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2题
A. 建立并且有效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程
B. 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建立人员管理台账,开展安全与节能培训教育,保存人员培训记录
C. 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章作业行为
D. 制定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发生事故及时上报,配合事故调查处理等
第3题
A.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而承接施工任务的,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B. 企业承发包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施工范围与本企业资质不相符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企业资质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受到降级处罚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D.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不合格的不应得分
E.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4题
A.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而承接施工任务的,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B. 企业承发包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施工范围与本企业资质不相符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企业资质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受到降级处罚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D.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不合格的不应得分
E.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5题
A.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而承接施工任务的,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B. 企业承发包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施工范围与本企业资质不相符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企业资质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受到降级处罚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D.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不合格的不应得分
E.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6题
A.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而承接施工任务的,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B. 企业承发包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施工范围与本企业资质不相符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企业资质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受到降级处罚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D.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不合格的不应得分
E.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7题
A.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而承接施工任务的,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B. 企业承发包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施工范围与本企业资质不相符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企业资质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受到降级处罚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D.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不合格的不应得分
E.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8题
A.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而承接施工任务的,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B. 企业承发包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施工范围与本企业资质不相符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企业资质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受到降级处罚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D.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不合格的不应得分
E.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9题
A. 实习生、外来培训及相关人员应根据其进入的生产区域或从事的工作情况配备和使用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B. 施工企业或项目部应建立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台帐,严格发放标准和要求
C. 施工企业为作业人员按作业工种配备,并应监督、检查、教育、指导施工生产人员在作业时正确佩带和使用
D. 施工分包单位作业人员更换已损坏或已到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总包单位应收取用品成本费用
第10题
A. 实习生、外来培训及相关人员应根据其进入的生产区域或从事的工作情况配备和使用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B. 施工企业或项目部应建立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台帐,严格发放标准和要求
C. 施工企业为作业人员按作业工种配备,并应监督、检查、教育、指导施工生产人员在作业时正确佩带和使用
D. 施工分包单位作业人员更换已损坏或已到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总包单位应收取用品成本费用
第11题
A. 实习生、外来培训及相关人员应根据其进入的生产区域或从事的工作情况配备和使用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B. 施工企业或项目部应建立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台帐,严格发放标准和要求
C. 施工企业为作业人员按作业工种配备,并应监督、检查、教育、指导施工生产人员在作业时正确佩带和使用
D. 施工分包单位作业人员更换已损坏或已到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总包单位应收取用品成本费用
第12题
A. 实习生、外来培训及相关人员应根据其进入的生产区域或从事的工作情况配备和使用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B. 施工企业或项目部应建立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台帐,严格发放标准和要求
C. 施工企业为作业人员按作业工种配备,并应监督、检查、教育、指导施工生产人员在作业时正确佩带和使用
D. 施工分包单位作业人员更换已损坏或已到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总包单位应收取用品成本费用
第13题
A. 实习生、外来培训及相关人员应根据其进入的生产区域或从事的工作情况配备和使用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B. 施工企业或项目部应建立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台帐,严格发放标准和要求
C. 施工企业为作业人员按作业工种配备,并应监督、检查、教育、指导施工生产人员在作业时正确佩带和使用
D. 施工分包单位作业人员更换已损坏或已到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总包单位应收取用品成本费用
第14题
A. 实习生、外来培训及相关人员应根据其进入的生产区域或从事的工作情况配备和使用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B. 施工企业或项目部应建立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台帐,严格发放标准和要求
C. 施工企业为作业人员按作业工种配备,并应监督、检查、教育、指导施工生产人员在作业时正确佩带和使用
D. 施工分包单位作业人员更换已损坏或已到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总包单位应收取用品成本费用
第15题
A. 法人可以分为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
B. 机关法人从设立时起具有法人资格、无须经专门机构核准登记
C. 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并公告
D. 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其权利和义务由变更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第16题
A. 法人可以分为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
B. 机关法人从设立时起具有法人资格、无须经专门机构核准登记
C. 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并公告
D. 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其权利和义务由变更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第17题
A. 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机构、人员和物资的落实,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B. 未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及处理情况档案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隐患的整改、排查及治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D. 未建立制度且未按照本企业经营范围,并结合本企业的施工特点,制定易发、多发事故部位、工序、分部、分项工程的应急救援预案,未对各项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演练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E. 对责任制和目标管理等的内容和实施,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18题
A. 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机构、人员和物资的落实,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B. 未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及处理情况档案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隐患的整改、排查及治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D. 未建立制度且未按照本企业经营范围,并结合本企业的施工特点,制定易发、多发事故部位、工序、分部、分项工程的应急救援预案,未对各项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演练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E. 对责任制和目标管理等的内容和实施,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19题
A. 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机构、人员和物资的落实,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B. 未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及处理情况档案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隐患的整改、排查及治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D. 未建立制度且未按照本企业经营范围,并结合本企业的施工特点,制定易发、多发事故部位、工序、分部、分项工程的应急救援预案,未对各项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演练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E. 对责任制和目标管理等的内容和实施,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20题
A. 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机构、人员和物资的落实,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B. 未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及处理情况档案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隐患的整改、排查及治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D. 未建立制度且未按照本企业经营范围,并结合本企业的施工特点,制定易发、多发事故部位、工序、分部、分项工程的应急救援预案,未对各项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演练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E. 对责任制和目标管理等的内容和实施,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21题
A. 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机构、人员和物资的落实,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B. 未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及处理情况档案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隐患的整改、排查及治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D. 未建立制度且未按照本企业经营范围,并结合本企业的施工特点,制定易发、多发事故部位、工序、分部、分项工程的应急救援预案,未对各项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演练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E. 对责任制和目标管理等的内容和实施,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22题
A. 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机构、人员和物资的落实,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B. 未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及处理情况档案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隐患的整改、排查及治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D. 未建立制度且未按照本企业经营范围,并结合本企业的施工特点,制定易发、多发事故部位、工序、分部、分项工程的应急救援预案,未对各项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演练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E. 对责任制和目标管理等的内容和实施,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23题
A.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
B.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
C.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9人;一级资质不少于5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
D. 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4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24题
A.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
B.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
C.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9人;一级资质不少于5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
D. 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4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25题
A.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
B.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
C.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9人;一级资质不少于5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
D. 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4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26题
A.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6人;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
B.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3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
C.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
D. 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2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27题
A.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
B.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
C.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9人;一级资质不少于5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
D. 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4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28题
A.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
B.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
C.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9人;一级资质不少于5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
D. 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4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29题
A.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
B.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
C.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9人;一级资质不少于5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
D. 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4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30题
A.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
B.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
C.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9人;一级资质不少于5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
D. 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4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31题
A.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
B.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
C.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9人;一级资质不少于5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
D. 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4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32题
A.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
B.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
C.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9人;一级资质不少于5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
D. 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4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33题
A.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
B.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
C.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9人;一级资质不少于5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
D. 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4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34题
A. 建设单位、项目部
B. 项目部、项目监理机构
C. 项目监理机构、施工企业
D. 施工企业、设计企业
第35题
A. 建设单位、项目部
B. 项目部、项目监理机构
C. 项目监理机构、施工企业
D. 施工企业、设计企业
第36题
A. 建设单位、项目部
B. 项目部、项目监理机构
C. 项目监理机构、施工企业
D. 施工企业、设计企业
第37题
A. 建设单位、项目部
B. 项目部、项目监理机构
C. 项目监理机构、施工企业
D. 施工企业、设计企业
第38题
A. 建设单位、项目部
B. 项目部、项目监理机构
C. 项目监理机构、施工企业
D. 施工企业、设计企业
第39题
A. 建设单位、项目部
B. 项目部、项目监理机构
C. 项目监理机构、施工企业
D. 施工企业、设计企业
第40题
A. 城市客运企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 城市客运企业分支机构可视情况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C.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应当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运输经营、安全管理等业务负责人
D. 城市客运企业部门负责人应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
第41题
A. 城市客运企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 城市客运企业分支机构可视情况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C.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应当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运输经营、安全管理等业务负责人
D. 城市客运企业部门负责人应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
第42题
A.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
B.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
C.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9人;一级资质不少于5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
D. 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4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43题
A.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而承接施工任务的,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B. 企业承发包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施工范围与本企业资质不相符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企业资质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受到降级处罚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D.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不合格的不应得分
E.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44题
A.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而承接施工任务的,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B. 企业承发包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施工范围与本企业资质不相符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企业资质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受到降级处罚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D.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不合格的不应得分
E.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45题
A.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而承接施工任务的,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B. 企业承发包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施工范围与本企业资质不相符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企业资质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受到降级处罚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D.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不合格的不应得分
E.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46题
A.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而承接施工任务的,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B. 企业承发包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施工范围与本企业资质不相符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企业资质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受到降级处罚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D.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不合格的不应得分
E.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47题
A.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而承接施工任务的,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B. 企业承发包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施工范围与本企业资质不相符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企业资质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受到降级处罚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D.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不合格的不应得分
E.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48题
A.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而承接施工任务的,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B. 企业承发包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施工范围与本企业资质不相符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C. 企业资质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受到降级处罚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D.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不合格的不应得分
E.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考核,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