车厢内,杆梢向前,杆根向后。
B.
人力肩扛电杆时,作业人员应用同侧肩膀。
C.
堆放杆材应使杆梢、杆根各在一端排列整齐平顺:
D.
木杆堆放不得超过6层,水泥杆堆放不得超过2层
E.
电杆卸车时应首先用木枕或石块稳住前后车轮,再将捆绑电杆的绳索全部松开,由上到下逐层卸车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压力泄放阀是设计或能够重复关闭的、并在正常条件已经恢复后阻止气体进一步流出的压力泄放装置。这种压力泄放装置目前被用在()等方面。
A.
氧阀
B.
氯阀
C.
民用液化石油气瓶阀
D.
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集成阀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液氯钢瓶的余氯分析,用氨水检验钢瓶内是否为氯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液氯贮罐、计量槽、气化器中液氯充装量不可以超过全容积的80%。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氯化氢生产过程中,下列选项不是造成炉内压力高的原因是()。
A.
氯化氢用户或原料氯氢处理调节幅度大
B.
冷却器氯化氢出口液封
C.
氢气中含水分过多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在液氯生产过程中,无需根据未凝气体中的氢气含量来控制原料氯气的液化程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下列关于三氯化氮的物化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三氯化氮能与亚硫酸钠水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三氯化氮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C.
三氯化氮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在热水中易分解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氯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运输时一般采用加压、冷凝液化的方式盛于钢瓶内运输。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氯气液化属于()过程。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物理化学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液氯中三氯化氮含量超标,可能会引发爆炸。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液氯的充装压力最高不可以超过()MPa。
A.
1.5
B.
1.6
C.
1.1
D.
1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储存液氯的库房温度不得超过50℃,湿度不得超过80%。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由于氯气和氢气沸点不同,氯气液化过程也就是尾气中氢气的富集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运输液氯的车辆应加装危险货物标志,并安装()。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关干电杆搬运与堆放说法正确的有()。
A.
用汽车运输电杆时,若没有专用支架,杆材应平放在车厢内,杆梢向前
B.
人力肩抗电杆时,作业人员应用同侧肩膀。
C.
堆放杆材应使杆梢、杆根各在一端排列整齐平顺。
D.
木杆堆放不得超过六层,水泥杆放不得超过两层。
E.
电杆卸车时应首先用木枕或石块稳住前后车轮,再将捆绑电杆的绳索全部松开,从上到下逐层卸车。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关干电杆搬运与堆放说法正确的有()。
A.
用汽车运输电杆时,若没有专用支架,杆材应平放在车厢内,杆梢向前
B.
人力肩抗电杆时,作业人员应用同侧肩膀。
C.
堆放杆材应使杆梢、杆根各在一端排列整齐平顺。
D.
木杆堆放不得超过六层,水泥杆放不得超过两层。
E.
电杆卸车时应首先用木枕或石块稳住前后车轮,再将捆绑电杆的绳索全部松开,从上到下逐层卸车。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