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62m
B. 432m
C. 456m
D. 486m
搜题
第1题
A. 162m
B. 432m
C. 456m
D. 486m
第2题
A. 800㎡
B. 4200m3
C. 5000㎡
D. 5200㎡
第3题
A. 960m
B. 1000m
C. 96m3
D. 100m3
第4题
A. 1650
B. 1600
C. 1256
D. 1560
第5题
A. 具有挤密、置换作用。
B. 具有排水、垫层和加筋作用。
C. 碎石桩和砂桩合称为粗颗粒土桩
D. CFG桩的承载能力由桩端承载力决定
E. CFG桩长与承载力无关
第6题
A. 60m
B. 120m
C. 950m
D. 1900m
第7题
A. 36m3
B. 42m3
C. 1200㎡
D. 1400㎡
第8题
A. 0.5%~1%,2
B. 0.3%~1%,3
C. 0.5%~1%,3
D. 0.3%~1%,2
第9题
A. 0.5%~1%,2
B. 0.3%~1%,3
C. 0.5%~1%,3
D. 0.3%~1%,2
第10题
A. 「yiwen_img/importSubject/7eaa2c42ae23404184fd33fd01f6c384.jpeg」
B. 「yiwen_img/importSubject/0557b1a3e7be4c6fbf0b2e5ac90f057a.jpeg」
C. 「yiwen_img/importSubject/f1704d20055e48c8bd23d0aeb5f63715.jpeg」
D. 「yiwen_img/importSubject/635111b5637b4651b0516330166f46a6.jpeg」
第11题
A. 送桩,按桩截面面积乘以送桩长度即打桩架底至桩顶面高度或自桩顶面至自然地坪面另加0.3m计算
B. 打拔钢板桩按钢板桩重量以t计算
C. 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按设计桩长(包括桩尖,不扣除桩尖虚体积)乘以桩截面面积计算
D. 电焊接桩按设计接头,以个数计算,硫磺胶泥接桩截面以㎡计算
第12题
A.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控制点不包括()。
B. 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所用水泥宜采用42.5级的()。
C. 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施工结束后,应对()的质量做检查。
D.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时,提拔钻杆的速度在穿过不同土层时必须保持不变。
第13题
A. 【单选题】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所用水泥宜采用42.5级的()。
B. 【单选题】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控制点不包括(),
C. 【多选题】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施工结束后,应对()的质量做检查。
D. 【判断题】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时,提拔钻杆的速度在穿过不同土层时必须保持不变。
第14题
A. 以根计量,按设计图小数量计算
B. 以立方米计算,按不同截面在桩长范围内以体积计算
C. 以米计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计算
D. 按设计桩长加上桩顶设计超灌高度乘以设计横断面面积计算,桩顶超灌高度无设计要求的,则按1m计算
第16题
A. 100根,225.80m3
B. 1175.00m,230.71m3
C. 100根,230.71m3
D. 1150.00,235.62m3
第17题
A. 100根,225.80m3
B. 1175.00m,230.71m3
C. 100根,230.71m3
D. 1150.00,235.62m3
第19题
A. 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Hz
B. 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设定桩身截面积应为施工截面积
C. 桩身波速可根据本地区同类型桩的测试值初步设定
D. 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点
E. 采样时间间隔宜为50~200μs,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点
第20题
A. 1548
B. 1533
C. 1568
D. 1759
第21题
A. 钢筋混凝土方桩、板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计算
B.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
C.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减去空心部分体积计算
D.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以实体积计算,不扣除钢筋、钢丝、铁件等所占体积
E. 制混凝土计算中空心板梁的堵头板体积不计人工程量内
第22题
A. 100+0.1H
B. 150+0.1H
C. 100+0.01H
D. 150+0.01H
第23题
A. 当用于消除粉细砂及粉土液化时,宜采用锤击沉管成桩法。
B. 砂桩可采用沉管法,填料粒径不宜大于10mm
C.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试验,试桩数量不应少于2根
D. 黏性土地基宜从中间向外围或间隔跳打进行
E. 碎(砂)石桩施工后,应将基底标高下的松散层挖除或碾压密实,并在其上铺设一层300~500mm厚的碎石垫层
第24题
A. 盖梁全长750cm,高120cm,宽度120cm
B. 防振挡块尺寸为20cmx20cm
C. 上图中有6处采用折断线画法
D. 立柱的直径为120cm
E. 桩基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径120cm
第26题
A. 此点距离道路起点580m
B. 此点距离道路起点1580m
C. 此点距离道路终点580mm
D. 此点距离道路终点1580cm
第30题
A. 钢筋混凝土方桩、板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计算
B.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
C.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减去空心部分体积计算
D.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以实体积计算,不扣除钢筋、铁丝、铁件等所占体积
E. 预制混凝土计算中空心板梁的堵头板体积不计入工程量内
第31题
A. 钢筋混凝土方桩、板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计算
B.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
C. 钢筋混凝土管桩按桩长度乘以桩横断面面积,减去空心部分体积计算
D.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以实体积计算,不扣除钢筋、铁丝、铁件等所占体积
E. 预制混凝土计算中空心板梁的堵头板体积不计入工程量内
第33题
A. 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 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36h
D.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34题
A. 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 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36h
D.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35题
A. 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 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36h
D.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36题
A. 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 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36h
D.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38题
A. 当设计无要求时,高填方路堤受水浸淹部分边坡不宜小于()。
B. 下列原因中,可能导致高填方边坡失稳的是()。
C. 针对路基范围局部存在建筑物,边坡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有()。
D. 当只有高填方路堤无论填筑在软土地基上,设计应进行路堤稳定性、地基承载力或沉降量等项目验算,以利保证工程质量;本工程地基土为砂土,可不进行验算。
第42题
A.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按设计图示桩长度(包括桩尖)以m为单位计算
B. 钢板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C. 混凝土灌注桩扩大头体积折算成长度并入桩长计算
D. 地下连续墙按设计图示墙中心线长度乘槽深的面积计算
第43题
A. (单选题)下列道路路基处理措施中,穿越鱼塘可采取的措施是()。
B. (单选题)新建道路与现况路堤连接部位原地面作成()形,每层宽度不得小于1m,台阶顶面应向内倾斜。
C. (多选题)在路基下部存在较厚的软土层,可采用的深层处理方法有()。
D. (判断题)道路路基压实应执行重型击实标准。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