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80
B. 50
C. 100
搜题
第4题
A. 在气瓶最高使用温度下所达到的压力不可以超过气瓶的许用应力
B. 充装系数应当不大于气瓶最高温度下,液体密度的97%
C. 在温度高于气瓶最高使用温度5摄氏度时,瓶内不满液
D. 在温度高于气瓶最高使用温度5摄氏度时,瓶内压力不超过气瓶的需用应力的10%
第9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12题
A. 气、水同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气、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及凝结水管道,坡度应为3‰,不得小于2‰
B. 气、水逆向流动热水采暖管道和气、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坡度不应小于5‰
C. 散热器支管的坡度应为1%,坡向应有利于排气和泄水
D. 散热器干管的坡度应为1%,坡向应有利于排气和泄水
E. 气、水逆向流动热水采暖管道和气、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坡度不应小于3‰
第16题
A.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加压介质可采用氧气
第17题
A.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加压介质可采用氧气
第18题
A. 氮气总管压力和煤气进口压力差值
B. 氮气总管压力和煤气出口压力差值
C. 气动调节阀后压力和煤气进口压力差值
D. 气动调节阀后压力和煤气出口压力差值
第19题
A. 压力管道升到规定温度时
B. 压力管道在升温到规定温度之前
C. 压力管道升温之前
D. 压力管道升到规定温度以后,再降下10%时
第23题
A. 气、水同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气、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及凝结水管道,坡度应为3‰,不得小于2‰
B. 气、水逆向流动热水采暖管道和气、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坡度不应小于5‰
C. 散热器支管的坡度应为1%,坡向应有利于排气和泄水
D. 散热器干管的坡度应为1%,坡向应有利于排气和泄水
E. 气、水逆向流动热水采暖管道和气、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坡度不应小于3‰
第24题
A. 煤层及附近空气温度和水温增高
B. 自然发火初期巷道中湿度增大,出现雾气和水珠,煤壁出汗
C. 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
D. 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人体产生不适感
E. 自然发火初期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等气味
第25题
A. 煤层及附近空气温度和水温增高
B. 自然发火初期巷道中湿度增大,出现雾气和水珠,煤壁出汗
C. 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
D. 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人体产生不适感
E. 自然发火初期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等气味
第26题
A. 煤层及附近空气温度和水温增高
B. 自然发火初期巷道中湿度增大,出现雾气和水珠,煤壁出汗
C. 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
D. 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人体产生不适感
E. 自然发火初期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等气味
第27题
A. 煤层及附近空气温度和水温增高
B. 自然发火初期巷道中湿度增大,出现雾气和水珠,煤壁出汗
C. 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
D. 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人体产生不适感
E. 自然发火初期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等气味
第28题
A. 煤层及附近空气温度和水温增高
B. 自然发火初期巷道中湿度增大,出现雾气和水珠,煤壁出汗
C. 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
D. 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人体产生不适感
E. 自然发火初期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等气味
第29题
A. 煤层及附近空气温度和水温增高
B. 自然发火初期巷道中湿度增大,出现雾气和水珠,煤壁出汗
C. 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
D. 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人体产生不适感
E. 自然发火初期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等气味
第30题
A. 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
B. 严禁用温度超过5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C. 安放气瓶的地点周围10m范围内,不应进行有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工作
第31题
A. 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
B. 严禁用温度超过5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C. 安放气瓶的地点周围10m范围内,不应进行有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工作
第35题
A. 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5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气动管道试验时应采取防止误喷射的措施
第36题
A. 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5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气动管道试验时应采取防止误喷射的措施
第41题
A.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在厂区外公共区域埋地
B. 地面和架空的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
C. 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层气、煤制气和城镇燃气管道
第48题
A. 防止空气中氧气过量
B. 防止煤的自燃
C. 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
第49题
A. 防止空气中氧气过量
B. 防止煤的自燃
C. 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
第50题
A. 防止空气中氧气过量
B. 防止煤的自燃
C. 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