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3题
A. 二季度材料计划供应量应为()。
B. 材料管理的基础手段是()。
C. 涉及材料计划期末周转储备量计算的指标有()。
D. 计划期供应的材料,不可能一次进货。应根据施工进度与合理的储备定额,确定进的批量及具体时间.
第6题
A. (单选题)下列收料单编号填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单选题)下列关于收料单填写操作说法错误的是()。
C. (多选题)关于选择收料的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D. (判断题)填写收料单的“供货单位名称”时,只能采用手工输入的形式。
第7题
A. 根据材料计划管理流程简图的步骤,在材料供应资金计划之前的上一步工作是()。
B. 关于材料需用量计算错误的是()
C. 材料申请计划的基本指标有()
D. 材料需用量的计算方法是:用建筑安装实物工程量乘以该项工程量某种材料消耗定额。
第8题
A. 依据材料供应计划中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或材料管理部门申请计划分配材料而编制的计划是()。
B. 材料申请计划的基本指标有()。
C. 材料申请计划是企业向上取得计划分配材料的手段,是材料分配部门进行材料计划分配的主要依据,也是项目向企业获得材料的手段。
第9题
A. 材料下一年度的材料计划申请量为()。
B. 依据材料供应计划中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或材料管理部门申请计划分配材料而编制的计划是()。
C. 材料申请计划的基本指标有()。
D. 材料申请计划是企业向上取得计划分配材料的手段,是材料分配部门进行材料计划分配的主要依据,也是项目向企业获得材料的手段。
第11题
A. 同一种材料由于来源地、供应单位(销售单位)或生产厂不同而有几种不同的规格时,可根据不同来源地的采购供应比例,采取加权平均的办法计算
B. 本地无生产或经销单位,从外埠采购的材料,应按由近及远,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以最经济合理的原则择优选定
C. 生产厂商采取送货方式供应,如果在供应价格中已含运输费及场外运输损耗,材料原价按生产厂商运到工地的价格减去运费确定
D. 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具有两个以上的货源渠道,销售价格不同,应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测定其原价
第13题
A. 检验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材料采购合同的约定,判定是否由于运输原因发生变异
B. 检验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材料采购合同的约定,判定是否由于运输原因发生变异
C. 检验材料数量是否符合材料采购合同的约定,判定是否由于运输原因发生变异
D. 检验材料的质量或数量是否符合材料采购合同的约定,判定是否由于运输原因发生变异
第15题
A. 系统默认的材料库是上一次用户选择的,如果是第一次进入,系统默认材料库是()。
B.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C. 在材料库中添加材料时,可选用的计量单位有()。
D. 删除材料库条目时会有提示,确认后方可删除。
第16题
A. 需用量与预算数量是否落实到位
B. 内部调度平衡材料的落实
C. 计划需用量落实到单位工程和个人(施工班组)
D. 需要采购、储备材料的库存情况的落实
第18题
A. 查耗用量是否超计划供应
B. 查需用量与预算数量是否相符
C. 查内部调度平衡材料的落实
D. 查需要采购、储备材料的库存情况
E. 查计划需用量是否落实到单位工程和个人(施工班组)
第19题
A. 货比三家,择优选择
B. 采购人员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C. 材料进场后要进行验收
D. 有出厂合格证的材料,进场后不需要验收
E. 验收合格的材料,存储和使用过程不需要控制质量
第20题
A. 检验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材料采购合同的约定,判定是否由于运输原因发生变异
B. 检验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材料采购合同的约定,判定是否由于运输原因发生变异
C. 检验材料数量是否符合材料采购合同的约定,判定是否由于运输原因发生变异
D. 检验材料的质量或数量是否符合材料采购合同的约定,判定是否由于运输原因发生变异
第21题
A. (单选题)关于物资管理台账的管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单选题)台账详细记录了什么时间、什么仓库、什么货架、由谁人入库了什么货物、共多少数量。对于台账的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多选题)根据此案例背景,请指出该收发存台账中“出库信息”应该包括()最为适合。
D. (判断题)为管理库房的物料,最好对物料进行分类,按不同的物料类别建立台账,以方便台账的管理。
第23题
A. 裱糊前,壁纸都要浸水
B. 裱糊材料上墙前,墙面需刷胶,涂胶要均匀
C. 裱贴时需用一定的力度张拉裱糊材料,以免裱糊材料起皱。
D. 裱糊完工后,要去除表面不洁之物,并注意保持温度与湿度适宜。
E. 带背胶的壁纸,应在水中浸泡数分钟后裱糊。
第24题
A. 裱糊前,壁纸都要浸水
B. 裱糊材料上墙前,墙面需刷胶,涂胶要均匀
C. 裱贴时需用一定的力度张拉裱糊材料,以免裱糊材料起皱。
D. 裱糊完工后,要去除表面不洁之物,并注意保持温度与湿度适宜。
E. 带背胶的壁纸,应在水中浸泡数分钟后裱糊。
第25题
A. 产品报价
B. 要有一套完整而先进的技术经济定额作为核算依据,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工时等消耗定额
C. 产品价格
D. 要有严格的物资领用制度,材料、油料发放时,要做到计量准确、供应及时,记录齐全
E. 要有明确的单机原始资料的传递速度
第26题
A. 大宗原材料的单次交易规模大
B. 大宗原材料易于长距离运输
C. 大宗原材料的生产连续性程度高
D. 大宗原材料的供给端或者需求端分散程度高
第27题
A. 同一种材料由于来源地、供应单位(销售单位)或生产厂不同而有几种不同的规格时,可根据不同来源地的采购供应比例,采取加权平均的办法计算
B. 本地无生产或经销单位,从外埠采购的材料,应按由近及远,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以最经济合理的原则择优选定
C. 生产厂商采取送货方式供应,如果在供应价格中已含运输费及场外运输损耗,材料原价按生产厂商运到工地的价格减去运费确定
D. 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具有两个以上的货源渠道,销售价格不同,应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测定其原价
第30题
A. 周转性材料的消耗量是指材料使用量
B. 周转性材料的消耗量应当用材料的一次使用量和摊销量两个指标表示
C. 周转性材料的摊销量供施工企业组织使用
D. 周转性材料的消耗量与周转使用次数无关
第32题
A. A类材料保险储备量最高
B. B类材料保险储备量较大
C. C类材料保险储备量最高
D. B类材料保险储备量最低
E. A类材料保险储备量较低
第33题
A. 全年水泥进货总计划完成率为()。
B. 市场采购完成率为()。
C. 下列()属于考评执行材料计划的经济效果的指标。
D. 掌握材料的供应情况,不仅要掌握库存和在途材料的动态,还要掌握供方能否按时交货等情况。
第34题
A. 一般电气设备,应存放在干燥的封闭库内
B. 仪表设备及材料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不应超过1年
C. 控制仪表宜存放在温度为5-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保温库内
D. 设备由温度低于-5℃的环境移人保温库时,应在库内放置12h后再开箱
第35题
A. 一般电气设备,应存放在干燥的封闭库内
B. 仪表设备及材料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不应超过1年
C. 控制仪表宜存放在温度为5-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保温库内
D. 设备由温度低于-5℃的环境移人保温库时,应在库内放置12h后再开箱
第36题
A. 强化阶段,材料恢复了抵抗变形的能力
B. 强化阶段顶点相对应的应力,称为强度极限
C. 强度极限是材料抵抗变形的最大应力
D. 强度极限是材料抵抗断裂的最大应力
E. 强度极限是衡量材料韧性的一重要指标
第37题
A. 材料堆场应以使用地点为中心,在可能的条件下,越靠近使用地点越好,避免发生二次搬运
B. 材料堆场及仓库、道路的选择避免不了可以影响施工用地
C. 材料堆场的容量必须能够存放供应间隔期内最大需用量
D. 材料堆场的场地要平整,设排水沟不积水,构件堆放场地要夯实
E. 现场临时仓库要符合防火、防雨、防潮和保管要求,雨期施工要有排水措施
第38题
A. 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B. 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C. 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
D. 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
E. 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第41题
A. 是聚乙烯材料定级命名和强度设计的依据
B. 受环境温度、材料密度和熔融指数影响
C. 长期静液压强度是一个和应力有不同量纲的量
D. 表示在温度T和时间t下预测的平均强度
第42题
A. 采购人员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B. 严格进场后的质量验收
C. 有出厂合格证的材料,进场后不需要验收
D. 验收合格的材料,存储和使用过程不需要控制质量
第43题
A. 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应贯穿于辐射实践活动的始终包括计划、准备、执行和反馈各个阶段
B. 只要辐射实践满足正当化且符合剂量限值要求那就对每个人提供了足够的防护,无需再执行最优化
C. 在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受照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
D. 在一切辐射实践中,应将辐射照射保持在最低水平
E.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就是合理达到尽量低水平(ALARA原则)
第44题
A. 它是企业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安排订购批量和进料时间的依据之一
B. 它是掌握和监督库存动态,使库存经常保持在合理水平的标准
C. 它是核定企业流动资金或贷款额度的依据之一
D. 它是企业加快施工、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量化过程
E. 它是确定仓库面积、保管设备及保管人员的依据
第45题
A. 第一次制造时的材料消耗(一次使用量)
B. 每周转一次材料的损耗(第二使用时需要补充)
C. 最后一次使用
D. 周转材料的最终回收价及其回收折价
第47题
A. 临时建筑房间内最远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B. 临时建筑走道一侧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C. 临时建筑走道两侧均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D. 当宿舍采用难燃材料、办公用房采用难燃和可燃材料建造时,应每隔30m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分隔
E. 可燃材料库房和易燃、易爆物品库房等生产性用房应为2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²,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第48题
A. 临时建筑房间内最远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B. 临时建筑走道一侧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C. 临时建筑走道两侧均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D. 当宿舍采用难燃材料、办公用房采用难燃和可燃材料建造时,应每隔30m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分隔
E. 可燃材料库房和易燃、易爆物品库房等生产性用房应为2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²,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第49题
A. 临时建筑房间内最远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B. 临时建筑走道一侧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C. 临时建筑走道两侧均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D. 当宿舍采用难燃材料、办公用房采用难燃和可燃材料建造时,应每隔30m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分隔
E. 可燃材料库房和易燃、易爆物品库房等生产性用房应为2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²,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第50题
A. 临时建筑房间内最远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B. 临时建筑走道一侧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C. 临时建筑走道两侧均布置房间时,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D. 当宿舍采用难燃材料、办公用房采用难燃和可燃材料建造时,应每隔30m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分隔
E. 可燃材料库房和易燃、易爆物品库房等生产性用房应为2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²,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