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0cm
B. 100cm
C. 150cm
D. 200cm
搜题
第9题
A. 用埋设孔隙水压力计的方法监测,精度不低于1kPa
B. 在墙体内预埋测斜管,用测斜仪监测墙体是否变形,精度为2mm
C. 用安装在支撑端部的轴力计测试,精度不低于满量程的1/200
D. 在锚杆上安装钢筋拉力计,精度不低于满量程的1/100
E. 通常在管线接头位置安装测量点,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精度不低于1mm
第10题
A. 用埋设孔隙水压力计的方法监测,精度不低于1kPa
B. 在墙体内预埋测斜管,用测斜仪监测墙体是否变形,精度为2mm
C. 用安装在支撑端部的轴力计测试,精度不低于满量程的1/200
D. 在锚杆上安装钢筋拉力计,精度不低于满量程的1/100
E. 通常在管线接头位置安装测量点,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精度不低于1mm
第11题
A. 用埋设孔隙水压力计的方法监测,精度不低于1kPa
B. 在墙体内预埋测斜管,用测斜仪监测墙体是否变形,精度为2mm
C. 用安装在支撑端部的轴力计测试,精度不低于满量程的1/200
D. 在锚杆上安装钢筋拉力计,精度不低于满量程的1/100
E. 通常在管线接头位置安装测量点,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精度不低于1mm
第12题
A. 5
B. 1
C. 3
D. 6
第15题
A. 0.3
B. 0.4
C. 0.5
D. 0.6
第22题
A. 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
B. 布置在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C. 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
D. 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第24题
A. 不高于底层卫生洁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
B. 不低于底层卫生洁具的下边缘或底层地面
C. 不低于底层卫生洁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
D. 不高于底层卫生洁具的下边缘或底层地面
第25题
A. 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均可用作自然接地体
B. 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C. 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金属网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可用作接地线
D. 接地体顶端应理入地表面下,深度不应小于0.4m
第26题
A. 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均可用作自然接地体
B. 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C. 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金属网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可用作接地线
D. 接地体顶端应理入地表面下,深度不应小于0.4m
第27题
A. 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均可用作自然接地体
B. 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C. 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金属网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可用作接地线
D. 接地体顶端应理入地表面下,深度不应小于0.4m
第28题
A. 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均可用作自然接地体
B. 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C. 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金属网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可用作接地线
D. 接地体顶端应理入地表面下,深度不应小于0.4m
第29题
A. 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均可用作自然接地体
B. 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C. 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金属网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可用作接地线
D. 接地体顶端应理入地表面下,深度不应小于0.4m
第30题
A. 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均可用作自然接地体
B. 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C. 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金属网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可用作接地线
D. 接地体顶端应理入地表面下,深度不应小于0.4m
第31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上方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第32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第33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第34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第35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第36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第37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第38题
A. 对直埋的柔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
E. 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