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
B. 20
C. 30
D. 40
搜题
第3题
A. 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1倍,且不小于1.0m
B. 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1.5倍,且不小于1.0m
C. 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2倍,且不小于1.0m
D. 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3倍,且不小于1.0m
第4题
A. 扁钢与扁钢搭接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且应至少三面施焊
B. 圆钢与圆钢搭接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且应双面施焊
C. 圆钢与扁钢搭接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2倍,且应双面施焊
D.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应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第5题
A. 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
B. 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应大于0.5米
C. 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2米
D. 出水管报警阀组凸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
第6题
A. 立柱上、下柱之间应留有不小于15mm的缝隙
B. 开口型材可采用长度不小于250mm的芯柱连接
C. 闭口型材可采用长度不小于200mm的芯柱连接
D. 立柱与主题结构之间每个手里连接部位的连接螺栓不应少于2个,螺栓直径不宜小于8MM
第7题
A. 水平悬吊的主、干管风管长度超过40m的系统,应设置不少于1个防止风管摆动的固定支架
B. 垂直安装金属风管的支架间距不应大于4000mm,单根垂直风管应设置1个固定支架
C. 矩形风管立面与吊杆的间隙不宜大于150mm
D. 支、吊架不宜设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离风口或插接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E. 吊杆距风管末段不应大于1000mm
第8题
A. 热弯,不小于管道外径的3.5倍
B. 冷弯,不小于管道外径的4倍
C. 焊接弯头,不小于管道外径的1.5倍
D. 冲压弯头,不小于管道外径的1.5倍
第9题
A. 热弯,不小于管道外径的3.5倍
B. 冷弯,不小于管道外径的4倍
C. 焊接弯头,不小于管道外径的1.5倍
D. 冲压弯头,不小于管道外径的1.5倍
第10题
A. 自升平台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8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9
B. 提升吊笼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12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C. 安装吊杆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6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D. 当钢丝绳端部固定采用绳夹时,绳夹规格应与绳径匹配,数量不应少于3个,间距不应小于绳径的25倍
第11题
A. 自升平台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8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9
B. 提升吊笼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12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C. 安装吊杆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6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D. 当钢丝绳端部固定采用绳夹时,绳夹规格应与绳径匹配,数量不应少于3个,间距不应小于绳径的25倍
第12题
A. 自升平台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8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9
B. 提升吊笼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12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C. 安装吊杆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6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D. 当钢丝绳端部固定采用绳夹时,绳夹规格应与绳径匹配,数量不应少于3个,间距不应小于绳径的25倍
第13题
A. 自升平台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8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9
B. 提升吊笼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12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C. 安装吊杆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6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D. 当钢丝绳端部固定采用绳夹时,绳夹规格应与绳径匹配,数量不应少于3个,间距不应小于绳径的25倍
第14题
A. 自升平台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8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9
B. 提升吊笼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12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C. 安装吊杆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6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D. 当钢丝绳端部固定采用绳夹时,绳夹规格应与绳径匹配,数量不应少于3个,间距不应小于绳径的25倍
第15题
A. 自升平台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8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9
B. 提升吊笼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12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C. 安装吊杆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6mm,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D. 当钢丝绳端部固定采用绳夹时,绳夹规格应与绳径匹配,数量不应少于3个,间距不应小于绳径的25倍
第16题
A. 带升降器的软线吊灯在吊线展开后,灯具下沿应高于工作台面()m。
B. 质量大于3kg的悬吊灯具,固定在螺栓或预埋吊钩上,螺栓或预埋吊钩的直径不应小于灯具挂销直径,且不应小于()mm。
C. 当采用钢管作灯具吊杆时,对钢管要求正确的有()。
D. 灯具与固定装置及灯具连接件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螺纹啮合扣数不应少于3扣。
第17题
A. 圆钢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其直径的6倍(当直径不同时以直径大的为准),单面施焊连接
B. 扁钢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当扁钢宽度不同时,以宽度大的为准),三面施焊连接
C. 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单面施焊连接
D. 扁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时,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扁钢弯成的弧形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E. 焊接处焊接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作防腐处理
第18题
A. 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B. 临时室外消防给水主干管的直径不应小于DN100
C. 消火栓的最大保护距离不应大于120m
D. 给水管网末端压力不应小于0.2MPa
第19题
A. 扣件各部位不得有裂纹
B. 当钢管公称外径为48.3mm时,盖板与底座的张开距离不得小于50mm
C. 错箱不应大于1mm
D. T型螺栓和螺母不得滑丝
E. 旋转扣件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2mm
第20题
A. 扣件各部位不得有裂纹
B. 当钢管公称外径为48.3mm时,盖板与底座的张开距离不得小于50mm
C. 错箱不应大于1mm
D. T型螺栓和螺母不得滑丝
E. 旋转扣件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2mm
第21题
A. 扣件各部位不得有裂纹
B. 当钢管公称外径为48.3mm时,盖板与底座的张开距离不得小于50mm
C. 错箱不应大于1mm
D. T型螺栓和螺母不得滑丝
E. 旋转扣件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2mm
第22题
A. 扣件各部位不得有裂纹
B. 当钢管公称外径为48.3mm时,盖板与底座的张开距离不得小于50mm
C. 错箱不应大于1mm
D. T型螺栓和螺母不得滑丝
E. 旋转扣件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2mm
第23题
A. 扣件各部位不得有裂纹
B. 当钢管公称外径为48.3mm时,盖板与底座的张开距离不得小于50mm
C. 错箱不应大于1mm
D. T型螺栓和螺母不得滑丝
E. 旋转扣件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2mm
第24题
A. 扣件各部位不得有裂纹
B. 当钢管公称外径为48.3mm时,盖板与底座的张开距离不得小于50mm
C. 错箱不应大于1mm
D. T型螺栓和螺母不得滑丝
E. 旋转扣件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2mm
第25题
A. 当钢管直径d≤600mm时,不小于300mm
B. 当钢管直径d≤800mm时,不小于600mm
C. 当钢管直径d>800mm时,不小于1000mm
D. 当钢管直径d≤1000mm时,不小于1200mm
E. 当钢管直径d>1000mm时,不小于1500mm
第26题
A. 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
B. 管道末端应采用防晃支架固定,支架与末端喷喷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m
C. 公称直径小于50mm的主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各安装1个防晃支架
D. 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1个防晃支架。
第27题
A. 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
B. 管道末端应采用防晃支架固定,支架与末端喷喷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m
C. 公称直径小于50mm的主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各安装1个防晃支架
D. 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1个防晃支架。
第28题
A. 消火栓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20m
B. 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00m
C. 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D. 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不应小于DN100
E. 室外消火栓应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m
第29题
A. 消火栓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20m
B. 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00m
C. 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D. 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不应小于DN100
E. 室外消火栓应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m
第30题
A. 消火栓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20m
B. 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00m
C. 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D. 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不应小于DN100
E. 室外消火栓应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m
第31题
A. 消火栓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20m
B. 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00m
C. 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D. 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不应小于DN100
E. 室外消火栓应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m
第32题
A. 消火栓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20m
B. 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00m
C. 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D. 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不应小于DN100
E. 室外消火栓应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m
第33题
A. 消火栓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20m
B. 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00m
C. 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D. 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不应小于DN100
E. 室外消火栓应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m
第34题
A. 搭接处应头搭梢
B. 搭接长度从有效直径起算不得小于1.2m
C. 绑扎不得小于4道
D. 两个相邻接头不宜设在同步、同跨内
E. 两端绑扎点与杆件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第35题
A. 竖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
B. 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箍筋直径不宜小于4mm及≥0.2倍受压钢筋的直径,并不宜大于6mm
C. 箍筋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m,也不应大于500mm及25钢筋的直径
D. 当组合砌体一侧受力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附加箍筋和拉结筋
E. 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及拉结筋的水平间距均不应大于500mm
第36题
A. 竖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
B. 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箍筋直径不宜小于4mm及≥0.2倍受压钢筋的直径,并不宜大于6mm
C. 箍筋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m,也不应大于500mm及25钢筋的直径
D. 当组合砌体一侧受力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附加箍筋和拉结筋
E. 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及拉结筋的水平间距均不应大于500mm
第37题
A. 竖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
B. 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箍筋直径不宜小于4mm及≥0.2倍受压钢筋的直径,并不宜大于6mm
C. 箍筋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m,也不应大于500mm及25钢筋的直径
D. 当组合砌体一侧受力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附加箍筋和拉结筋
E. 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及拉结筋的水平间距均不应大于500mm
第38题
A. 竖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
B. 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箍筋直径不宜小于4mm及≥0.2倍受压钢筋的直径,并不宜大于6mm
C. 箍筋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m,也不应大于500mm及25钢筋的直径
D. 当组合砌体一侧受力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附加箍筋和拉结筋
E. 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及拉结筋的水平间距均不应大于500mm
第39题
A. 竖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
B. 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箍筋直径不宜小于4mm及≥0.2倍受压钢筋的直径,并不宜大于6mm
C. 箍筋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m,也不应大于500mm及25钢筋的直径
D. 当组合砌体一侧受力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附加箍筋和拉结筋
E. 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及拉结筋的水平间距均不应大于500mm
第40题
A. 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d.d为箍筋直径
B. 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长度不应大于5d.d为箍筋直径
C. 当梁的宽度大于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梁的宽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D.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并不应该大于400mm.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且直径大于18mm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
第41题
A. 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d.d为箍筋直径
B. 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长度不应大于5d.d为箍筋直径
C. 当梁的宽度大于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梁的宽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D.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并不应该大于400mm.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且直径大于18mm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
第42题
A. 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B. 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
C. 消火栓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
D. 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DN100
E. 室外消火栓应均匀布置,距在建工程、临时用房的外边线不应小于10m
第43题
A. 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B. 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
C. 消火栓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
D. 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DN100
E. 室外消火栓应均匀布置,距在建工程、临时用房的外边线不应小于10m
第44题
A.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
B.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5。
C.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D.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应等间距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
第45题
A.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
B.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5。
C.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D.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应等间距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
第46题
A.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
B.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5。
C.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D.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应等间距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
第47题
A.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
B.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5。
C.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D.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应等间距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
第48题
A.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
B.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5。
C.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D.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应等间距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
第49题
A.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
B.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5。
C.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D.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应等间距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
第50题
A. 拧紧后,凸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的1/2且保证有不少于2条外露螺纹
B. 安装后的螺纹根部应有2~3条外露螺纹
C. 衬垫不得凸入管内,其外边缘宜接近螺栓,不得放双垫或偏垫
D. 连接法兰的螺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标准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