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00
B. 1500
C. 500
D. 2000
搜题
第6题
A. 排水管道底宽按其管道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
B. 给水燃气管道沟槽底宽按其管道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
C. 给水燃气管道沟槽底宽按管道外径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
D. 支挡土板沟槽底宽除按规定计算外,每边另加0.1m
E. 支挡土板沟槽底宽除按规定计算外,每边另减0.1m
第8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一防水层施工一质量检查
B. 防水砂浆防水层的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五层做法,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四层做法
C. 防水层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砂浆层可不在同一天施工完毕
D. 揉浆是使水泥砂浆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既保护素灰层又起到防水作用,当揉浆难时,允许加水稀释
E. 施工前要进行基层处理,清理干净表面、浇水湿润、补平表面蜂窝孔洞,使基层表面平整、坚实、粗糙,以增加防水层与基层间的粘结力
第10题
A. 排水管道底宽按其管道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
B. 给水燃气管道沟槽底宽按其管道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
C. 给水燃气管道沟槽底宽按管道外径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
D. 支挡土板沟槽底宽除按规定计算外,每边另加0.1m
E. 支挡土板沟槽底宽除按规定计算外,每边另减0.1m
第11题
A. 排水管道底宽按其管道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
B. 给水燃气管道沟槽底宽按其管道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
C. 给水燃气管道沟槽底宽按管道外径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
D. 支挡土板沟槽底宽除按规定计算外,每边另加0.1m
E. 支挡土板沟槽底宽除按规定计算外,每边另减0.1m
第12题
A. 1.4
B. 2.0
C. 2.4
D. 2.9
第13题
A. 以几何公式考虑放坡、操作工作面等因素计算
B. 基础挖土方按基础垫层底面积加工作面乘挖土深度
C. 基础挖土方按基础垫层底面积加支挡土板宽度乘挖土深度
D. 基础挖土方按基础垫层底面乘挖土深度
第14题
A. 墙面上设有热水器时,其防水高度为1000mm
B. 墙体根部与地面的转角处找平层应做成钝角
C. 防水层施工时,应保持基层干净、干燥
D. 地漏、洞口、预埋件周边必须设有防渗漏的附加层防水措施
第15题
A. 基础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
B. 基坑底面积乘以挖十?深度
C. 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
D. 基础垫层底面积加工作面乘以挖土深度
第16题
A. 穿过排水沟时,按沟壁外缘以外增加1m
B. 垂直敷设时,管口距地面增加2m
C. 穿过建筑物外墙时,按基础外缘以外增加2m
D. 横穿道路时,按路基宽度两端各增加2m
第17题
A. 厕浴间的基层(找平层)可采用1:3水泥砂浆找平,厚度20mm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砂,基本干燥;泛水坡度应在2%以上,不得倒坡积水;在地漏边缘向外50mm内排水坡度为5%
B. 浴室墙面的防水层不得低于1800mm
C. 玻纤布的接槎应顺水方向搭接,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两层以上玻纤布的防水施工,上、下搭接应错开幅宽的二分之一
D. 在墙面和地面相应的阴角处,出地面管道根部和地漏周围,应先做防水附加层
E. 基层清理
第18题
A. 砂浆防水工程是利用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称防水砂浆)分层分次施工,相互交替抹压密实的封闭防水整体
B. 防水砂浆防水层的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五层做法,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四层做法
C. 防水层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砂浆层可不在同一天施工完毕
D. 揉浆是使水泥砂浆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既保护素灰层又起到防水作用,当揉浆难时,允许加水稀释
第19题
A. 砂浆防水工程是利用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称防水砂浆)分层分次施工,相互交替抹压密实的封闭防水整体
B. 防水砂浆防水层的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五层做法,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四层做法
C. 防水层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砂浆层可不在同一天施工完毕
D. 揉浆是使水泥砂浆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既保护素灰层又起到防水作用,当揉浆难时,允许加水稀释
第20题
A. 砂浆防水工程是利用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称防水砂浆)分层分次施工,相互交替抹压密实的封闭防水整体
B. 防水砂浆防水层的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五层做法,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四层做法
C. 防水层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砂浆层可不在同一天施工完毕
D. 揉浆是使水泥砂浆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既保护素灰层又起到防水作用,当揉浆难时,允许加水稀释
第21题
A. 砂浆防水工程是利用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称防水砂浆)分层分次施工,相互交替抹压密实的封闭防水整体
B. 防水砂浆防水层的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五层做法,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四层做法
C. 防水层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砂浆层可不在同一天施工完毕
D. 揉浆是使水泥砂浆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既保护素灰层又起到防水作用,当揉浆难时,允许加水稀释
第22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23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一防水层施工一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N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24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25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26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28题
A. 防水混凝土多采用较大的水灰比,降低水泥用量和砂率,选用较小的骨料直径
B. 根据所用材料不同,防水工程可分为柔性防水和刚性防水
C. 按工程部位和用途,防水工程又可分为屋面防水工程、地下防水工程、楼地面防水工程
D. 防水砂浆防水通过增加防水层厚度和提高砂浆层的密实性来达到防水要求
第29题
A. 防水混凝土多采用较大的水灰比,降低水泥用量和砂率,选用较小的骨料直径
B. 根据所用材料不同,防水工程可分为柔性防水和刚性防水
C. 按工程部位和用途,防水工程又可分为屋面防水工程、地下防水工程、楼地面防水工程
D. 防水砂浆防水通过增加防水层厚度和提高砂浆层的密实性来达到防水要求
第30题
A. 防水涂料应多遍涂布,并应待前一遍涂布的涂料干燥成膜后,再涂布后一遍涂料,且前后两遍涂料的涂布方向应相同
B. 涂刷施工前,应对细部构造进行增强处理
C. 上下层胎体增强材料应相互垂直铺设
D. 胎体增强材料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
第32题
A. 浴室墙面的防水层不得低于()mm。
B. 玻纤布的接槎应顺流水方向搭接,搭接宽度应不小于()mm。
C. 室内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点包括()。
D. 在墙面和地面相交的阳角处,出地面管道根部和地漏周围,应先做防水附加层。
第33题
A. 1.墙身返潮,应将损坏部位凿除并清理干净,用()防水砂浆修补。
B. 2.墙面上设有水器时,其防水高度为()m;淋浴处墙面防水高度不应大于()mmm。
C. 3.下列关于地面渗漏和墙面返潮的防治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D. 4.如果墙身和地面渗漏严重,需将面层及防水层全部凿除,重新做找平层、防水层、面层。
第34题
A. 凡遇到阴、阳角处,要抹成半径不小于5mm的小圆弧
B. 管根与基层的交接部位,应预留宽环形凹槽,槽内应嵌密封材料
C. 使用胎体增强材料做防水增强处理,施工时,边铺贴平整,边涂刷防水涂料
D. 基层要求抹平压光无空鼓,表面要坚实,不应有起砂、掉灰现象
第35题
A. 在防水施工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对铺贴工艺描述错误的是()。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D. 屋面找平层以2m的直尺进行检查,面层与直尺间最大间距不应大于5mm,并成平缓变化.
第36题
A. 1.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对铺贴工艺描述错误的是()。
B. 2.在防水施工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D. 4.屋面找平层以2m的直尺进行检查,面层与直尺间最大间距不应大于5mm,并成平缓变化。
第37题
A. 砂浆防水工程是利用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称防水砂浆)分层分次施工,相互交替抹压密实的封闭防水整体
B. 防水砂浆防水层的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五层做法,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四层做法
C. 防水层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砂浆层可不在同一天施工完毕
D. 揉浆是使水泥砂浆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既保护素灰层又起到防水作用,当揉浆难时,允许加水稀释
第38题
A. 砂浆防水工程是利用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称防水砂浆)分层分次施工,相互交替抹压密实的封闭防水整体
B. 防水砂浆防水层的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五层做法,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四层做法
C. 防水层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砂浆层可不在同一天施工完毕
D. 揉浆是使水泥砂浆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既保护素灰层又起到防水作用,当揉浆难时,允许加水稀释
第39题
A. 砂浆防水工程是利用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称防水砂浆)分层分次施工,相互交替抹压密实的封闭防水整体
B. 防水砂浆防水层的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五层做法,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四层做法
C. 防水层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砂浆层可不在同一天施工完毕
D. 揉浆是使水泥砂浆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既保护素灰层又起到防水作用,当揉浆难时,允许加水稀释
第40题
A. 砂浆防水工程是利用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称防水砂浆)分层分次施工,相互交替抹压密实的封闭防水整体
B. 防水砂浆防水层的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五层做法,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四层做法
C. 防水层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砂浆层可不在同一天施工完毕
D. 揉浆是使水泥砂浆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既保护素灰层又起到防水作用,当揉浆难时,允许加水稀释
第41题
A. 砂浆防水工程是利用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称防水砂浆)分层分次施工,相互交替抹压密实的封闭防水整体
B. 防水砂浆防水层的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五层做法,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采用四层做法
C. 防水层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砂浆层可不在同一天施工完毕
D. 揉浆是使水泥砂浆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既保护素灰层又起到防水作用,当揉浆难时,允许加水稀释
第42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43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44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45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46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47题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第48题
A. 该工程卷材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mm。
B. 下列关于卷材铺贴的说法,错误的是()。
C. 自粘法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应准确,不得扭曲、皱折。
D. 下列关于屋面防水与密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有()。
第49题
A. 从室内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B. 从室外地面到基础底的垂直距离
C. 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D. 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垫层下皮的垂直距离
第50题
A. 基础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
B. 基坑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
C. 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
D. 基础垫层底面积加工作面乘以挖土深度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