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5题
A. 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时
B. 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1个弯曲时
C. 管子长度每超过10m,有2个弯曲时
D. 管子长度每超过8m,有3个弯曲时
第10题
A. 管长超过45m且无弯时
B. 管长超过45m,中间有三个弯时
C. 管长35m无弯时
D. 管长超过30m,中间只有一个弯时
E. 管长超过20m,中间有二个弯时
第11题
A. 线缆穿管、槽盒后,应将管口、槽口封堵
B. 线缆应绑扎成束
C.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2根
D. 线缆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
第12题
A. 线缆穿管、槽盒后,应将管口、槽口封堵
B. 线缆应绑扎成束
C.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2根
D. 线缆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
第13题
A.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个管内或线槽的同一线槽孔内
B.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或用端子连接
C.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D. 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0.5~1.0m设置吊点或支点。
第14题
A.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个管内或线槽的同一线槽孔内
B.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或用端子连接
C.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D. 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0.5~1.0m设置吊点或支点。
第15题
A. 系统线路暗敷时,应采用金属管、可弯曲金属电气导管或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保护
B. 系统线路明敷时,应采用金属管、可弯曲金属电气导管或槽盒保护
C. 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可直接明敷
D. 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应采用槽盒保护
第16题
A. 系统线路暗敷时,应采用金属管、可弯曲金属电气导管或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保护
B. 系统线路明敷时,应采用金属管、可弯曲金属电气导管或槽盒保护
C. 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可直接明敷
D. 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应采用槽盒保护
第17题
A. 照明线路中的导线截面大于或等于5m㎡以上时,应执行动力线路穿线相应项目
B. 管内穿线的工程量,应区别线路性质、导线材质、导线截面,以单线“延长米”为计量单位计算,线路分支接头线的长度已综合考虑在定额中,不得另行计算
C. 各种配管应区别不同敷设方式、敷设位置、管材材质、规格,以“延长米”为计量单位,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箱(盒)、灯头盒、开关盒所占长度
D. 线夹配线工程量,应区别线夹材质(塑料、瓷质)、线式(两线、三线)、敷设位置(在木、砖、混凝土)以及导线规格,以线路“延长米”为计量单位计算
E. 定额中未包括钢索架设及拉紧装置、接线箱(盒)、支架的制作安装,其工程量应另行计算
第20题
A. 30
B. 20
C. 15
D. 10
第32题
A. 在距导管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0~150mm范围内应设有固定
B. 在距导管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150~500mm范围内应设有固定管卡
C. 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
D. 导管采用的接线或过渡盒(箱)应选用明装盒(箱)
第40题
A. 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
B. 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且竖向间距偏差不应超过100mm
C. 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
D. 未端应有90°弯钩
E. 120m墙可不设置拉结钢筋
第41题
A. 梯架、托盘和槽盒全长不大于30m时,应不少于2处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B. 全长大于30m时,每隔30~40m应增加一个连接点,起始端和终点端均应可靠接地
C. 全长大于30m时,每隔20~30m应增加一个连接点,起始端和终点端均应可靠接地
D. 非镀锌梯架、托盘和槽盒本体之间连接板的两端应跨接保护联结导体,保护联结导体的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E. 镀锌梯架、托盘和槽盒本体之间不跨接保护联结导体时,连接板每端不应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第44题
A. 配线应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B. 线缆芯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样一致,字迹应清晰且不易褪色
C.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1根
D. 线缆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
第45题
A. 配线应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B. 线缆芯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样一致,字迹应清晰且不易褪色
C.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1根
D. 线缆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
第46题
A. 扣除
B. 不扣除
C. 计算一半
D. 以上均不对
第47题
A. 梯架、托盘和槽盒全长不大于30m时,应不少于()处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B. 梯架、托盘和槽盒全长大于30m时,每隔()m应增加一个连接点,起始端和终点端均应可靠接地。
C. 母线槽的金属外壳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并应符合的规定有()。
D. 镀锌梯架、托盘和槽盒本体之间不跨接保护联结导体时,连接板每端不应少于3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第48题
A. 拉索应采用经内外防腐处理的钢管防护
B. 拉索转弯处应采用专用导向滑轮
C. 拉索末端拉手应设在专用的保护盒内
D. 拉索套管和保护盒应固定牢靠
第49题
A.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B. 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
C. 导线应绑扎成束
D. 导线穿管、线槽后,管口、槽口不需封堵
第50题
A.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B. 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
C. 导线应绑扎成束
D. 导线穿管、线槽后,管口、槽口不需封堵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