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5
B. 2.0
C. 1.5
D. 1.0
搜题
第4题
A. 导线进接线盒的预留长度为15-20cm
B. 导线到配电箱的预留长度为配电箱的周长
C. 开关、灯具的预留长度,已综合考虑在定额内,不另行计算
D. 导线进人闸刀开关的预留长度为0.5m
第8题
A. 高压在上、低压在下,干线在上、支线在下
B. 高压在下、低压在上,干线在上、支线在下
C. 高压在上、低压在下,干线在下、支线在上
D. 高压在下、低压在上,干线在下、支线在上
第9题
A. 高压在上、低压在下,干线在上、支线在下
B. 高压在下、低压在上,干线在上、支线在下
C. 高压在上、低压在下,干线在下、支线在上
D. 高压在下、低压在上,干线在下、支线在上
第10题
A. 高压在上、低压在下,干线在上、支线在下
B. 高压在下、低压在上,干线在上、支线在下
C. 高压在上、低压在下,干线在下、支线在上
D. 高压在下、低压在上,干线在下、支线在上
第15题
A. 线槽始端、终端及接头处
B. 距接线盒0.2m处
C. 线槽转角或分支处
D. 直线段不大于3m处
第16题
A. 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梁顶面标高的高差,将其注写在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标注
B. 板厚注写为h=×××(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
C.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
D.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E. 贯通全跨或延伸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值和非贯通筋另一侧的延伸长度值均需注明
第17题
A. 压杆材料改用高强度合金钢
B. 将压杆下端铰支座改为固定端支座
C. 在压杆的中央增设一铰支座
D. 将压杆矩形截面改为边长为
第18题
A. 压杆材料改用高强度合金钢
B. 将压杆下端铰支座改为固定端支座
C. 在压杆的中央增设一铰支座
D. 将压杆矩形截面改为边长为
第19题
A. 压杆材料改用高强度合金钢
B. 将压杆下端铰支座改为固定端支座
C. 在压杆的中央增设一铰支座
D. 将压杆矩形截面改为边长为
第20题
A. 压杆材料改用高强度合金钢
B. 将压杆下端铰支座改为固定端支座
C. 在压杆的中央增设一铰支座
D. 将压杆矩形截面改为边长为
第21题
A. 压杆材料改用高强度合金钢
B. 将压杆下端铰支座改为固定端支座
C. 在压杆的中央增设一铰支座
D. 将压杆矩形截面改为边长为
第29题
A. 线槽始端、终端及接头处;
B. 距接线盒0.2m处;
C. 线槽转角或分支处;
D. 直线段不大于2m处。
E. 直线段不大于3m处。
第40题
A.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B. 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
C. 导线应绑扎成束
D. 导线穿管、线槽后,管口、槽口不需封堵
第41题
A.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B. 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
C. 导线应绑扎成束
D. 导线穿管、线槽后,管口、槽口不需封堵
第42题
A. 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梁顶面标高的高差,将其注写在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标注
B. 板厚注写为h=×××(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
C.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
D.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E. 贯通全跨或延伸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值和非贯通筋另一侧的延伸长度值均需注明
第43题
A. 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梁顶面标高的高差,将其注写在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标注
B. 板厚注写为h=×××(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
C.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
D.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E. 贯通全跨或延伸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值和非贯通筋另一侧的延伸长度值均需注明
第44题
A. 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B. 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m;
C. 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18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m;
D. 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混凝土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35m计算。
第49题
A. 应以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首端为基本原则,宜设置在第一级配电箱(柜)的出线端,在供电线路泄露电流大于500mA时,宜在下一级配电柜(箱)设置;
B. 应设置在电缆接头、端子、重点发热部件等部位;
C. 保护对象为1000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应采用接触式布置;
D. 探测器的额定工作电流应与被探测线路的工作电流相匹配,其保护线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00m;
E. 探测器应可靠固定,防止松动或位移。
第50题
A. 底座和垫板均应准确的放在定为线上。
B. 垫板应采用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木垫板。
C. 立杆下设置的垫板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每根立杆下可以放置独立的垫板。
D. 立杆垫板或底座底面标高宜高出自然地坪50mm-100mm。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