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抗冻性能比石灰土低
B. 粉煤灰用量越多
C. 收缩性大于水泥土和石灰土
D. 被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
搜题
第5题
A. 不属于的石灰稳定土是()。
B. 不属于碾压原则的是()。
C. 石灰土基层拌合法包括()法。
D. 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底基层,可作主干道的基层。
第6题
A. 运输中一般采用有覆盖装置的车辆,做好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
B. 推土机按照虚铺厚度、控制高程点进行摊平料堆,人工拉线配合找平
C. 应采用摊铺机进行下基层作业,以取得较好的平整度
D. 碾压时应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组合
E. 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养护期为28d
第7题
A. 运输中一般采用有覆盖装置的车辆,做好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
B. 推土机按照虚铺厚度、控制高程点进行摊平料堆,人工拉线配合找平
C. 应采用摊铺机进行下基层作业,以取得较好的平整度
D. 碾压时应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组合
E. 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养护期为28d
第8题
A. (单选题)不属于的石灰稳定土是()。
B. (单选题)不属于碾压原则的是()。
C. (多选题)石灰土基层拌合法包括()法。
D. (判断题)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底基层,可作主干道的基层。
第12题
A. 水灰比越大,黏聚性越差
B. 水灰比越小,保水性越好
C. 水灰比过大会产生离析现象
D. 水灰比越大,坍落度越小
第13题
A. 水灰比越大,粘聚性越差
B. 水灰比越小,保水性越好
C. 水灰比过大会产生离析现象
D. 水灰比越大,坍落度越小
第14题
A. 飞灰磨损是省煤器磨损的主要原因
B. 灰粒特性不影响飞灰磨损
C. 为了减小飞灰磨损烟气流速应小于6m/s
D. 烟道漏风对飞灰磨损没有影响
第15题
A. 飞灰磨损是省煤器磨损的主要原因
B. 灰粒特性不影响飞灰磨损
C. 为了减小飞灰磨损烟气流速应小于6m/s
D. 烟道漏风对飞灰磨损没有影响
第16题
A. 应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应均匀,松铺系数一般取1.3~1.5
B. 摊铺混合料不宜中断,如因故较长时间中断,应设置横向接缝
C. 城镇快速路和主干路的基层宜采用单台摊铺机整幅摊铺、碾压,步距5~8m
D.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初压以1.5~1.7km/h为宜,复压、中压以2.0~2.5km/h为宜
E. 两轮压路机每次重叠1/2轮宽,三轮压路机每次重叠轮宽度的1/3
第17题
A. 应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应均匀,松铺系数一般取1.3~1.5
B. 摊铺混合料不宜中断,如因故较长时间中断,应设置横向接缝
C. 城镇快速路和主干路的基层宜采用单台摊铺机整幅摊铺、碾压,步距5~8m
D.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初压以1.5~1.7km/h为宜,复压、中压以2.0~2.5km/h为宜
E. 两轮压路机每次重叠1/2轮宽,三轮压路机每次重叠后轮宽度的1/3
第19题
A. 硅灰可以减小混凝土的需水量
B. 硅灰可以降低混凝土早期开裂风险
C. 硅灰可以减小混凝土抗化学侵蚀能力
D. 硅灰可以减小混凝土自收缩,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第25题
A. 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B. 粉煤灰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C. 粉煤灰可以取代水泥,掺量过多时,也不会影响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
D. 粉煤灰可以抑制碱—骨料反应
第27题
A. 关于排水下沉的说法,错误的是()。
B. 不属于沉井下沉法的是()。
C. 关于抗渗混凝土的说法正确的有()。
D. 井壁厚度主要取决于结构所受土压力和水压力等因素。
第28题
A. 在稳恒电流下,电流的变化率不为零
B. 在稳恒电流下,电流的变化率为零
C. 在稳恒电流下,电感感应电压为零
D. 在稳恒电流下,电感元件可视为短路
E. 在稳恒电流下,电感元件可视为开路
第29题
A. 在浅水区埋设护筒时,应采用机械振动或加压等方式,并与钻机平台的基桩临时固定,防止移位
B. 泥浆护壁黏土自然风干后手握成团,落地开花
C. 正循环回转钻孔其特点是钻进与排渣同时连续进行,在适用的土层中钻进速度较快,但施工占地较多,且机具设备较复杂
D. 分段钢筋笼安装时,应在孔口设操作平台,将分段钢筋笼进行连接,连接方式可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E. 水下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宜小于2.5小时,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级
第30题
A. 向水池内注水分2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2
B. 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超过2m/24h,相邻两次冲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C. 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度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D. 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三次以上
E. 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观察
第31题
A. 在一个基础中,同一水平面内的接桩数不得超过桩基总数的50%,相邻桩的接桩位置应错开1.0m以上
B. 承受轴向荷载为主的摩擦桩沉桩时,入土深度控制以桩尖设计标高为主,最后以贯入度作为参考
C. 在饱和的细、中、粗砂中连续沉桩时,易使流动的砂紧密挤实于桩的周围,,妨碍砂中水分沿桩上升,在桩尖下形成压力很大的“水垫”,产生“吸入”现象。
D. 在黏土中连续沉桩时,由于土的渗透系数小,桩周围水不能渗透扩散而沿着桩身向上挤出,而形成“假极限”现象。
E. 出现“假极限”现象应暂停一定时间后进行复打,以确定桩的实际承载力
第32题
A. 桩机就位,调整钻杆与地面垂直,偏差不大于1.0%
B. 质量检验主要分为复合地基承载力和装机完整性,一般在成桩28d后进行
C. 一般采用长螺旋钻机干成孔。桩顶高程一般高出设计高程80cm
D. 一般采用长螺旋钻机干成孔
E. 试验数量宜为总桩数的0.5%,且没检验批不少于2根
第33题
A. 轻型井点系统主要由井点管、连接管、集水总管和抽水设备等组成
B. 轻型井点布置一般有单排、双排和环形布置等方式
C. 井点管得距离一般选用0.8m、1.2m和1.6m三种,井点管距离基坑边缘应大于3.0m,以防漏气,影响降水效果
D. 管井可根据地层条件选用冲击钻、螺旋钻、回转钻成孔,封孔用黏土回填,其厚度不少于5m
E. 管井降水可采用潜水泵、离心泵、深井泵
第34题
A. 轻型井点管的安装应居中,并保持水平
B. 轻型井点降水应使地下水水位降至沟槽底面位置
C. 轻型井点的集水总管底面及抽水设备的高程宜尽量降低
D. 在施工排水过程中不得间断排水,并应对排水系统经常检查和维护
E. 冬期施工时,排水系统的管路应采取防冻措施
第35题
A. 在浅水区埋设护简时,应采用机械振动或加压等方式,并与钻机平台的基桩临时固定,防止移位
B. 泥浆护壁黏土自然风干后手握成团,落地开花
C. 正循环回转钻孔其特点是钻进与排渣同时连续进行,在适用的土层中钻进速度较快,但施工占地较多,且机具设备较复杂
D. 分段钢筋笼安装时,应在孔口设操作平台,将分段钢筋笼进行连接,连接方式可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E. 水下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宜小于2.5h,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级
第36题
A. 推土机上坡坡度不得超过35°,下坡坡度不得大于25°
B. 上坡时不得换挡,下坡时可以空挡滑行
C. 在15°以上的陡坡上不得横向行驶,并不得急转弯
D. 当需要在陡坡上推土时,应先进行填挖,使机身保持平衡
第39题
A. 下列结构中,属于道路基层的是()。
B.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项目的是()。
C. 下列分项工程中,属于本工程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有()。
D. 本工程道路、雨污水的项目应作为整体进行综合验收,应进行预检。
第42题
A. 路拌法采用塑性指数小的黏土时,第一次加70%~100%预定剂量的石灰进行拌合,闷放1~2d,此后补足需用的石灰,再进行第二次拌合
B. 路拌法碾压应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先12t压路机稳压,整形后一般采用8t以上压路机碾压
C. 路拌法施工间断或分段施工时,交界处预留300~500mm不碾压,便于新旧料衔接
D. 厂拌法石灰土铺摊长度约100m时宜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试碾压后及时进行高程复核
E. 厂拌法碾压原则上以“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低后高”为宜
第44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45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46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47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48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49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第50题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