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
B. 8
C. 10
D. 12
搜题
第2题
A. 项目规模与基本参数
B. 工程设备与工艺分析
C. 辐射安全与防护
D. 辐射影响
E. 辐射安全管理
第3题
A. 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豁免水平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以及有条件豁免要求的含源设备,在生产单位或进口总代理单位完成豁免备案后,该产品的销售、使用活动可免于辐射安全监管(销售或使用较大批量放射性同位素产品的除外),其他销售、使用单位无需逐一办理豁免备案手续
B. 年销售量超过豁免水平100倍(有条件豁免含源设备100台)或者持有量超过豁免水平10倍(有条件豁免含源设备10台)的单位,属于销售或者使用较大批量豁免放射性同位素产品的单位,应当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并接受辐射安全监管。
C. 仅从事免于辐射安全监管的活动的单位,无需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原持有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注销。
D. 即使是从事免于辐射安全监管的活动的单位,仍需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
E. 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将完成备案的《豁免备案表》抄报生态环境部,经生态环境部公告后在全国有效。
第4题
A. 为了便于辐射防护管理。
B. 在现行的基本安全标准GB18871-2002中将辐射工作场所进行分区。
C. 放射性工作场所分为监督区和操作区。
D. 为了便于职业照射控制。
第5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6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7题
A. 只能将全部项目一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取得环评批复后一并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
B. 只能先行申请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分项目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C. 可以先行申请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分项目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D. 可以将全部项目一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取得环评批复后一并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
E. 全部项目无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直接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
第9题
A. 新购入的核子仪必须进行放射防护和安全验收检验
B. 操作人员熟悉源容器的结构、掌握放射防护技能后可先操作,后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资格证书
C. 在监督区的放射工作人员、各类核子仪的放射源换装和涉源维修时的放射工作人员,应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D. 核子仪退役的密封源可自行处理
E. 以上均正确
第10题
A. 报告个人剂量计使用人即可
B. 报告本单位辐射防护安全负责人即可
C. 报告本单位辐射防护安全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即可
D. 报告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机关
第11题
A. 辐射防护负责人
B. 辐射防护专职人员
C. 质量保证专职人员
D. 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专职人员
E. 公司法人
第13题
A. GB12379-2002
B. GB8999-2002
C. GB18871-2002
D. HJ/T61-2002
第14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15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16题
A. 保护环境
B. 消除全部辐射
C. 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和保护他们的后代
D. 促进核武器事业的发展
E. 保障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和保护他们的后代
第17题
A. 在一些领域里,核技术几乎是不可替代的,或者说是难以替代的
B. 辐射照射,特别是大剂量的辐射照射对人类的健康是有害的
C. 从事辐射探测的活动不需要承担遭受辐射危害的风险
D. 如何解决辐射危害和辐射应用之间的矛盾,就是辐射防护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19题
A. 辐射监测
B. 防护与安全
C. 监测数据
D. 个人剂量测量
第20题
A. 设备维修暂时闲置的放射源要严格保管
B. 采取严格的安保措施
C. 健立健全辐射设备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D.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法规宣传和监督检查
E. 将闲置的放射源与普通废物一起置于仓库中
第21题
A. 了解工作场所及邻近地区的辐射水平与辐射分布情况,评价工作场所是否符合辐射防护标准,保证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安全
B. 及时发现异常或事故情况,防止工作人员受到不必要或超剂量照射,防止工作场所受到污染
C. 为优化工艺过程,完善防护措施提供资料
D. 为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评价提供资料
E. 为规避责任
第22题
A. 辐射防护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环境
B. 保障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保护他们的后代。
C. 促进原子能事业的发展
D. 只需要考虑经济因素,不需要考虑辐射水平
第23题
A. 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
B. 应急人员的组织、培训以及应急和救助的装备、资金、物资准备
C. 辐射事故分级与应急响应措施
D. 辐射事故的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E. 辐射事故信息公开、公众宣传方案
第24题
A.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B. 《对辐照装置运营单位的安全要求》
C. 《放射源安全和保安行为准则》
D. 《放射源分类办法》
第25题
A. 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
B. 取得相应注册执业资格
C. 与所在企业确立劳动关系
D. 经所在企业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
第26题
A. 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
B. 取得相应注册执业资格
C. 与所在企业确立劳动关系
D. 经所在企业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
第27题
A. 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
B. 取得相应注册执业资格
C. 与所在企业确立劳动关系
D. 经所在企业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
第28题
A. 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
B. 取得相应注册执业资格
C. 与所在企业确立劳动关系
D. 经所在企业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
第29题
A. 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
B. 取得相应注册执业资格
C. 与所在企业确立劳动关系
D. 经所在企业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
第30题
A. 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
B. 取得相应注册执业资格
C. 与所在企业确立劳动关系
D. 经所在企业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
第31题
A. 专用车辆的驾驶员取得相应机动车驾驶证,年龄不超过70周岁
B. 从事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的驾驶员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注明从业资格类别为“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的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押运员为“普通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从业资格”
C. 有具备辐射防护与相关安全知识的安全管理人员
D. 装卸管理人员不做要求
第32题
A. 专用车辆的驾驶员取得相应机动车驾驶证,年龄不超过70周岁
B. 从事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的驾驶员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注明从业资格类别为“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的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押运员为“普通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从业资格”
C. 有具备辐射防护与相关安全知识的安全管理人员
D. 装卸管理人员不做要求
第33题
A.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B.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
C.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D. 世界卫生组织(WHO)
第34题
A.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但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除外
B.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C.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参照本法有关规定
D.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35题
A.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但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除外
B.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C.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参照本法有关规定
D.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36题
A.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但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除外
B.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C.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参照本法有关规定
D.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37题
A.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但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除外
B.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C.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参照本法有关规定
D.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38题
A.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但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除外
B.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C.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参照本法有关规定
D.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39题
A.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但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除外
B.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C.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参照本法有关规定
D.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40题
A.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但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除外
B.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C.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参照本法有关规定
D.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41题
A.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但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除外
B.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C.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参照本法有关规定
D.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42题
A.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但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除外
B.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C.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参照本法有关规定
D.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43题
A. 生产厂家
B. 销售人员
C. 承运人
D. 购买人
第44题
A. 生产厂家
B. 销售人员
C. 承运人
D. 购买人
第45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46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47题
A. 销售放射源的企业
B. 仅使用X光机的医疗机构
C. 仅使用豁免水平标准物质的科研单位
D. 仅有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使用场所的科研机构
第48题
A. 销售放射源的企业
B. 使用射线装置的医疗机构
C. 使用放射源的探伤企业
D. 具有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使用场所的科研机构
E. 仅使用豁免水平标准物质的科研单位
第49题
A. 许可证延续申请报告
B. 监测报告
C. 许可证有效期内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D.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50题
A. 取得相应注册执业资格
B. 具有中专(含高中、中技、职高)及以上文化程度或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施工管理工作两年以上
C. 与所在企业确立劳动关系
D. 经所在企业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
E. 年龄已满18周岁未满60周岁,身体健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