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功功率
B. 无功功率
C. 电流
搜题
第4题
A. 相位相差为1200的三个交流电
B. 峰值相等,频率相同的三个交流电
C. 峰值不等的三个交流电
D. 峰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彼此相差为1200的三个交流电
第5题
A. 相位相差为120°的三个交流电
B. 峰值相等,频率相同的三个交流电
C. 峰值不等的三个交流电
D. 峰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彼此相差为120°的三个交流电
第6题
A. 相位相差为2π/3的三个交流电
B. 峰值相等、频率相同的三个交流电
C. 峰值不等的三个交流电
D. 峰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彼此相差为2π/3的三个交流电
第7题
A. 相位相差为2π/3的三个交流电
B. 峰值相等、频率相同的三个交流电
C. 峰值不等的三个交流电
D. 峰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彼此相差为2π/3的三个交流电
第13题
A. 电压和电流都按正弦规律变化,角频率相同
B. 电压和电流不同相,电压超前电流π/2
C. 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值,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都符合欧姆定律
D. 瞬时功率的值始终为正值
E. 电压的值
第14题
A. 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检验、调整与联动运行
B. 系统风量的测定和调整(通风机、风口、系统平衡),系统风量平衡后应达到设计规定值
C. 空调水系统流量的测定,空调冷热水、冷却水总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20%,各空调机组盘管水流量经调整后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30%
D. 室内空气参数的测定和调整
E. 防排烟系统测定和调整。防排烟系统测定风量、风压及疏散楼梯间等处的静压差,并调整至符合设计与消防的规定
第15题
A. 电流也按正弦规律变化,角频率和电压的角频率相同
B. 电流和电压的相位相同
C. 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值关系不符合欧姆定律
D. 电路的瞬时功率也按正弦规律变化
E. 电流的变化
第16题
A. 微型电机系指功率在0.75kW以下的电机,不分类别,一律执行微电机综合调试定额,以“台”为计量单位
B. 交流变频调速电动机调试以“系统”为计量单位,其调试内容包括变频装置系统和交流电动机控制回路系统两个部分的调试
C. 电机功率在0.85kW以上的电机调试,应按电机类别和功率分别执行相应的调试定额
D. 普通电动机的调试,分别按电机的控制方式、功率、电压等级,以“台”为计量单位
第23题
A.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各种因素确定
B. 基坑监测应以固定的监测频率进行
C. 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D. 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E. 遇到不良天气状况时,应适当提高监测频率
第24题
A.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各种因素确定
B. 基坑监测应以固定的监测频率进行
C. 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D. 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E. 遇到不良天气状况时,应适当提高监测频率
第25题
A.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各种因素确定
B. 基坑监测应以固定的监测频率进行
C. 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D. 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E. 遇到不良天气状况时,应适当提高监测频率
第29题
A. 安装前,应检查并确认钻杆及各部件不得有变形
B. 安装钻杆时,应将所需长度的钻杆在地面上接好后一次起吊安装
C. 安装后,钻杆与动力头中心线的偏斜度不应超过全长的1%
D. 钻机安装后,电源的频率与钻机控制箱的内频率应相同
第30题
A. 安装前,应检查并确认钻杆及各部件不得有变形
B. 安装钻杆时,应将所需长度的钻杆在地面上接好后一次起吊安装
C. 安装后,钻杆与动力头中心线的偏斜度不应超过全长的1%
D. 钻机安装后,电源的频率与钻机控制箱的内频率应相同
第31题
A. 安装前,应检查并确认钻杆及各部件不得有变形
B. 安装钻杆时,应将所需长度的钻杆在地面上接好后一次起吊安装
C. 安装后,钻杆与动力头中心线的偏斜度不应超过全长的1%
D. 钻机安装后,电源的频率与钻机控制箱的内频率应相同
第32题
A. 安装前,应检查并确认钻杆及各部件不得有变形
B. 安装钻杆时,应将所需长度的钻杆在地面上接好后一次起吊安装
C. 安装后,钻杆与动力头中心线的偏斜度不应超过全长的1%
D. 钻机安装后,电源的频率与钻机控制箱的内频率应相同
第33题
A. 安装前,应检查并确认钻杆及各部件不得有变形
B. 安装钻杆时,应将所需长度的钻杆在地面上接好后一次起吊安装
C. 安装后,钻杆与动力头中心线的偏斜度不应超过全长的1%
D. 钻机安装后,电源的频率与钻机控制箱的内频率应相同
第34题
A. 安装前,应检查并确认钻杆及各部件不得有变形
B. 安装钻杆时,应将所需长度的钻杆在地面上接好后一次起吊安装
C. 安装后,钻杆与动力头中心线的偏斜度不应超过全长的1%
D. 钻机安装后,电源的频率与钻机控制箱的内频率应相同
第35题
A. 先张法预应力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m)的10%-15%,伸长值应量测最终应力
B. 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预先调整其初应力,是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在正式分级整体张拉到控制应力
C. 锚固完毕后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切割宜采用砂轮机,严禁使用电弧焊切割
D. 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并应抽查预应力值,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按一个构件全部力筋预应力总值的5%
E.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10Cm,锚具应采用封端混凝土保护
第41题
A. 根据规定的检验评定方法要求,制定检验批的划分方案
B. 试件的取样频率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每100盘,但不超过100施工单位施工员指导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技术资料(包括设备进场开箱资料)保管。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
C. 根据规定的检验评定方法要求,制定相应的取样计划
D. 混凝土强度试样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E. 混凝土的取样设计人员必须在场见证
第42题
A. 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15%
B. 伸长值应从设计应力开始量测
C. 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预先调整其初应力,使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在正式分级整体胀拉到控制应力
D. 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并应抽查预应力值,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按一个构件全部力筋预应力总值的6%
E. 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
第43题
A. 照明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
B. 照明系统的每一单相回路上,灯具和插座数量不宜超过25个,负荷电流不宜超过15A
C. 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无须与PE线相连接
D. 路灯的每个灯具不必单独装设溶断器保护.
E. 照明灯具使用每隔36小时应检修一次
第46题
A. 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
B. 将衡量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若有偏差,分析原因
C. 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检查、对比,衡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D. 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E. 应对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目标进行控制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