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
B. 10
C. 20
搜题
第3题
A. 检查伤患人员动作应轻缓,必要时剪开衣服,避免突然挪动增加伤患人员痛苦和伤情
B. 呼吸如果已经停止,必须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C. 应给昏迷或半昏迷者喝水,但要防液体进入呼吸道窒息
D. 如果脉搏、心脏停止跳动,必须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
第7题
A. 备用泵密封泄漏主要是预热速度过快,导致设备与配件热胀冷缩泄漏
B. 运行泵抽空主要是由于备用泵预热速度过快,大量冷油倒到运行泵入口所致
C. 运行泵抽空是过滤器堵塞所致
第8题
A.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
B. 二氧化碳是无色剧毒气体,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出现昏迷、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重者可窒息死亡
C. 甲烷易燃,爆炸极限为5%—1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D. 氧含量(体积百分比浓度)10%—12%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呼吸加深加快,几乎丧失判断能力,嘴唇发紫
第9题
A.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
B. 二氧化碳是无色剧毒气体,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出现昏迷、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重者可窒息死亡
C. 甲烷易燃,爆炸极限为5%—1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D. 氧含量(体积百分比浓度)10%—12%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呼吸加深加快,几乎丧失判断能力,嘴唇发紫
第11题
A. 15
B. 20
C. 25
D. 30
第12题
A. 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B. 有毒气体浓度、温度、氧气含量
C. 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D. 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第13题
A. 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B. 有毒气体浓度、温度、氧气含量
C. 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D. 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第14题
A. 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B. 有毒气体浓度、温度、氧气含量
C. 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D. 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第15题
A. 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B. 有毒气体浓度、温度、氧气含量
C. 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D. 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第18题
A. 爆炸品的特性主要体现在感度、威力和猛度、安定性三个方面
B. 防止钢瓶的物理爆炸是保证气体储运安全的主要事项
C. 易燃液体在管道、贮罐、槽车、装卸、灌注、摇晃、搅拌和高速流动过程中,由于振动、摩擦的作用极易积聚静电,特别是汽车罐车运输,在灌装时的灌装流速过快也极易积聚静电
D. 某些容易溶于水的气体泄漏时,不可以用水吸收扑救
第23题
A. 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B. 有毒气体浓度、温度、氧气含量
C. 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D. 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第29题
A. 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空气通道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信不畅
B.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高于职业接触限值
C.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救援
D. 湿度和热度等物理危害因素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E. 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LEL)的10%
第30题
A. 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空气通道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信不畅
B.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高于职业接触限值
C.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救援
D. 湿度和热度等物理危害因素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E. 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LEL)的10%
第31题
A. 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空气通道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信不畅
B.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高于职业接触限值
C.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救援
D. 湿度和热度等物理危害因素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E. 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LEL)的10%
第32题
A. 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空气通道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信不畅
B.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高于职业接触限值
C.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救援
D. 湿度和热度等物理危害因素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E. 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LEL)的10%
第34题
A. 含氧量19%
B. 含氧量22%
C. 含氧量24%
D. 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大于爆炸下限的10%
E. 作业过程中各种气体、蒸气浓度值保持稳定
第48题
A.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1%(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2%(体积百分数)
B.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C.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3%(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1%(体积百分数)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