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造成混凝土麻面、蜂窝、露筋的原因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造成混凝土麻面、蜂窝、露筋的原因是()。
A.
模板拼缝不严,板缝跑浆
B.
模板表面不干净
C.
振捣不密实、漏振
D.
混凝土运送的时间过长或产生离析
E.
钢筋绑扎不牢,振捣时使钢筋移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造成构造柱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和露筋的原因有()。
A.
模板拼缝不严
B.
混凝土水灰比过小
C.
投料太高
D.
振捣不密实
E.
钢筋保护层垫块受振脱落或位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对混凝土表面缺陷如蜂窝、麻面、露筋等的正确处理是()。
A.
用水冲后用1:1砂浆补平
B.
把露筋切除后用1:1砂浆补平
C.
首先应剔到实处并冲洗干净
D.
刷素水泥浆一道(内掺水重10%的107胶)
E.
紧跟用1:3水泥砂浆分层补平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构造柱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和露筋的原因主要有()。
A.
模板与墙接触面及拼缝不严密,直槎湿润不充分
B.
混凝土拌和物碎石粒径偏大,砂率偏低,水灰比过大,和易性差
C.
投料太高,未分层下料振捣密实,漏振或欠振
D.
马牙槎应先进后退
E.
钢筋保护层垫块受振脱落或位移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承台混凝土浇筑后,应检查承台表面无孔洞、露筋、缺棱掉角、蜂窝、麻面和宽度超过()mm的收缩裂缝。
A.
0.1
B.
0.15
C.
0.2
D.
0.25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混凝土梁结构表面应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和宽度超过()MM的收缩缝。
A.
0.75
B.
0.5
C.
0.15
D.
3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导致混凝土不密实,存在蜂窝、麻面、孔洞现象的原因有()。
A.
模板接缝不严,板缝处漏浆
B.
模板表面隔离剂涂刷过多
C.
混凝土坍落度过大
D.
混凝土搅拌不均,和易性不好
E.
混凝土入模时自由倾落高度过大,产生离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在施工中,造成混凝土产生蜂窝的原因有()
A.
振捣不实
B.
振捣时间太长
C.
水灰比太低
D.
模板漏浆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混凝土工程中易发生或常见的质量通病不包括()。
A.
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空洞
B.
墙、地面工程的渗水、漏水和空鼓
C.
屋面工程起砂、裂缝
D.
混凝土工程中钢筋腐蚀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的质量缺陷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混凝土中孔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的质量缺陷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下列控制状态中,需要对质量通病进行控制的是()。
A.
外加剂的掺量
B.
防范失稳、倾覆
C.
灰缝的饱满度
D.
混凝土的蜂窝、麻面、裂缝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现浇混凝土盖梁拆除模板后检查盖梁表面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检查盖梁的裂缝,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受力裂缝,检查应全数检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经常出现蜂窝的质量问题,产生蜂窝的主要原因有()
A.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B.
浇筑方法不当
C.
垫块位移
D.
振捣不足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浆而形成石子外露的缺陷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插入式振捣器是将振捣棒插入混凝土中振捣,使混凝土(),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的设备。
A.
结合密实
B.
混合均匀
C.
松软
D.
透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插入式振捣器是将振捣棒插入混凝土中振捣,使混凝土(),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的设备。
A.
结合密实
B.
混合均匀
C.
松软
D.
透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插入式振捣器是将振捣棒插入混凝土中振捣,使混凝土(),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的设备。
A.
结合密实
B.
混合均匀
C.
松软
D.
透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插入式振捣器是将振捣棒插入混凝土中振捣,使混凝土(),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的设备。
A.
结合密实
B.
混合均匀
C.
松软
D.
透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粗骨料多。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钢筋较密,使用的粗骨料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下列混凝土缺陷属于严重缺陷的是()。
A.
筏型基础梁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B.
构造柱箍筋少量露筋
C.
垫层混凝土有少量蜂窝
D.
梁跨中受压区混凝土少量夹渣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下列混凝土缺陷属于严重缺陷的是()。
A.
筏型基础梁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B.
构造柱箍筋少量露筋
C.
垫层混凝土有少量蜂窝
D.
梁跨中受压区混凝土少量夹渣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下列混凝土缺陷属于严重缺陷的是()。
A.
筏型基础梁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B.
构造柱箍筋少量露筋
C.
垫层混凝土有少量蜂窝
D.
梁跨中受压区混凝土少量夹渣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不属于混凝土出现蜂窝问题的原因是()
A.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粗骨料多
B.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C.
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粗骨料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D.
钢筋较密,使用的混凝土坍落度过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包括()等。【8.1.2】
A.
模板拼缝过大
B.
孔洞
C.
麻面
D.
蜂窝
E.
露筋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下列属于工程质量通病的是()。
A.
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蜂窝、麻面、露筋
B.
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试块强度不合格
C.
路基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规定值
D.
钢筋安装箍筋间距不一致
E.
桥面伸缩装置安置不平整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粗骨料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施工缝处未进行处理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桥梁梁体表面收缩裂缝宽度应小于()mm。
A.
0.1
B.
0.15
C.
0.2
D.
0.25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混凝土养护后的质量检查包括()
A.
原材料质量检查
B.
外观检查
C.
实测检查
D.
强度检查
E.
坍落度检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悬臂梁梁体表面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和宽度超过()m的收缩裂缝。
A.
0.1
B.
0.15
C.
0.2
D.
0.25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板面平整、密实,边角应整齐、无裂缝,并不得有石子外露和浮浆、脱皮、踏痕、积水等现象,蜂窝麻面面积不得大于总面积的0.5%。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混凝土工程中易发生或常见的质量通病不包括()。
A.
混凝土工程的蜂窝、麻面、空洞
B.
墙、地面工程的渗水、漏水、空鼓
C.
屋面工程起砂、裂缝
D.
混凝土工程中钢筋腐蚀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抹灰工程中,对蜂窝、麻面、露筋等应剔到实处,后用()水泥砂浆分层补平。
A.
1:3
B.
1:2
C.
1:2.5
D.
1:1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一般抹灰施工前,蜂窝、麻面、露筋等应剔到实处,后用1:3水泥砂浆分层补平。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下列不属于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质量通病的有()。
A.
外墙怖面砖空鼓、松动脱落、开裂、渗漏
B.
钢筋保护层不符合规范要求
C.
混凝土不密实存在蜂窝、麻面、空洞现象
D.
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施工不规范
E.
屋面防水层渗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某些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经分析评估,该部位采用加固处理,不会影响其使用及外观。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某些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经分析评估,该部位采用(),不会影响其使用及外观。
A.
修补处理
B.
加固处理
C.
返工处理
D.
报废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黏聚性差时,会造成混凝土置地不均,振捣后易出现蜂窝、空洞等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黏聚性差时,会造成混凝土置地不均,振捣后易出现蜂窝、空洞等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下列混凝土缺陷属于一般缺陷的是()。
A.
框架梁支座部位混凝土有蜂窝
B.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C.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
D.
圈梁箍筋少量露筋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混凝土工程的蜂窝、麻面、空洞,墙、地面、屋面防水工程渗水、漏水,空鼓、起砂、裂缝等,都与()有关,均应事先研究对策,提出预防措施。
A.
材料选用
B.
工人培训
C.
工序操作
D.
环境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钢筋混凝土构件拆模后常出现钢筋暴露在混凝土外面的现象,产生露筋的主要原因是()
A.
垫块位移
B.
钢筋级别太高
C.
模板湿润不够
D.
混凝土中掺入了粉煤灰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混凝土浇筑过程应分层进行,采用表面振动器时,分层振捣厚度不宜超过()mm。
A.
250
B.
300
C.
100
D.
2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下列关于混凝土蜂窝的处理措施中,正确的有()。
A.
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B.
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采用比原设计强度等级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C.
较深蜂窝清除困难时,先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D.
浇灌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
E.
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混凝土浇筑过程应分层进行,采用表面振动器时,分层振捣厚度不宜超过()mm。
A.
250
B.
300
C.
100
D.
200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