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础图在前,详图在后
B. 总体图在前,局部图在后
C. 主要部分在前,次要部分在后
D. 先施工的在前,后施工的在后
E. 重要部分在前,次要部分在后
搜题
第1题
A. 基础图在前,详图在后
B. 总体图在前,局部图在后
C. 主要部分在前,次要部分在后
D. 先施工的在前,后施工的在后
E. 重要部分在前,次要部分在后
第2题
A. 基础图在前,详图在后
B. 总体图在前,局部图在后
C. 主要部分在前,次要部分在后
D. 先施工的在前,后施工的在后
E. 重要部分在前,次要部分在后
第5题
A. 施工劳务资质,施工总承包序列、专业承包序列各类别资质
B. 施工劳务资质,但不得申请施工总承包序列、专业承包序列各类别资质
C. 施工劳务资质,具备条件的可以申请施工总承包序列、专业承包序列各类别资质
D. 施工劳务资质,专业承包序列各类别资质,但不得申请施工总承包序列
第6题
A. 施工顺序应在施工平面布置图中确定
B. 施工顺序应在工程概况中确定
C. 施工顺序应在施工安排中确定
D. 施工顺序应在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中确定
第7题
A. 文字材料按事项、专业顺序排列
B. 请示在前、批复在后
C. 定稿在前、印本在后
D. 图纸按专业排列
E. 同专业图纸按图号顺序排列
第8题
A. 施工准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后续生产活动能够按时开始的充分必要条件
B. 排水工程要先上游后下游
C. 在处理地下工程和地上工程时,应遵循先地上后地下和先深后浅的原则
D. 在安排架设电线、敷设管网和修筑公路的施工程序时,应先场内后场外
第9题
A. 该图是按()排列的双代号网络图。
B. 以一个分部工程或施工段为对象编制的网络计划称为()。
C. 关于双代号网络图的排列方式,正确的有()。
D. 双代号网络图按施工段排列的特点是:相同工种在同一水平线上,可以突出不同工种的工作情况。
第10题
A.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L3、N、PE
B.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N、L2、L3、PE
C.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N、L3、PE
D. 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L1或L2或L3)、N、
E. 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L1或L2或L3)、N、
第11题
A.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L3、N、PE
B.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N、L2、L3、PE
C.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N、L3、PE
D. 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L1或L2或L3)、N、PE
E. 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L1或L2或L3)、N、PE
第12题
A.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L3、N、PE
B.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N、L2、L3、PE
C.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N、L3、PE
D. 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L1或L2或L3)、N、PE
E. 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L1或L2或L3)、N、PE
第13题
A.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L3、N、PE
B.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N、L2、L3、PE
C.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N、L3、PE
D. 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L1或L2或L3)、N、PE
E. 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L1或L2或L3)、N、PE
第14题
A.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L3、N、PE
B.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N、L2、L3、PE
C.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N、L3、PE
D. 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L1或L2或L3)、N、PE
E. 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L1或L2或L3)、N、PE
第16题
A. 表现性图样在前,技术性图样在后
B. 装饰施工图在前,配套设备施工图在后
C. 基本图在前,详图在后
D. 先施工的在前,后施工的在后
E. 成品施工图在前,半成品施工图在后
第17题
A. 表现性图样在前,技术性图样在后
B. 装饰施工图在前,配套设备施工图在后
C. 基本图在前,详图在后
D. 先施工的在前,后施工的在后
E. 成品施工图在前,半成品施工图在后
第18题
A. 施工顺序有空间顺序和工种顺序之分
B. 空间顺序是解决施工的流向,施工流向是由施工组织、缩短工期和保证施工质量三个方面的要求而决定的
C. 工种顺序是解决工种之间在时间上的衔接关系,必须在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利用工作面,使按工艺规律的两个相邻工种在时间上合理地和最大程度地搭接起来,如组织流水施工,显得十分必要
D. 工种顺序的安排要以空间顺序为基础,不能违反工艺规律
E. 空间顺序的安排要以工种顺序为基础,不能违反工艺规律
第19题
A. 吊顶平面图、平面布置图、立面图、详图
B. 平面图、立面(剖面)图、详图
C. 按设计(施工)说明、总平面图(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分段示意)、吊顶(顶棚)总平面图
D. 墙体定位图、家具平面图、地面铺装图、吊顶平面图
E. 装饰图纸、各配套专业图纸
第20题
A. 统筹确定和安排各项施工活动的过程和顺序、起止时间和相互衔接关系
B. 计算实物工程量,完成工程造价
C. 施工环境、施工特点或难点分析
D. 用横道图或网络图或列表表示
第21题
A. 请示在前、批复在后
B. 同一事项的请示与批复、同一文件的印本与定稿、主件与复件不能分开
C. 印本在前、定稿在后
D. 主件在前、附件在后
第22题
A. 全局性的在前,局部性的在后
B. 先施工的在前,后施工的在后
C. 对于结构施工图,一般是图纸目录、结构设计说明、总平面图、结构平面图、结构立面图、各编号剖面图、构件详图
D. 对于设备施工图,一般是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详图
第23题
A. 全局性的在前,局部性的在后
B. 先施工的在前,后施工的在后
C. 对于结构施工图,一般是图纸目录、结构设计说明、总平面图、结构平面图、结构立面图、各编号剖面图、构件详图
D. 对于设备施工图,一般是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详图
第24题
A. 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
B. 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结构平面布置图→结构详图
C. 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详图
D. 结构平面布置图→结构详图→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
第25题
A. 吊顶平面图、平面布置图、立面图、详图
B. 平面图、立面(剖面)图、详图
C. 设计(施工)说明、总平面图(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分段示意)、吊顶(顶棚)总平面图
D. 墙体定位图、地面铺装图、局部顶棚平面图
E. 装饰图纸、各配套专业图纸
第26题
A. 排列图中左侧纵坐标表示频数
B. 右侧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
C. 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
D. 直方形高度越高,表示某个因素的影响小
E. 曲线表不影响因素的频率
第29题
A. 在工程建设中,可以用来表示施工进度计划的是()。
B. 在房屋建设工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在房屋建设工程中,工程施工目标包括的内容有()。
D. 工程建设中,施工顺序应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条件和采用的施工方法来确定,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顺序,但这并不是说施工顺序是可以随意改变的,施工顺序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
第30题
A. 从排水点开始,经总管、干管、支管至用水点,通常也是先阅立管后横管,按排水系统分系统完成阅读
B. 从水源开始,经支管、干管、至总管到集水沉淀井(池),通常是先阅立管后横管,按给水系统分系统完成读图
C. 用三视图表达给水设备安装施工图,要在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标注的尺寸进行相互校核是否一致
D. 要对需在建筑施工图上表达的预留孔进行复核
E. 对运转设备的基础尺寸要按设备提供的说明书进行复核
第31题
A. 下列()不属于面砖工程施工的技术交底内容。
B.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面砖工程施工准备的是()。
C. 下列说法中,属于面砖工程的操作工艺的是()。
D. 砖面层铺贴完24h内应进行洒水养护,夏季气温较高时,应在铺贴完5h后浇水养护并覆盖,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第32题
A.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
B.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
C.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特级资质不少于9人;一级资质不少于5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
D. 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4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33题
A. 可采用顶棚→墙面→地面的顺序施工
B. 可采用墙面→顶棚→地面的顺序施工
C. 可采用墙面→地面→顶棚的顺序施工
D. 可采用顶棚→地面→墙面的顺序
E. 施工可采用地面一墙面→顶棚的顺序施工
第34题
A.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确定施工顺序应考虑得因素的是()。
B. 工程施工目标不包括的内容有()。
C.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D.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安排中应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的规模、特点、重要程度、目标控制和总承包单位的要求设置项目管理机构。
第35题
A. 架体拆除应自下而上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
B.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拆除前应填写拆模申请单
C.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架体拆除应在预应力施工完成后进行
D. 梁下架体的拆除,宜从两端开始,对称的向跨中拆除
E. 悬臂构件下架体的拆除,宜从悬臂端向固定端拆除
第36题
A. 架体拆除应自下而上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
B.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拆除前应填写拆模申请单
C.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架体拆除应在预应力施工完成后进行
D. 梁下架体的拆除,宜从两端开始,对称的向跨中拆除
E. 悬臂构件下架体的拆除,宜从悬臂端向固定端拆除
第37题
A. 架体拆除应自下而上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
B.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拆除前应填写拆模申请单
C.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架体拆除应在预应力施工完成后进行
D. 梁下架体的拆除,宜从两端开始,对称的向跨中拆除
E. 悬臂构件下架体的拆除,宜从悬臂端向固定端拆除
第38题
A. 架体拆除应自下而上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
B.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拆除前应填写拆模申请单
C.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架体拆除应在预应力施工完成后进行
D. 梁下架体的拆除,宜从两端开始,对称的向跨中拆除
E. 悬臂构件下架体的拆除,宜从悬臂端向固定端拆除
第39题
A. 架体拆除应自下而上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
B.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拆除前应填写拆模申请单
C.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架体拆除应在预应力施工完成后进行
D. 梁下架体的拆除,宜从两端开始,对称的向跨中拆除
E. 悬臂构件下架体的拆除,宜从悬臂端向固定端拆除
第40题
A. 架体拆除应自下而上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
B.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拆除前应填写拆模申请单
C.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架体拆除应在预应力施工完成后进行
D. 梁下架体的拆除,宜从两端开始,对称的向跨中拆除
E. 悬臂构件下架体的拆除,宜从悬臂端向固定端拆除
第41题
A. 施工总承包序列三级资质(不含国资委直管企业)
B. 专业承包序列三级资质
C. 劳务分包序列资质
D. 不分等级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序列
E.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
第42题
A. 施工总承包序列三级资质(不含国资委直管企业)
B. 专业承包序列三级资质
C. 劳务分包序列资质
D. 不分等级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序列
E.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
第43题
A. 大小从上到下,并按相序排列
B. 大小从上到下,不按相序排列
C. 大小从下到上,并按相序排列
D. 大小从下到上,不按相序排列
第44题
A. 大小从上到下,并按相序排列
B. 大小从上到下,不按相序排列
C. 大小从下到上,并按相序排列
D. 大小从下到上,不按相序排列
第45题
A. 大小从上到下,并按相序排列
B. 大小从上到下,不按相序排列
C. 大小从下到上,并按相序排列
D. 大小从下到上,不按相序排列
第46题
A. 大小从上到下,并按相序排列
B. 大小从上到下,不按相序排列
C. 大小从下到上,并按相序排列
D. 大小从下到上,不按相序排列
第47题
A. 大小从上到下,并按相序排列
B. 大小从上到下,不按相序排列
C. 大小从下到上,并按相序排列
D. 大小从下到上,不按相序排列
第48题
A. 交通专业承包序列一级资质
B. 机电安装专业承包序列一级资质
C. 铁路专业承包序列二级资质
D. 不分等级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承包序列
第49题
A.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
B.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
C.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
D. 1万m2以上的建筑工程、装修工程
E. 5000万~1亿元的土木工程、线路管线工程
第50题
A. 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
B. 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
C.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
D. 1万m2以上的建筑工程、装修工程
E. 5000万~1亿元的土木工程、线路管线工程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