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B.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C. 作业人员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的享有()。
D. 按本工程地质条件和开挖深度应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搜题
第1题
A. 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B.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C. 作业人员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的享有()。
D. 按本工程地质条件和开挖深度应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第2题
A. 全部为换填土
B. 全部为填方
C. 部分为换填土.部分为填方
D. 以原地面线和路基顶面线较低者为界进行计算
E. 以原地面线和路基顶面线较高者为界进行计算
第3题
A. 管道施工完毕,应及时进行回填,严禁晾沟
B. 浇筑混凝土管墩、管座时,应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0MPa以上方可回土
C. 填土时,不可将土块直接砸在接口抹带及防腐层部位
D. 管顶100cm范围以内,应采用人工夯填
E. 冬期施工作完闭水试验后,应及时放净存水,防止冻裂管道造成通水后漏水
第4题
A. 30cm
B. 40cm
C. 50cm
D. 60cm
第5题
A. 开挖时机械开挖至每层板底设计标高,严禁超挖
B. 侧墙、梁槽与基坑土方开挖分层开挖到位,基坑底严禁超挖,梁侧模避免超挖
C. 开挖过程中,在钢管柱附近处,使用挖机挖掘要注意钢管柱两侧土体高差不要过大
D. 边墙及中梁部位粱槽采用人工开挖
E. 某一施工单元的土方工程结束后,具备施工条件,即可展开下道工序的施工
第6题
A. 管道施工完毕,应及时进行回填,严禁晾沟
B. 浇筑混凝土管墩、管座时,应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0MPa以上方可回土
C. 填土时,不可将土块直接砸在接口抹带及防腐层部位
D. 管顶100cm范围以内,应采用人工夯填
E. 冬季施工作完闭水试验后,应及时放净存水,防止冻裂管道造成通水后漏水
第7题
A. 当管道埋深较大或敷设在土质条件不良地段,管径大于400mm时,通常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B. 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抗酸、碱侵蚀及抗渗性能较好、管节长、接头多、施工
C. 陶土管耐酸抗腐蚀性好,适用于排除酸性废水或管外有侵蚀性地下水的污水管道
D. 砌砖渠道在国内外排水工程中应用较早,常用的断面形式有矩形、梯形、拱形等
E. 目前国内生产的UPVC排水管管径绝大部分在DN600以上,比较适合在市政排水管网(管径较大)中使用
第8题
A. 当混凝土的裂缝宽度较深时,应采取()进行处理。
B. 当工程质量缺陷采取修补处理后,仍无法保证达到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但是不具备返工处理条件时,应采取()。
C. 施工质量事故处理时,一般可不作专门处理的情况有()。
D. 裂缝宽度大于0.3mm时,采用嵌缝密闭法进行处理。
第9题
A. 确定采用机械从上游向下游开挖沟槽
B. 安管时管道承口背向水流方向
C. 机械开挖至槽底高程
D. 局部超挖达200mm,施工单位自行进行了槽底处理
第10题
A. (单选题)根据本工程条件,沟槽上口宽度应为()。
B. (单选题)管道位于绿地内,管道胸腔压实度(按照轻型击实标准)应为()。
C. (多选题)根据本工程可能出现地下水比较丰富、流砂等情况,在不降水的情况下,可采取的支护措施有()。
D. (判断题)本工程堆土距沟槽边缘应不小于0.8m,且高度不应超过1.5m;沟槽边堆置土方不得超过施工设计堆置高度。
第11题
A. 沟槽开挖不得超挖、扰动基底土层,如有扰动、超挖,严禁用土松填,应按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B. 当采用机械开挖时,沟底留200~300mm厚的土层暂不挖掉,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C. 沟槽应排水顺畅,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
D. 沟槽遇软土地基、杂质土或地下水时,应按设计要求做人工处理
第12题
A. 下列不属于管道开槽施工优点的是()。(单选题)
B. 沟埋管道施工的基本流程是()。(单选题)
C. 下列常用的沟槽断面形式有()。(多选题)
D. 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接口属于柔性接口形式。(判断题)
第14题
A. 为预防管道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施工中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对超挖部分用()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
B. 对本工程管沟上方出现的管道损坏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C. 本工程中,化工建材管进场应复验的项目有()。
D. 本工程地面沉陷主要是由于管沟处填土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管道接口渗漏,在雨水下渗的作用下,管沟回填不实,最终造成沉陷。
第15题
A.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15~5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B. 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
C. 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
D. 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第16题
A.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15~5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B. 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
C. 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
D. 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第17题
A.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15~5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B. 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
C. 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
D. 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第18题
A.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15~5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B. 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
C. 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
D. 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第19题
A.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15~5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B. 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
C. 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
D. 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第20题
A. 沟槽开挖不得超挖、扰动基底土层。如有扰动、超挖,严禁用土松填,应按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B. 当采用机械开挖时,沟底留200~300mm厚的土层暂不挖掉,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C. 沟槽应排水顺畅,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
D. 沟槽遇软土地基、杂质土或地下水时,应按设计要求做人工处理
E. 槽底高程允许偏差±20mm
第21题
A. 沟槽应排水顺畅,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
B. 当采用机械开挖时,沟底留200~300mm厚的士层暂不挖掉,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C. 沟槽开挖不得超挖、扰动基底土层。如有扰动、超挖,严禁用土松填,应按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D. 沟槽遇软土地基、杂质土或地下水时,应按设计要求做人工处理
E. 槽底高程允许偏差土20mm
第22题
A. 施工准备→开挖沟槽→测量放线→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B.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管道安装及连接→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C.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回填土→通水试验→灌水试验
D.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第23题
A. 施工准备→开挖沟槽→测量放线→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B.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管道安装及连接→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C.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回填土→通水试验→灌水试验
D.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沟槽→铺设基础→管道安装及连接→管道与检查井等连接→灌水试验→回填土→通水试验
第24题
A.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B.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1.5m及以上
C.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D. 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E. 3m高外墙砌筑工程
第25题
A.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B.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1.5m及以上
C.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D. 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E. 3m高外墙砌筑工程
第26题
A.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B.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1.5m及以上
C.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D. 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E. 3m高外墙砌筑工程
第27题
A.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B.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1.5m及以上
C.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D. 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E. 3m高外墙砌筑工程
第28题
A.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B.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1.5m及以上
C.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D. 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E. 3m高外墙砌筑工程
第29题
A.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B.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1.5m及以上
C.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D. 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E. 3m高外墙砌筑工程
第30题
A. 推土机操纵灵活,运转方便,所需工作面较小、行驶速度快、易于转移,能爬45°左右的缓坡,因此应用较
B. 多用于场地清理和平整、开挖深度1.5m以内的基坑,填平沟坑,以及配合铲运机、挖土机工作等
C. 在推土机后面可安装松土装置,破、松硬土和冻土,也可拖挂羊足碾进行土方压料工作
D. 推土机可以推挖一〜三类土,运距在100m以内的平土或移挖作填,宜采用推土机,尤其是当运距在30〜60m之间最有效,即效率最高。
第31题
A. 推土机操纵灵活,运转方便,所需工作面较小、行驶速度快、易于转移,能爬45°左右的缓坡,因此应用较广
B. 多用于场地清理和平整、开挖深度1.5m以内的基坑,填平沟坑,以及配合铲运机、挖土机工作等
C. 在推土机后面可安装松土装置,破、松硬土和冻土,也可拖挂羊足碾进行土方压料工作
D. 推土机可以推挖一~三类土,运距在100m以内的平土或移挖作填,宜采用推土机,尤其是当运距在30~60m之间最有效,即效率最高。
第32题
A. 推土机操纵灵活,运转方便,所需工作面较小、行驶速度快、易于转移,能爬45°左右的缓坡,因此应用较广
B. 多用于场地清理和平整、开挖深度1.5m以内的基坑,填平沟坑,以及配合铲运机、挖土机工作等
C. 在推土机后面可安装松土装置,破、松硬土和冻土,也可拖挂羊足碾进行土方压料工作
D. 推土机可以推挖一~三类土,运距在100m以内的平土或移挖作填,宜采用推土机,尤其是当运距在30~60m之间最有效,即效率最高。
第33题
A. 推土机操纵灵活,运转方便,所需工作面较小、行驶速度快、易于转移,能爬45°左右的缓坡,因此应用较广
B. 多用于场地清理和平整、开挖深度1.5m以内的基坑,填平沟坑,以及配合铲运机、挖土机工作等
C. 在推土机后面可安装松土装置,破、松硬土和冻土,也可拖挂羊足碾进行土方压料工作
D. 推土机可以推挖一~三类土,运距在100m以内的平土或移挖作填,宜采用推土机,尤其是当运距在30~60m之间最有效,即效率最高。
第34题
A. 路堑边坡设混凝土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挡土墙结构时,应待挡土墙结构强度达设计规定后,方可开挖路堑土方
B. 在天然湿度土质的地区开挖土方,砂土和砂砾土开挖深度不超过2.0m,可开挖直槽
C. 在距现状直埋缆线2m范围内采用机械开挖时,应邀请管理单位派人现场监护
D. 人工开挖路堑深度大于5m时,应分层开挖,每次高度不得大于3m,层间应留
第35题
A. 无缝钢管或直缝或螺旋钢管采用
B. 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中,水、煤气管、铸铁管等采用公称直径(DN)标注
C. 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中,铜管、薄壁不锈钢管等采用公称外径(Dw)标注
D. 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中,塑料管以公称外径(DE)标注
E. 钢筋混凝土管、混凝土管以内径D标注
第36题
A. 当管径小、土方量少、施工现场狭窄、地下障碍物多无法采用机械挖土时采用人工开挖
B. 相邻沟槽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的施工顺序
C. 采用机械挖土时,应使槽底留50cm左右厚度土层,由人工清槽底
D. 已有地下管线与沟槽交叉或临近建筑物、电杆、测量标志时,应采取避开措施
E. 穿越道路时,架设施工临时便桥,设置明显标志,做好交通导行措施
第37题
A. 当管径小、土方量少、施工现场狭窄、地下障碍物多或无法采用机械挖土时采用人工开挖
B. 相邻沟槽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的施工顺序
C. 采用机械挖土时,应使槽底留50cm左右厚度土层,由人工清槽底
D. 已有地下管线与沟槽交叉或邻近建筑物、电杆、测量标志时,应采取避开措施
E. 穿越道路时,架设施工临时便桥,设置明显标志,做好交通导行措施
第38题
A. 路面混凝土施工时不得在板块中部停止,如遇意外原因造成施工暂停,应在分块处按规范中的胀缝要求处理,并加传力杆
B. 严格控制路面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一致性
C. 严格控制基层施工质量,消除可能造成路面强度突变的因素
D. 切缝一定要及时
第39题
A. 为了减少基础的不均匀下沉,条形基础应设置()。(单选题)
B. 条形基础设沉降缝的间距应为()米。(单选题)
C. 下列施工现场降水方法包括()。(多选题)
D. 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属于刚性扩大基础。(判断题)
第40题
A. (单选题)为了减少基础的不均匀下沉,条形基础应设置()。
B. (单选题)条形基础设沉降缝的间距应为()米。
C. (多选题)下列施工现场降水方法包括()。
D. (判断题)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属于刚性扩大基础。
第41题
A. 浅基坑(槽)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长度
B. 根据土质和水文情况.采取在四侧或两侧直立开挖或放坡,以保证施工操作安全
C.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15~3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D. 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200mm
第42题
A. 开挖深度为4m的基坑工程
B. 搭设高度为4m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C. 搭设高度为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D. 开挖深度不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E.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1.5m及以上
第43题
A. 开挖深度为4m的基坑工程
B. 搭设高度为4m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C. 搭设高度为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D. 开挖深度不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E.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1.5m及以上
第44题
A. 开挖深度为4m的基坑工程
B. 搭设高度为4m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C. 搭设高度为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D. 开挖深度不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E.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1.5m及以上
第45题
A. 开挖深度为4m的基坑工程
B. 搭设高度为4m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C. 搭设高度为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D. 开挖深度不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E.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1.5m及以上
第46题
A. 开挖深度为4m的基坑工程
B. 搭设高度为4m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C. 搭设高度为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D. 开挖深度不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E.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1.5m及以上
第47题
A. 开挖深度为4m的基坑工程
B. 搭设高度为4m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C. 搭设高度为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D. 开挖深度不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E.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1.5m及以上
第48题
A. 30
B. 50
C. 80
D. 90
第49题
A. 30
B. 50
C. 80
D. 90
第50题
A. 30
B. 50
C. 80
D. 90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