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3题
A. 三角测量的网(锁),各等级的首级控制网,宜布设为等边三角形的网(锁),其三角角形的内角不应小于30°
B. 导线测量法的网,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C. 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状,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
D. 使用三边测量法时,各等级三边网的起始边至最远边之间的三角形个数不宜多于
第5题
A. 25°
B. 30°
C. 35°
D. 40°
第13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17题
A.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中间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B.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最大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C.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最小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0%
D.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0%
E.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第18题
A.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中间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B.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最大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C.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最小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0%
D.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0%
E.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第25题
A. 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计算确定且不少于2个
B. 公共建筑内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C. 公共建筑内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D.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推拉门或转门
第26题
A. 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计算确定且不少于2个
B. 公共建筑内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C. 公共建筑内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D.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推拉门或转门
第27题
A.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B.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98%
C.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最小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0%
D.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最小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90%
E. 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实测值达到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100%
第28题
A. 每个防火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1个
B. 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C. 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D. 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建筑或多层建筑的首层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第29题
A. 每个防火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1个
B. 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C. 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D. 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建筑或多层建筑的首层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第30题
A. 对于环境保护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工程,采用单级放坡形式的坡度不宜大于1:1
B. 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C. 采用二级放坡形式,每级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1.5
D. 采用二级放坡形式,总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1.5
第31题
A. 对于环境保护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工程,采用单级放坡形式的坡度不宜大于1:1
B. 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C. 采用二级放坡形式,每级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1.5
D. 采用二级放坡形式,总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1.5
第32题
A. 对于环境保护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工程,采用单级放坡形式的坡度不宜大于1:1
B. 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C. 采用二级放坡形式,每级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1.5
D. 采用二级放坡形式,总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1.5
第34题
A.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构成的()对角线确定。
B. 如果作用于同一平面三个互不平行的力组成平衡力系,则三个力的()必定汇交于一点。
C. 在平面内,两力平衡的条件是()。
D.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35题
A. 承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
B. 承台的宽度不应小于500mm
C. 承台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D. 矩形承台其钢筋应按双向均匀通长配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E. 三桩承台,钢筋应按三向板带均匀配置,且最里面的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内
第36题
A. 对于环境保护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工程,采用单级放坡形式的坡度不宜大于1:1
B. 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C. 层相连采用二级放坡形式,每级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1.5
D. 采用二级放坡形式,总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1.5
第38题
A. 平网每个系结点的边绳断裂张力不得小于1kN
B. 系绳沿网边应均匀分布,间距不得大于750mm
C. 电梯井内平网网体与井壁空隙不得大于25mm
D. 平网每个系结点的边绳应与支撑架靠紧
第39题
A. 平网每个系结点的边绳断裂张力不得小于1kN
B. 系绳沿网边应均匀分布,间距不得大于750mm
C. 电梯井内平网网体与井壁空隙不得大于25mm
D. 平网每个系结点的边绳应与支撑架靠紧
第40题
A. 平网每个系结点的边绳断裂张力不得小于1kN
B. 系绳沿网边应均匀分布,间距不得大于750mm
C. 电梯井内平网网体与井壁空隙不得大于25mm
D. 平网每个系结点的边绳应与支撑架靠紧
第42题
A. 采用钢支撑的狭长形基坑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
B. 斜面应设置多级边坡,分层厚度宜为3~4m
C. 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D. 多级边坡超过二级应设置加宽平台,加宽平台不宜小于5m
E. 狭长形基坑可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开挖的方法,也可采用从中间向两端开挖的方法
第43题
A. 采用钢支撑的狭长形基坑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
B. 斜面应设置多级边坡,分层厚度宜为3~4m
C. 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D. 多级边坡超过二级应设置加宽平台,加宽平台不宜小于5m
E. 狭长形基坑可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开挖的方法,也可采用从中间向两端开挖的方法
第44题
A. 采用钢支撑的狭长形基坑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
B. 斜面应设置多级边坡,分层厚度宜为3~4m
C. 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D. 多级边坡超过二级应设置加宽平台,加宽平台不宜小于5m
E. 狭长形基坑可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开挖的方法,也可采用从中间向两端开挖的方法
第45题
A.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B. 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为2个
C.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以及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D.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少于5米
第46题
A.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B. 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为2个
C.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以及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D.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少于5米
第47题
A. 纸面石膏板的长边(既包封边)应沿纵向次龙骨铺设
B. 自攻螺丝至纸面石膏板边的距离,用面纸包封的板边以10-15mm为宜
C. 自攻螺丝至纸面石膏板边的距离,切割的板边以10-15mm为宜
D. 自攻螺丝的间距以150mm-170mm为宜
E. 板中螺丝间距不得大于200mm
第48题
A. 风机压出端的测定面要选在通风机出口而气流比较稳定的直管段上
B. 测量矩形断面的测点划分面积不大于0.05㎡,控制边长在200mm~250mm间,最佳为小于220mm
C. 量圆形断面的测点据管径大小将断面划分成若干个面积相同的同心环,每个圆环设四个测点,这四个点处于相互垂直的直径上
D. 气流稳定的断面选择在产生局部阻力的弯头三通等部件引起的涡流的部位后顺气流方向圆形风管4~5倍直径或矩形风管大边长度尺寸处
E. 测量矩形断面的测点划分面积不大于0.06㎡,控制边长在200mm~250mm间,最佳为小于220mm
第49题
A. 风机压出端的测定面要选在通风机出口而气流比较稳定的直管段上
B. 测量矩形断面的测点划分面积不大于0.05㎡,控制边长在200mm~250mm间,最佳为小于210mm
C. 测量圆形断面的测点据管径大小将断面划分成若干个面积相同的同心环,每个圆环设四个测点,这四个点处于相互垂直的直径上
D. 气流稳定的断面选择在产生局部阻力的弯头三通等部件引起的涡流的部位后顺气流方向圆形风管4~6倍直径或矩形风管大边长度尺寸处
E. 测量矩形断面的测点划分面积不大于0.06㎡,控制边长在200mm~250mm间,最佳为小于210mm
第50题
A.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B. 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C. 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D. 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E. 搭接长度0.5m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