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某加氢装置冬季液化气采样时发现采样管线被冻凝,操作人员将采样瓶泄下,放空打开,从蒸汽服务站脱来蒸汽皮管进行蒸汽解冻,不料解冻后的液化气直接从放空处喷出,造成采样人员硫化氢中毒。这起事故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加氢装置冬季液化气采样时发现采样管线被冻凝,操作人员将采样瓶泄下,放空打开,从蒸汽服务站脱来蒸汽皮管进行蒸汽解冻,不料解冻后的液化气直接从放空处喷出,造成采样人员硫化氢中毒。这起事故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蒸汽解冻前没有将放空关闭
B.
蒸汽解冻前操作人员没有落实防护措施
C.
管线冻凝没有采用热水解冻而使用蒸汽解冻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装置发现临氢系统法兰小范围氢气泄漏,被装置操作人员及时发现,为了快速处理,操作人员在没有告知班长情况下用消防蒸汽皮带稀释,因蒸汽皮带凝水为排尽,反而造成法兰氢气大范围泄漏。这起事故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发现事故应及时汇报
B.
蒸汽带水是造成法兰泄漏扩大的主要原因
C.
氢气易燃易爆,一旦发现应马上撤离现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装置硫化阶段硫化氢采样时操作工甲某硫化氢中毒,在现场死亡,装置谁也不知道发生了这件事,直到第二次硫化氢采样时找不到甲某才去寻找,这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遵守硫化氢采样双人操作的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根据《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管道清理、吹扫和清洗说法正确的是()。
A.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600mm的液体或气体管道宜采用人工清理
B.
公称直径小于600mm的液体管道宜采用水冲洗
C.
公称直径小于600mm的气体管道宜采用空气吹扫
D.
蒸汽管道应采用蒸汽吹扫非热力管道不得采用蒸汽吹扫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理论水蒸气容积包括()三部分。
A.
燃料中氢燃烧生成的水蒸汽
B.
燃料中水分蒸发形成的水蒸汽
C.
随同理论空气量带入的蒸汽容积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冬季使用氧气瓶,若减压器出现冻结现象时,要用(),严禁用铁器猛击减压器等。
A.
火烤或蒸汽解冻
B.
热水或蒸汽解冻
C.
电或蒸汽解冻
D.
热水或暖气解冻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炼化公司炼油三部裂化系列按停工网络开始降温降量,分馏系统也作相应调整,作为装置冲洗油的塔减二线量相应减少。班组按停工方案引外来低氮油(柴油组分)做冲洗油。14时左右,班长王某、外主操俞某、周某一起到装置边界处改流程,未按规定进行检查、确认就进行引油操作。在打开边界处两道阀门后,低氮油从第二、第三道阀门之间的放空阀喷出,遇附近高温蒸汽管线起火,王某被烧成重伤。根据上述事实,该起事故直接原因有()。
A.
员工安全风险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到位
B.
企业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C.
操作人员严重违章,在改流程过程中未按规定进行检查、确认就进行引油操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炼化公司炼油三部裂化系列按停工网络开始降温降量,分馏系统也作相应调整,作为装置冲洗油的塔减二线量相应减少。班组按停工方案引外来低氮油(柴油组分)做冲洗油。14时左右,班长王某、外主操俞某、周某一起到装置边界处改流程,未按规定进行检查、确认就进行引油操作。在打开边界处两道阀门后,低氮油从第二、第三道阀门之间的放空阀喷出,遇附近高温蒸汽管线起火,王某被烧成重伤。根据上述事实,该起事故直接原因有()。
A.
操作人员严重违章,在改流程过程中未按规定进行检查、确认就进行引油操作
B.
企业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C.
员工安全风险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到位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瓶阀冻结,严禁敲击或火焰加热,只可用()℃以下的热水或蒸汽加热瓶阀进行解冻,不许用热水或蒸汽加热瓶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瓶阀冻结,严禁敲击或火焰加热,只可用()℃以下的热水或蒸汽加热瓶阀进行解冻,不许用热水或蒸汽加热瓶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瓶阀冻结,严禁敲击或火焰加热,只可用()℃以下的热水或蒸汽加热瓶阀进行解冻,不许用热水或蒸汽加热瓶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某加氢装置由于分馏进料带水,造成脱硫化氢汽提塔冲塔,尽管汽提蒸汽已经停止和塔顶压控阀已经全开仍然控制不住塔压的上升,造成汽提塔超压。事后检查发现塔顶安全阀上游阀门未全开,造成汽提塔超压,关于这起事故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分馏进料带水是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B.
安全阀管理一般属于设备,设备人员应加强管理,与工艺人员无关
C.
安全阀上游阀未全开是导致汽提塔超压的主要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硫化氢的蒸汽密度(空气=1)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某加氢装置因3、5MPa蒸汽中断引起循环氢压缩机停运,7bar/min泄压自动开启,当系统压力降至8、0MPa时装置人员感觉能够控制温升就停止泄压,但很快床层温度又上升,被迫再次启动7bar/min泄压。如此重复了7次,直至最后系统压力泄至0、05MPa后充入氮气才控制住反应温度。关于这起事故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3、5MPa蒸汽供应中断
B.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3、5MPa蒸汽供应中断
C.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没有遵守7bar/min紧急泄压规定,在条件没有满足时就停止7bar/min泄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某加氢装置在罐区原料油切罐后发现反应器床层压降上升,怀疑是原料油带水,联系调度,调度也没有重视此事,连续运转3天结果造成催化剂遇水粉碎。关于这个事故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原料油带水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B.
调度接到车间反馈而没有采取行动,属于管理混乱
C.
装置操作人员已经将此事反映给调度,还是发生这样事故跟装置操作人员无关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二氧化碳灭火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使用中的气瓶可以放在烈日下暴晒,可以离火源及高温区较近,但距明火不应小于1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使用中的气瓶可以放在烈日下暴晒,可以离火源及高温区较近,但距明火不应小于1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在空气与蒸汽间壁换热过程中提高传热速率合理的方法是采取()。
A.
提高蒸汽流速
B.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的温度
C.
提高空气流速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公称直径等于600mm的液体管道,宜采用。
A.
水冲洗
B.
人工清理
C.
压缩空气吹扫
D.
蒸汽吹扫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蒸发和沸腾都是液体变成气体的汽化过程,二者没有区别
B.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而沸腾必须达到沸点
C.
制冷工程中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汽化过程其实是沸腾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衡量汽油蒸发难易程度的性能指标是()。
A.
抗爆性
B.
蒸发性
C.
安定性
D.
腐蚀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衡量汽油蒸发难易程度的性能指标是()。
A.
抗爆性
B.
蒸发性
C.
安定性
D.
腐蚀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可燃液体在火源作用下()进行燃烧。
A.
本身直接
B.
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
C.
高温液体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可燃液体在火源作用下()进行燃烧。
A.
本身直接
B.
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
C.
高温液体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可燃液体在火源作用下()进行燃烧。
A.
本身直接
B.
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
C.
高温液体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可燃液体在火源作用下()进行燃烧。
A.
本身直接
B.
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
C.
高温液体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可燃液体在火源作用下()进行燃烧。
A.
本身直接
B.
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
C.
高温液体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可燃液体在火源作用下()进行燃烧。
A.
本身直接
B.
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
C.
高温液体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可燃液体在火源作用下()进行燃烧。
A.
本身直接
B.
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
C.
高温液体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可燃液体在火源作用下()进行燃烧。
A.
本身直接
B.
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
C.
高温液体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可燃液体在火源作用下()进行燃烧。
A.
本身直接
B.
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
C.
高温液体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可燃液体在火源作用下()进行燃烧。
A.
本身直接
B.
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
C.
高温液体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可燃液体在火源作用下()进行燃烧。
A.
本身直接
B.
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
C.
高温液体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将蒸汽系统中的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尽快排出,同时最大限度地自动防止蒸汽泄露的阀门是()。
A.
排气阀
B.
减压阀
C.
疏水阀
D.
安全阀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下列关于汽化压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汽化过程的逆过程是凝结
B.
汽化过程和凝结过程同时存在,且当这两个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宏观的汽化现象就表现为停止
C.
汽化过程和凝结过程同时存在,且当这两个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压强称为饱和蒸汽压强
D.
液体的汽化压强与温度有关
E.
当汽化和凝结这两个过程达到平衡时,汽化即不再发生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使用中的气瓶可以放在烈日下曝晒,可以离火源及高温区较近,但距明火不应小于1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使用中的气瓶可以放在烈日下曝晒,可以离火源及高温区较近,但距明火不应小于1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使用中的气瓶可以放在烈日下曝晒,可以离火源及高温区较近,但距明火不应小于1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使用中的气瓶可以放在烈日下曝晒,可以离火源及高温区较近,但距明火不应小于1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使用中的气瓶可以放在烈日下曝晒,可以离火源及高温区较近,但距明火不应小于1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使用中的气瓶可以放在烈日下曝晒,可以离火源及高温区较近,但距明火不应小于1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来寻找漏气点。
A.
划火柴
B.
肥皂水
C.
闻气味
D.
听声音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气瓶防止受热.使用中的气瓶不应放在烈日下暴晒,不要靠近火源及高温区,距明火不应小于10m,严禁用超过()C°的热源加热气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气瓶防止受热.使用中的气瓶不应放在烈日下暴晒,不要靠近火源及高温区,距明火不应小于10m,严禁用超过()C°的热源加热气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气瓶防止受热.使用中的气瓶不应放在烈日下暴晒,不要靠近火源及高温区,距明火不应小于10m,严禁用超过()C°的热源加热气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气瓶防止受热.使用中的气瓶不应放在烈日下暴晒,不要靠近火源及高温区,距明火不应小于10m,严禁用超过()C°的热源加热气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气瓶防止受热.使用中的气瓶不应放在烈日下暴晒,不要靠近火源及高温区,距明火不应小于10m,严禁用超过()C°的热源加热气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气瓶在使用中,距明火不应()。
A.
大于10m
B.
大于5m
C.
小于10m
D.
小于2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气瓶在使用中,距明火不应()。
A.
大于10m
B.
大于5m
C.
小于10m
D.
小于20m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