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反应釜体积较大、反应热分布不均匀时,应增加温度监测点,取热点温度平均值或敏点温度作为反应釜的被控温度。”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反应釜体积较大、反应热分布不均匀时,应增加温度监测点,取热点温度平均值或敏点温度作为反应釜的被控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丙烯腈生产工艺最佳的反应器控制参数的控制指标应使()。
A.
丙烯腈收率高
B.
反应器温度控制较低
C.
温度分布均匀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热板温度到达设定温度后,再等10分钟才开始使用,其目的是()。
A.
减少测温误差
B.
使热板表面温度均匀一致
C.
降低热板中心温度
D.
增加热板边缘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放热反应的胺基化反应釜,在反应一开始就要用降温水降温,防止温度失控。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胺基化反应釜内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是温度、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催化剂活性下降,可采取的措施是()。
A.
提高反应温度
B.
降低反应温度
C.
提高反应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搅拌及其转速影响()。
A.
反应物混合程度和反应速度
B.
反应温度
C.
反应体系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胺基化反应釜温度测量可同时采用双金属温度计和热电阻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在断电状态下仍可工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中最大的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B.
感应加热不均匀程度随频率增高而增大
C.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焊件受磁场作用的截面积成反比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如发现加氢原料带水严重时,装置需要切断原料改循环流程,另外还须()。
A.
降反应器入口温度
B.
提高反应器入口温度
C.
降低反应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氢氟酸烷基化装置的重点监控工艺参数有烷基化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烷基化反应釜内搅拌速度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氢氟酸烷基化装置的重点监控工艺参数有烷基化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烷基化反应釜内搅拌速度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聚合工序油运,()有利于把水尽快带出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对无机械通风的有热源设备的厂房内的电力电缆,选择截面时,环境温度应确定为()。
A.
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平均值+5
B.
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平均值
C.
通风设计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对无机械通风的一般性厂房内电力电缆,选择截面时,环境温度应确定为()。
A.
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平均值+5
B.
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平均值
C.
通风设计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对敷设于水中的电力电缆,选择截面时,环境温度应确定为()。
A.
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平均值+5
B.
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平均值
C.
通风设计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对敷设于户外电缆沟的电力电缆,选择截面时,环境温度应确定为()。
A.
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平均值+5
B.
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平均值
C.
通风设计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搅拌器的主要作用是()。
A.
使物料混合均匀和增加传热效果
B.
控制物料返混程度
C.
移出反应热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有关高温作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夏季刷罐、槽车应做好防高温措施
B.
可致急性热致病
C.
工作地点温度超过夏季设计温度2度及2度以上的作业为高温作业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对敷设于土壤的电力电缆,选择截面时,环境温度应确定为()。
A.
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平均值
B.
埋深处的最热月平均地温
C.
通风设计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加氢催化剂可在化学反应中()。
A.
加快反应速度
B.
减缓反应速度
C.
使反应速度均匀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氨合成塔内催化剂采用分段换热的目的是使反应更接近()。
A.
反应温度
B.
催化剂温度
C.
最适宜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加氢装置能够直接表示反应深度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下列关于泵试运转说法正确的是()。
A.
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部分仪表均应灵敏、正确、可靠,电动机的电流和功率不应超过额定值
B.
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70C: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80C,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温度、密封液和冷却水的温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C.
润滑油不得有渗漏和雾状喷油现象
D.
泵在额定工况点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小于4h
E.
各固定连接部位不应有松动,叶轮与泵壳不应相碰,不得有异常声响和摩擦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反应容器的加料温度过低会造成物料积累过多,当()升至加剧反应温度时,如热量不能及时导出,温度、压力会超过规定值。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有关高温作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夏季刷罐、槽车应做好防高温措施
B.
可致急性热致病
C.
工作地点温度超过夏季设计温度2℃及2℃以上的作业为高温作业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有关高温作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夏季刷罐、槽车应做好防高温措施
B.
可致急性热致病
C.
工作地点温度超过夏季设计温度2℃及2℃以上的作业为高温作业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有关高温作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夏季刷罐、槽车应做好防高温措施
B.
可致急性热致病
C.
工作地点温度超过夏季设计温度2℃及2℃以上的作业为高温作业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下列可以降低燃烧反应速率的是
A.
增大反应物浓度
B.
降低压强
C.
升高温度
D.
加催化剂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绝热条件下进行吸热反应时,反应温度随转化率的增加而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反应釜加强搅拌的目的是()。
A.
强化传热和传质
B.
强化传热
C.
提高反应物料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对于测斜管,当以上部管口作为深层水平位移的起算点时,每层监测均应测定管口坐标的变化并修正。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对于测斜管,当以上部管口作为深层水平位移的起算点时,每层监测均应测定管口坐标的变化并修正。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对于测斜管,当以上部管口作为深层水平位移的起算点时,每层监测均应测定管口坐标的变化并修正。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对于测斜管,当以上部管口作为深层水平位移的起算点时,每层监测均应测定管口坐标的变化并修正。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容器内的气体压力来源于容器内部的,一般由于()等。
A.
容器内介质压力随温度升高
B.
介质在容器内发生体积增大的化学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装置长周期运行,对冷却器进行反吹清洗,属于换热器的强化途径中()。
A.
增大传热系数
B.
增大传热面积
C.
增加传热平均温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装置长周期运行,对冷却器进行反吹清洗,属于换热器的强化途径中()。
A.
增大传热系数
B.
增大传热面积
C.
增加传热平均温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胺基化反应重点控制的工艺参数是反应温度、压力、液位、反应投料速度与物料配比、反应釜搅拌速率、冷媒运行状况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当循环氢压缩机吸入温度高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调整空冷降低反应流出物温度
B.
降低裂化反应温度
C.
降低原料中硫含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在重氮化的生产过程中,若()、亚硝酸钠的投料过快或过量,均会增加亚硝酸的浓度,加速物料的分解,产生大量的氧化氮气体,有引起着火爆炸的危险。
A.
压力过高
B.
反应温度过低
C.
反应温度过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锅炉水冷壁管内结垢可造成()。
A.
传热增加,管壁温度升高
B.
传热减弱,管壁温度升高
C.
传热减弱,管壁温度降低
D.
传热增加,管壁温度降低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锅炉水冷壁管内结垢可造成()。
A.
传热增加,管壁温度升高
B.
传热减弱,管壁温度升高
C.
传热减弱,管壁温度降低
D.
传热增加,管壁温度降低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热裂化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装置内的油品温度一般超过其(),若油品漏出会立即起火。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下列关于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柱截面尺寸,选取柱的三边量测柱中部、下部及其他部位,取3点平均值
B.
柱垂直度,沿两个方向分别量测,取较大值
C.
墙厚,墙身随机量测3点,取平均值;测点间距不应小于1m
D.
梁厚,量测一侧边跨中及两个距离支座0.1m处,取3点平均值,量测值可取腹板高度加上此处楼板的实测厚度
E.
板厚,悬挑板取距离支座0.1m处,沿宽度方向取包括中心位置在内的随机3点取平均值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影响炉内脱硫的因素有以下哪些()
A.
吸收剂喷入点的烟气温度
B.
在烟气温度从1200℃降到750℃的区域内,吸收剂停留的时间。
C.
吸收剂在炉内的扩散程度
D.
吸收剂反应活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锅炉水管内积垢后,可以造成()。
A.
传热增加,管壁温度增高
B.
传热减弱,管壁温度降低
C.
传热减弱,管壁温度增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锅炉水管内积垢后,可造成()。
A.
传热增加,管壁温度增高
B.
传热减弱,管壁温度降低
C.
传热减弱,管壁温度增高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