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4题
A. 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B. 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m;
C. 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18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m;
D. 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混凝土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35m计算。
第7题
A.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B.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保温层外边线展开长度乘以其高度计算
C.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柱体积计算
D.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保温层中心线展开长度乘以其高度计算
第8题
A. 先张法预应力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m)的10%-15%,伸长值应量测最终应力
B. 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预先调整其初应力,是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在正式分级整体张拉到控制应力
C. 锚固完毕后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切割宜采用砂轮机,严禁使用电弧焊切割
D. 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并应抽查预应力值,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按一个构件全部力筋预应力总值的5%
E.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10Cm,锚具应采用封端混凝土保护
第9题
A. 瓦屋面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斜面积计算
B. 膜结构屋面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需要覆盖的水平面积计算
C. 屋面排水管按设计室外散水上表面至檐口的垂直距离以长度计算
D. 变形缝防水按设计尺寸以面积计算E,柱保温按柱中心线高度计算
第10题
A. 混凝土构件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
B. 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0%
C. 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经校验合格
D. 张拉程序和方法符合设计要求
E. 按照伸长值控制预应力
第11题
A. 门窗套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
B. 木踢脚线油漆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C. 金属面油漆按设计图示构件以质量计算
D. 窗帘盒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E. 木门、木窗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第12题
A. 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B.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C.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D. 现浇混凝土散水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E.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第13题
A. 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B.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C.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D. 现浇混凝土散水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E.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第14题
A. 悬臂构件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50%
B.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侧模宜在预应力筋张拉前拆除
C.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侧模宜在底模拆除后拆除
D. 侧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须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的50%
E. 后张法预应力构件底模支架可在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第15题
A. 先张法预应力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n)的10%~15%,伸长值应量测最终应力
B. 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预先调整其初应力,是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在正式分级整体张拉到控制应力
C. 锚固完毕后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切割宜采用砂轮机,严禁使用电弧焊切割
D. 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并应抽查预应力值,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按一个构件全部力筋预应力总值的5%
E.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10cm,锚具应采用封端混凝土保护
第16题
A. 先张法预应力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n)的10%~15%,伸长值应量测最终应力
B. 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预先调整其初应力,使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在正式分级整体张拉到控制应力
C. 锚固完毕后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切割宜采用砂轮机,严禁使用电弧焊切割
D. 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并应抽查预应力值,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按一个构件全部力筋预应力总值的5%
E.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10cm,锚具应采用封端混凝土保护
第17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8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14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0m的设备
第18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3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5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7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9m的设备
第19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8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14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0m的设备
第20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3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5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7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9m的设备
第21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8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14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0m的设备
第22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8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14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0m的设备
第23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8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14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0m的设备
第24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3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5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7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9m的设备
第25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8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14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0m的设备
第26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8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14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0m的设备
第27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3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5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7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9m的设备
第28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8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14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0m的设备
第29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3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5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7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9m的设备
第30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8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14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0m的设备
第31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8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14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0m的设备
第32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3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5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7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9m的设备
第33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8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14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0m的设备
第34题
A.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m的设备
B.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8m的设备
C.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14m的设备
D.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为20m的设备
第35题
A. 平整场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B. 挖一般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C. 挖基坑(沟槽)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D. 冻土开挖:按设计图示尺寸开挖面积乘以厚度以体积计算。
第36题
A. 砖砌台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B. 砖散水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C. 砖地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中心线长度计算
D. 砖明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面积计算
第41题
A. 设计图示尺寸以扶手中心线的长度(不包括弯头长度)计算
B. 设计图示尺寸以扶手中心线的长度(包括弯头长度)计算
C. 设计图示尺寸扶手以长度计算,栏杆以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D. 设计图示尺寸扶手以长度计算,栏杆以单面面积计算
第42题
A. 预制混凝土楼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B. 灰土挤密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计算
C. 石材勒脚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D. 保温隔热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E. 砖地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第43题
A.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中心线长度计算,计量单位为m.
B.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计量单位为立方米.
C. 按设计图示尺寸计算垫层,砌砖等。
D. 按设计图示尺寸投影面积计算,计量单位为㎡.
第44题
A. 预埋管道位置、尺寸、连接等检查
B. 张拉程序、张拉控制应力、伸长率、持荷时间控制
C. 张拉设备、预应力筋、锚夹具检(试)验试验
D. 焊接工艺评定
第46题
A. 货架.收银台按正立面面积计算
B. 柜台.吧台.服务台等以延长米计算
C. 大理石洗漱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台面外接矩形面积计算,不扣除孔洞面积及挖弯.削角面积,挡板.挂板等面积并入台面面积内计算。
D. 吊挂雨篷饰面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延长米计算
第49题
A. 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15%
B. 伸长值应从设计应力开始量测
C. 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预先调整其初应力,使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在正式分级整体胀拉到控制应力
D. 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并应抽查预应力值,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按一个构件全部力筋预应力总值的6%
E. 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
第50题
A.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建
B. 设工程教
C. 育网
D.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投影面积计算
E.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
F. 并入门窗工程量不另计算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