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孔隙率
B. 空隙率
C. 压实系数
D. 密度
搜题
第2题
A. 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在夯实或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一般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取样测定
B. 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按20~50平方米取样一组
C. 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400~900平方米取样一组
D. 填方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
第3题
A. 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在夯实或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一般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取样测定
B. 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按20~50㎡取样一组
C. 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400~900㎡取样一组
D. 填方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
第4题
A. 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在夯实或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一般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取样测定
B. 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按20~50㎡取样一组
C. 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400~900㎡取样一组
D. 填方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
第6题
A. 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B. 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C. 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工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D. 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第7题
A. 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B. 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工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C. 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D. 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第8题
A. 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B. 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工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C. 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D. 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第9题
A. 建筑立面图中通常用粗实线表示立面图的最外轮廓线和地平线
B. 立面图中用标高表示出各主要部位的相对高度,如室内外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及檐口高度
C. 立面图中的尺寸是表示建筑物高度方向的尺寸,一般用两道尺寸线表示,即建筑物总高和层高
D. 外墙面的装饰材料和做法一般应附相关的做法说明表
第10题
A. 建筑立面图中通常用粗实线表示立面图的最外轮廓线和地平线
B. 立面图中用标高表示出各主要部位的相对高度,如室内外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及檐口高度
C. 立面图中的尺寸是表示建筑物高度方向的尺寸,一般用两道尺寸线表示,即建筑物总高和层高
D. 外墙面的装饰材料和做法一般应附相关的做法说明表
第11题
A. 建筑立面图中通常用粗实线表示立面图的最外轮廓线和地平线
B. 立面图中用标高表示出各主要部位的相对高度,如室内外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及檐口高度
C. 立面图中的尺寸是表示建筑物高度方向的尺寸,一般用两道尺寸线表示,即建筑物总高和层高
D. 外墙面的装饰材料和做法一般应附相关的做法说明表
第12题
A. 建筑立面图中通常用粗实线表示立面图的最外轮廓线和地平线
B. 立面图中用标高表示出各主要部位的相对高度,如室内外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及檐口高度
C. 立面图中的尺寸是表示建筑物高度方向的尺寸,一般用两道尺寸线表示,即建筑物总高和层高
D. 外墙面的装饰材料和做法一般应附相关的做法说明表
第13题
A. 质量控制就是质量管理,两者概念不同,实质相同
B.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C. 质量管理是质量控制的一部分
D. 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和具体的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追求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系统过程
E. 质量管理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和具体的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追求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系统过程
第14题
A. 采用的质量标准或规范
B. 具体的工序质量要求(含检测的数据和观感质量)
C. 检测的方法
D. 检测的方法,检测的仪器、仪表及其精度等级
E. 设计规范化
第15题
A. COD是指示水体中氧含量的主要污染指标
B. COD是指示水体中含营养物质量的主要污染指标
C. COD是指示水体中含有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量的主要污染指标
第16题
A. COD是指示水体中氧含量的主要污染指标
B. COD是指示水体中含营养物质量的主要污染指标
C. COD是指示水体中含有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量的主要污染指标
第19题
A. 采用的质量标准或规范
B. 具体工序质量要求(数据和观感)
C. 检测的方法、检测的仪器仪表及其精度等级
D. 检测时的环境条件
E. 仪表检测的周期
第21题
A. 制定并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B. 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计划
C. 使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的各项指标能实现
D. 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第22题
A. 制定并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B. 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计划
C. 使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的各项指标能实现
D. 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第23题
A. 制定并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B. 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计划
C. 使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的各项指标能实现
D. 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第24题
A. 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价格,材料的取样、试验方法,材料的使用范围和施工要求
B. 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价格,材料的检验、试验方法,材料的使用范围和施工要求
C. 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价格,材料的保管、试验方法,材料的使用范围和施工要求
D. 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性能,材料的取样、试验方法,材料的使用范围和施工要求
第25题
A. 建筑立面图中通常用粗实线表示立面图的最外轮廓线和地平线
B. 立面图中用标高表示出各主要部位的相对高度,如室内外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及檐口高度
C. 立面图中的尺寸是表示建筑物高度方向的尺寸,一般用两道尺寸线表示,即建筑物总高和层高
D. 外墙面的装饰材料和做法一般应附相关的做法说明表
第26题
A. 建筑立面图中通常用粗实线表示立面图的最外轮廓线和地平线
B. 立面图中用标高表示出各主要部位的相对高度,如室内外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及檐口高度
C. 立面图中的尺寸是表示建筑物高度方向的尺寸,一般用两道尺寸线表示,即建筑物总高和层高
D. 外墙面的装饰材料和做法一般应附相关的做法说明表
第27题
A. 建筑立面图中通常用粗实线表示立面图的最外轮廓线和地平线
B. 立面图中用标高表示出各主要部位的相对高度,如室内外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及檐口高度
C. 立面图中的尺寸是表示建筑物高度方向的尺寸,一般用两道尺寸线表示,即建筑物总高和层高
D. 外墙面的装饰材料和做法一般应附相关的做法说明表
第28题
A. 建筑立面图中通常用粗实线表示立面图的最外轮廓线和地平线
B. 立面图中用标高表示出各主要部位的相对高度,如室内外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及檐口高度
C. 立面图中的尺寸是表示建筑物高度方向的尺寸,一般用两道尺寸线表示,即建筑物总高和层高
D. 外墙面的装饰材料和做法一般应附相关的做法说明表
第29题
A. 建筑立面图中通常用粗实线表示立面图的最外轮廓线和地平线
B. 立面图中用标高表示出各主要部位的相对高度,如室内外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及檐口高度
C. 立面图中的尺寸是表示建筑物高度方向的尺寸,一般用两道尺寸线表示,即建筑物总高和层高
D. 外墙面的装饰材料和做法一般应附相关的做法说明表
第30题
A. 建筑立面图中通常用粗实线表示立面图的最外轮廓线和地平线
B. 立面图中用标高表示出各主要部位的相对高度,如室内外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及檐口高度
C. 立面图中的尺寸是表示建筑物高度方向的尺寸,一般用两道尺寸线表示,即建筑物总高和层高
D. 外墙面的装饰材料和做法一般应附相关的做法说明表
第32题
A. 作业对象的特性、作业次序、质量要求
B. 质量方针与目标
C. 作业工具使用、检测质量的方法
D. 检测工具的选用、质量记录的填写
E. 完工后成品保护要点
第33题
A. 在一定温度和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集料的质量
B. 具有代表性颗粒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C. 单位表观体积集料的质量
D. 具有代表性颗粒的单位质量的体积
第34题
A. 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B. 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工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C. 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D. 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第35题
A. 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B. 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C. 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工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D. 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第36题
A. 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工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B. 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C. 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D. 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第37题
A. 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B. 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工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C. 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D. 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第41题
A. 胶合板质量应符合《胶合板》GB/T9846的要求
B. 中密度纤维板是在装饰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纤维板品种,分为普通型、家具型和承重型,质量应符合《中密度纤维板》GB/T11718的要求
C. 刨花板质量应符合《刨花板》GB/T4897的要求
D. 细木工板质量应符合《细木工板》GB/T5849的要求
第42题
A. 不影响结构安全,生铲工艺和使用要求
B. 当工程质量缺陷经过修补处理后仍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
C. 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经复核验算,仍能满足设计要求者
D. 某些轻微的质量缺陷,通过后续工序可以弥补的
第43题
A. 工程建设通用的综合标准
B. 重要的通用质量标准
C. 通用术语、符号和制图方法标准
D. 最新的信息技术标准
E. 重要的通用试验、检验和评定方法标准
第44题
A. 以经济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为基础的要求
B. 合同规定的项目质量和工期要求
C. 控制影响效率的其他因素的要求
D. 有关定额及市场价格的要求
第45题
A. 工程实体未发生过质量缺陷整改事项
B. 有关观感质量应符合相应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
C. 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见证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应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
D. 质量控制资料和文件应完整
E. 分项工程质量均应符合合格质量标准
第46题
A. 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质主要包括新版砂浆的密度、和易性、硬化砂浆强度和对基面的粘结力、抗冻性、收缩值等指标
B. 流动性的大小用“沉入度”表示,通常用砂浆稠度测定仪测定
C. 砂浆流动性的选择与砌筑种类、施工方法及天气情况有关。流动性过大,砂浆太稀,不仅铺砌难,而且硬化后强度降低;流动性过小,砂浆太稠,难于铺平
D. 砂浆的强度是以5个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后,用标准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MPa)算术平均值来评定的
第47题
A. 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质主要包括新拌砂浆的密度、和易性、硬化砂浆强度和对基面的粘结力、抗冻性、收缩值等指标
B. 流动性的大小用“沉人度”表示,通常用砂浆稠度测定仪测定
C. 砂浆流动性的选择与砌筑种类、施工方法及天气情况有关。流动性过大,砂浆太稀,不仅铺砌难,而且硬化后强度降低;流动性过小,砂浆太稠,难于铺平
D. 砂浆的强度是以150mm×150mmx150m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后,用标准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MPa)算术平均值来评定的
第48题
A. 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质主要包括新拌砂浆的密度、和易性、硬化砂浆强度和对基面的黏结力、抗冻性、收缩值等指标
B. 流动性的大小用“沉入度”表示,通常用砂浆稠度测定仪测定
C. 砂浆流动性的选择与砌筑种类、施工方法及天气情况有关。流动性过大,砂浆太稀,不仅铺砌难,而且硬化后强度降低;流动性过小,砂浆太稠,难于铺平
D. 砂浆的强度是以150mmX150mmX150m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后,用标准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MPa)算术平均值来评定的
第49题
A. 变异系数是评定混凝土质量均匀性的指标
B. 变异系数等于标准差除以平均值
C. 混凝土的标准差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D. 变异系数越大,表示混凝土质量越稳定
第50题
A. 招标范围及基本要求情况
B. 质量要求
C. 工期的确定及顺延要求
D. 标底的编制方法和要求
E. 材料设备的采购与供应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