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
B. 3
C. 5
搜题
第3题
A. 孔间距相对较大
B. 密度相对较小
C. 空间位置偏上
D. 空间位置偏下
第5题
A. 建筑地面工程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的铺设,均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
B. 建筑地面工程各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C.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
D. 一般项目其检验结果应有80%及以上的检查点(值)符合本规范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且最大值不应超过其允许偏差值的1.2倍
E. 建筑地面工程完工后,施工质量验收应在建筑施工企业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进行检验
第6题
A. 将已编好号的饰面板放在操作支架上,用钻在板材上、下两个侧边上钻孔
B. 通常每个侧边打两个孔,当板材宽度较大时,应增加孔数,孔间距应不大于900mm
C. 钻孔后用云石机在板背面的垂直钻孔方向上切一道槽,并切透孔壁,与钻孔形成象鼻眼,以备埋卧铜丝
D. 当饰面板规格较大,施工中下端不好绑铜丝时,可在未镶贴饰面板的一侧,用云石机在板上、下各开一槽,槽长约30-40mm,槽深约12mm与饰面板背面打通
E. 在板厚方向竖槽一般居中,亦可偏外,但不得损坏石材饰面和不造成石材表面泛碱,将铜丝压入槽内,与钢筋网固定
第7题
A.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B.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
C. 当按两次抽样总数和计算的合格率为8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D.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记录应一式两份
E. 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允许偏差的1倍
第8题
A. 合于使用评价,在全面检验之后进行
B. 承担合于使用评价的机构不需要具备任何资质
C. 长输(油气)管道的全面检验方法有内检测、直接检测和耐压试验
D. 公用管道的全面检验的检验方法有直接检测和耐压(压力)试验
第9题
A. 提交起重机械上次检验报告及使用登记证,上次检验周期内的维保.修理(如有)和自检记录,以及检验工作需要的其他相关资料
B. 拆卸需要拆卸才能进行检验的零部件.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拆除受检部位妨碍检验的部件或者其他物品
C. 将起重机械主要受力部件.主要焊缝,严重腐蚀部位,以及检验人员指定部位和部件清理干净,露出金属表面
D. 需要登高进行检验(高于地面或固定平面2m以上)的部位,采取可靠安全的登高措施
第10题
A. 提交起重机械上次检验报告及使用登记证,上次检验周期内的维保.修理(如有)和自检记录,以及检验工作需要的其他相关资料
B. 拆卸需要拆卸才能进行检验的零部件.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拆除受检部位妨碍检验的部件或者其他物品
C. 将起重机械主要受力部件.主要焊缝,严重腐蚀部位,以及检验人员指定部位和部件清理干净,露出金属表面
D. 需要登高进行检验(高于地面或固定平面2m以上)的部位,采取可靠安全的登高措施
第11题
A. 提交起重机械上次检验报告及使用登记证,上次检验周期内的维保.修理(如有)和自检记录,以及检验工作需要的其他相关资料
B. 拆卸需要拆卸才能进行检验的零部件.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拆除受检部位妨碍检验的部件或者其他物品
C. 将起重机械主要受力部件.主要焊缝,严重腐蚀部位,以及检验人员指定部位和部件清理干净,露出金属表面
D. 需要登高进行检验(高于地面或固定平面2m以上)的部位,采取可靠安全的登高措施
第12题
A. 提交起重机械上次检验报告及使用登记证,上次检验周期内的维保.修理(如有)和自检记录,以及检验工作需要的其他相关资料
B. 拆卸需要拆卸才能进行检验的零部件.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拆除受检部位妨碍检验的部件或者其他物品
C. 将起重机械主要受力部件.主要焊缝,严重腐蚀部位,以及检验人员指定部位和部件清理干净,露出金属表面
D. 需要登高进行检验(高于地面或固定平面2m以上)的部位,采取可靠安全的登高措施
第13题
A. 提交起重机械上次检验报告及使用登记证,上次检验周期内的维保.修理(如有)和自检记录,以及检验工作需要的其他相关资料
B. 拆卸需要拆卸才能进行检验的零部件.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拆除受检部位妨碍检验的部件或者其他物品
C. 将起重机械主要受力部件.主要焊缝,严重腐蚀部位,以及检验人员指定部位和部件清理干净,露出金属表面
D. 需要登高进行检验(高于地面或固定平面2m以上)的部位,采取可靠安全的登高措施
第14题
A. 提交起重机械上次检验报告及使用登记证,上次检验周期内的维保.修理(如有)和自检记录,以及检验工作需要的其他相关资料
B. 拆卸需要拆卸才能进行检验的零部件.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拆除受检部位妨碍检验的部件或者其他物品
C. 将起重机械主要受力部件.主要焊缝,严重腐蚀部位,以及检验人员指定部位和部件清理干净,露出金属表面
D. 需要登高进行检验(高于地面或固定平面2m以上)的部位,采取可靠安全的登高措施
第15题
A. 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划分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可按每三层(不足三层按三层计)划分检验批
B. 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所划分的分项工程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10延长米为1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间计算
C.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4间,不足4间,应全数检查
D. 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划分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也按每层划分检验批
E.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
第16题
A. 小于
B. 大于
C. 相等
第17题
A. 10至20m
B. 20至30m
C. 30至40m
第18题
A. 检验每批不大于60t
B. 从每批钢丝抽查5%,且不少于5盘,进行形状、尺寸和表面检查,如检查不合格,则将该批钢丝全数检查
C. 从检查合格的钢丝中抽取5%,且不少于3盘,在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不合格盘报废
D. 出现检查不合格时,从同批未检的钢丝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不合格项复验,仍有不合格,则该批钢丝为不合格
E. 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
第19题
A. 提出工程验收的划分方式(检验批、分部、分项、单位工程
B. 验收结果处理与意见
C. 检验批、分部、分项、单位工程验收的合格要求
D. 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就是由谁组织、谁参与
E. 进场检验、见证检验、复检的一些要求
第20题
A. 建筑门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时应全数检查C
B. 建筑门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时可不检查
C. 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10%并不得少于6樘,不足6樘时应全数检查。
D. 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10%并不得少于6樘,不足6樘时可不检查。
E. 特种门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0%并不得少于10樘,不足10樘时应全数检查。
第21题
A. 先冲边上孔再冲对角孔,最后冲中间孔
B. 先冲对角孔再冲边上孔,最后冲中间孔
C. 先冲中间孔再冲边上孔,最后冲对角孔
D. 先冲对角孔再冲中间孔,最后冲边上孔
第23题
A.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B. 当房间内有3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并取各点检测结果的中间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C.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
D.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氢浓度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1h以后进行
E.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的检测,所选用方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不应大于25%
第24题
A. 在执行自检功能期间,受其控制的外接设备和输出接点均不应动作
B. 能手动检查面板所有指示灯(器)、显示器的功能
C. 每个部位或探测区均应能单独手动启动和解除自检状态
D. 处于自检状态的部位或探测区不应影响其他部位或探测区的显示和输出
E. 不显示所有处于自检状态中的部位或探测区
第25题
A. 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
B. 悬挑梁,应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个构件进行检验
C. 悬挑梁,应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
D. 悬挑板,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20个构件进行检验
E. 悬挑板,应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个构件进行检验
第26题
A. 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应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电葫芦宜采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
B. 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装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
C. 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档高度不应小于1.2m。
D. 施工过程中孔中无作业和作业完毕后,应及时在孔口加盖盖板;
E. 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周边1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第27题
A. 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应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电葫芦宜采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
B. 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装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
C. 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档高度不应小于1.2m。
D. 施工过程中孔中无作业和作业完毕后,应及时在孔口加盖盖板;
E. 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周边1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第28题
A. 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应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电葫芦宜采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
B. 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装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
C. 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档高度不应小于1.2m。
D. 施工过程中孔中无作业和作业完毕后,应及时在孔口加盖盖板;
E. 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周边1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第29题
A. 【单选题】墙厚检查时,应在()量测3点,取平均值,测点间距不应小于1m。
B. 【单选题】混凝土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项目不包括()。
C. 【多选题】下列关于混凝土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的说法正确的有()。
D. 【判断题】柱垂直度的合格率为75%,判为不合格。
第30题
A. 锅炉的能较效测试可以有使用单位自行进行
B. 对锅炉的检验检测机构、能效测试机构及人员实行资格许可制度
C. 根据规定锅炉使用每两年应当对在用锅炉进行一次定期能效测试,测试工作宜结合外部检验
D. 检验机构及能效测试机构应当接受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并且对锅炉定期检验结论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第31题
A. 【单选题】屋面工程子分部工程不包括()。
B. 【单选题】下列关于屋面工程质量验收基本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C. 【多选题】下列关于屋面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有()。
D. 【判断题】该施工单位编制的屋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符合规范要求,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后即可执行。
第32题
A. 屋面工程子分部工程不包括()。
B. 下列关于屋面工程质量验收基本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C. 下列关于屋面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有()。
D. 该施工单位编制的屋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符合规范要求,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后即可执行。
第33题
A. 检验时间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
B. 检验项目包括外部检验,壁厚测定和化学成分试验等
C. 检验合格时,标明检验单位代号,检验日期和下次检验日期
D. 检验不合格时,标明检验单位代号和报废标记
第34题
A. 100m
B. 50m
C. 150m
第35题
A. 方案评估一般采用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两种方法
B. 方案评估用来检验各项行动计划中所要推行的方案活动是否根据原定计划和日期推行
C. 方案活动是否根据原定计划完成比达到的效果重要
D. 过程评估关注方案进行过程中服务对象和人数变化
E. 方案评估用来检验各项行动计划中所要推行的方案活动是否按计划完成
第36题
A.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
B.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质量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查
C. 应具有完整的质量检验记录,所有工序均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记录
D. 混凝土结构工程采用的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应按进场批次进行检验。属于同一工程项目且同期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可统一划分检验批进行验收
第37题
A. 提出工程验收的划分方式
B. 检验批、分部、分项、单位工程验收的合格要求
C. 单位工程的验收要求,分部工程的验收指标要求由专业验收规范具体规定
D. 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就是由谁组织、谁参与
E. 进场检验、见证检验、复检的一些要求
第38题
A. 提出工程验收的划分方式
B. 检验批、分部、分项、单位工程验收的合格要求
C. 单位工程的验收要求,分部工程的验收指标要求由专业验收规范具体规定
D. 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就是由谁组织、谁参与
E. 进场检验、见证检验、复检的一些要求
第39题
A. 木质材料在进行阻燃处理时,木质材料含水率不应大于8%
B. 木质材料表面进行防火涂料处理时,涂刷防火涂料用量不应少于500g/㎡
C. 装修施工过程中,应对各装修部位的施工过程作详细记录
D. 防火门的表面加装贴面材料或其他装修时,所用贴面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级
E. 现场阻燃处理后的复合材料应进行抽样检验,每种取4㎡检验燃烧性能
第40题
A. 300
B. 400
C. 500
D. 600
第41题
A. 300
B. 400
C. 0
D. 600
第42题
A. 明龙骨吊顶工程"表面平整度"的检验方法是用()检查。
B. 吊顶工程安装时检查"接缝高低"允许偏差可用以下哪种方法()。
C. 明龙骨吊顶工程检验批质量检验标准: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查数量均为每个检验批至少抽查(),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第45题
A. 通过对施工质量控制目标的细化分解并对其进行控制,便是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一般有质量预控、工序分析、工序质量检验三种,以()为主。
B. ()监督工程质量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对质量通病的预防效果进行检验。
C.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实行三检制,是指()相结合的检验制度,其是确保施工质量行之有效的检验方法。
D. 临检是指质量员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的检验,以弥补自检、互检的不足。
第46题
A. M15及以下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42.5级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
B. 砌筑砂浆常用的细骨料为普通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C. 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3d
D. 制作电石膏的电石渣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检验时应加热至70℃并保持60min,没有乙炔气味后,方可使用
第47题
A. M15及以下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42.5级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
B. 砌筑砂浆常用的细骨料为普通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C. 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3d
D. 制作电石膏的电石渣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检验时应加热至700C并保持60min,没有乙炔气味后,方可使用
第48题
A. M15及以下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42.5级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
B. 砌筑砂浆常用的细骨料为普通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C. 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3d
D. 制作电石膏的电石渣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检验时应加热至70℃并保持60min,没有乙炔气味后,方可使用
第49题
A. M15及以下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42.5级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
B. 砌筑砂浆常用的细骨料为普通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C. 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3d
D. 制作电石膏的电石渣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检验时应加热至70℃并保持60min,没有乙炔气味后,方可使用
第50题
A. M15及以下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42.5级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
B. 砌筑砂浆常用的细骨料为普通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C. 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mmX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3d
D. 制作电石膏的电石渣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检验时应加热至70℃并保持60min,没有乙炔气味后,方可使用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