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计算确定且不少于2个
B. 公共建筑内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C. 公共建筑内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D.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推拉门或转门
搜题
第1题
A. 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计算确定且不少于2个
B. 公共建筑内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C. 公共建筑内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D.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推拉门或转门
第2题
A. 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计算确定且不少于2个
B. 公共建筑内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C. 公共建筑内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D.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推拉门或转门
第3题
A. 疏散走道允许堆放杂物
B. 疏散走道可以不设疏散指示标志
C. 疏散走道可以设置屏风,只要是不燃烧体就行
D. 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第4题
A. 疏散走道允许堆放杂物
B. 疏散走道可以不设疏散指示标志
C. 疏散走道可以设置屏风,只要是不燃烧体就行
D. 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第5题
A. 疏散走道允许堆放杂物
B. 疏散走道可以不设疏散指示标志
C. 疏散走道可以设置屏风,只要是不燃烧体就行
D. 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第6题
A. 疏散通道的侧面如为临空面,必须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栏杆
B. 疏散通道出口1.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或其它影响人员正常疏散的障碍物
C. 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疏散通道应设有夜间照明,无天然采光的疏散通道应增设有人工照明设施
E. 疏散通道出口不宜设置大门,如确需设置大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打开,且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第7题
A. 疏散通道的侧面如为临空面,必须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栏杆
B. 疏散通道出口1.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或其它影响人员正常疏散的障碍物
C. 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疏散通道应设有夜间照明,无天然采光的疏散通道应增设有人工照明设施
E. 疏散通道出口不宜设置大门,如确需设置大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打开,且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第8题
A. 疏散通道的侧面如为临空面,必须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栏杆
B. 疏散通道出口1.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或其它影响人员正常疏散的障碍物
C. 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疏散通道应设有夜间照明,无天然采光的疏散通道应增设有人工照明设施
E. 疏散通道出口不宜设置大门,如确需设置大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打开,且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第9题
A. 疏散通道的侧面如为临空面,必须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栏杆
B. 疏散通道出口1.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或其它影响人员正常疏散的障碍物
C. 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疏散通道应设有夜间照明,无天然采光的疏散通道应增设有人工照明设施
E. 疏散通道出口不宜设置大门,如确需设置大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打开,且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第10题
A. 疏散通道的侧面如为临空面,必须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栏杆
B. 疏散通道出口1.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或其它影响人员正常疏散的障碍物
C. 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D. 疏散通道应设有夜间照明,无天然采光的疏散通道应增设有人工照明设施
E. 疏散通道出口不宜设置大门,如确需设置大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打开,且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第11题
A. 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
B. 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3层
C. 在其他民用建筑时,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D. 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每个观众厅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200m2
E.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屋
第12题
A. 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所有楼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B. 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C. 应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便于双向疏散
D. 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第13题
A. 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人口和疏散路线
B. 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
C. 对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平时要进行训练,以便火灾时按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D. 发生火灾时,要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进行疏散
第14题
A. 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人口和疏散路线
B. 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
C. 对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平时要进行训练,以便火灾时按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D. 发生火灾时,要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进行疏散
第15题
A. 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人口和疏散路线
B. 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
C. 对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平时要进行训练,以便火灾时按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D. 发生火灾时,要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进行疏散
第16题
A. 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人口和疏散路线
B. 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
C. 对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平时要进行训练,以便火灾时按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D. 发生火灾时,要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进行疏散
第17题
A. 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人口和疏散路线
B. 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
C. 对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平时要进行训练,以便火灾时按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D. 发生火灾时,要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进行疏散
第18题
A. 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人口和疏散路线
B. 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
C. 对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平时要进行训练,以便火灾时按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D. 发生火灾时,要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进行疏散
第19题
A. 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入口和疏散路线
B. 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
C. 对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平时要进行训练,以便火灾时按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D. 发生火灾时,要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进行疏散
第20题
A. 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入口和疏散路线
B. 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
C. 对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平时要进行训练,以便火灾时按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D. 发生火灾时,要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进行疏散
第21题
A. 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人口和疏散路线
B. 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
C. 对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平时要进行训练,以便火灾时按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D. 发生火灾时,要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进行疏散
第22题
A. 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人口和疏散路线
B. 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
C. 对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平时要进行训练,以便火灾时按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D. 发生火灾时,要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进行疏散
第23题
A.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B. 楼梯间应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设置,便于双向疏散
C. 楼梯间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D. 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应错位设置
第24题
A.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B. 楼梯间应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设置,便于双向疏散
C. 楼梯间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D. 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应错位设置
第25题
A. 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
B. 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其他楼层时,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m2
C. 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
D.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
第26题
A. 将参加疏散的职工或群众编成组,指定负责人,使整个疏散工作有秩序地进行
B. 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最后疏散
C. 尽量利用各类搬运机械进行疏散
D. 怕水的物资应用苫布进行保护
第27题
A. 将参加疏散的职工或群众编成组,指定负责人,使整个疏散工作有秩序地进行
B. 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最后疏散
C. 尽量利用各类搬运机械进行疏散
D. 怕水的物资应用苫布进行保护
第28题
A. 将参加疏散的职工或群众编成组,指定负责人,使整个疏散工作有秩序地进行
B. 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最后疏散
C. 尽量利用各类搬运机械进行疏散
D. 怕水的物资应用苫布进行保护
第29题
A. 将参加疏散的职工或群众编成组,指定负责人,使整个疏散工作有秩序地进行
B. 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最后疏散
C. 尽量利用各类搬运机械进行疏散
D. 怕水的物资应用苫布进行保护
第30题
A. 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定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出出入口和疏散路线
B. 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
C. 对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平时要进行训练,以便火灾时按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D. 发生火灾时,要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进行疏散
第31题
A. 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定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出出入口和疏散路线
B. 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
C. 对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平时要进行训练,以便火灾时按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D. 发生火灾时,要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进行疏散
第32题
A. 3层及3层以上建筑的室外疏散楼梯应采用难燃材料
B. 室外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应小于0.8m
C. 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0m内的墙面不应设置其他开口
D. 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m
E. 所有室外疏散楼梯应采用不燃材料
第33题
A. 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
B. 临时疏散通道不宜采用爬梯,确需采用时,应采取可靠固定措施
C.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D.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E.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2m的防护栏杆
第34题
A. 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
B. 临时疏散通道不宜采用爬梯,确需采用时,应采取可靠固定措施
C.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D.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E.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2m的防护栏杆
第35题
A. 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
B. 临时疏散通道不宜采用爬梯,确需采用时,应采取可靠固定措施
C.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D.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E.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2m的防护栏杆
第36题
A. 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
B. 临时疏散通道不宜采用爬梯,确需采用时,应采取可靠固定措施
C.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D.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E.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2m的防护栏杆
第37题
A. 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
B. 临时疏散通道不宜采用爬梯,确需采用时,应采取可靠固定措施
C.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D.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E.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2m的防护栏杆
第38题
A. 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
B. 临时疏散通道不宜采用爬梯,确需采用时,应采取可靠固定措施
C.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D.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E.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2m的防护栏杆
第39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B.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C.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D.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可不设防护栏杆
E. 临时疏散通道不宜采用爬梯,确需采用时,应采取可靠固定措施
第40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B.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C.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D.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可不设防护栏杆
E. 临时疏散通道不宜采用爬梯,确需采用时,应采取可靠固定措施
第41题
A.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B.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C. 临时疏散通道设置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D. 临时疏散通道的侧面为临空面时,可不设防护栏杆
E. 临时疏散通道不宜采用爬梯,确需采用时,应采取可靠固定措施
第42题
A. 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
B. 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
C.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动关闭
D. 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第43题
A. 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
B. 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
C.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动关闭
D. 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第44题
A. 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最后疏散
B. 怕水的物资应用苫布进行保护
C. 将参加疏散的职工或群众编成组,指定负责人,使整个疏散工作有秩序地进行
D. 尽量利用各类搬运机械进行疏散
第45题
A. 将参加疏散的职工或群众编成组,指定负责人,使整个疏散工作有秩序地进行
B. 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最后疏散
C. 尽量利用各类搬运机械进行疏散
D. 怕水的物资应用苫布进行保护
第46题
A. 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最后疏散
B. 怕水的物资应用苫布进行保护
C. 将参加疏散的职工或群众编成组,指定负责人,使整个疏散工作有秩序地进行
D. 尽量利用各类搬运机械进行疏散
第47题
A. 将参加疏散的职工或群众编成组,指定负责人,使整个疏散工作有秩序地进行
B. 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最后疏散
C. 尽量利用各类搬运机械进行疏散
D. 怕水的物资应用苫布进行保护
第48题
A. 独立建造的消防水泵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B. 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以下,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平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楼层
C. 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隔墙和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
D. 水泵房疏散门应直通安全出口,且开向疏散走道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第49题
A. 独立建造的消防水泵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B. 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以下,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平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楼层
C. 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隔墙和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
D. 水泵房疏散门应直通安全出口,且开向疏散走道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第50题
A. 室外疏散楼梯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B. 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小于0.9m
C. 疏散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D. 在楼梯周围1.0m内的墙面上不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E. 倾斜角度不大于45°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