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搜题
第3题
A. 容器需经液压试验合格
B. 气密性试验升压要求同气压试验
C. 气密性试验压力等于设计压力的1.15倍
D. 在试验压力下用涂肥皂水方法检查渗漏
第6题
A. 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5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气动管道试验时应采取防止误喷射的措施
第7题
A. 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5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气动管道试验时应采取防止误喷射的措施
第9题
A. 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预试验压力宜为0.2MPa.
B. 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C.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升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
D. 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第10题
A. 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预试验压力宜为0.2MPa.
B. 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C.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升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
D. 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第14题
A. 对灭火剂输送管道,应取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2/3.
B.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C.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D.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升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第15题
A. 对灭火剂输送管道,应取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2/3.
B.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C.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D.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升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第16题
A. 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预试验压力宜为0.2MPa.
B.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C.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D. 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第17题
A. 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预试验压力宜为0.2MPa.
B.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C.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D. 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第22题
A. 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的30%→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后每级稳压3min→一直至试验压力稳压10min-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涂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为合格
B. 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的50%→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后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稳压10min→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涂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为合格
C. 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稳压10min→涂刷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为合格
D. 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稳压10min→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保持30min→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
第24题
A. 经过检验,安全附件不合格的压力容器也可以投入使用
B. 对无法进行定期检验或者不能按期进行定期检验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无需制定安全保障措施
C. 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应当监控使用
D.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是在压力容器运行时、进行的
第25题
A. 强度试验应管道接口防腐、保温施工完成后进行
B. 试验介质为洁净水
C. 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
D. 验压力下稳压时间应为10min,检查应无渗漏、无压力降
E. 在设计压力下稳压时间应为30min,检查应无渗漏、无异常声响、无压力降
第26题
A. 储气瓶自充装之日起,每满五年的前一个月,应委托气瓶检验机构对气瓶及容器阀检验1次.
B. 气瓶检验及水压试验方法应符合压力容器的相关规定,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28.5MPa。
C. 压力容器水压强度试验应为相应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的1.2倍
D. 储水瓶液位计显示或水损失超过8%时,应由具备资质的机构充装
第27题
A. 储气瓶自充装之日起,每满五年的前一个月,应委托气瓶检验机构对气瓶及容器阀检验1次。
B. 气瓶检验及水压试验方法应符合压力容器的相关规定,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28.5MPa。
C. 压力容器水压强度试验应为相应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的1.2倍
D. 储水瓶液位计显示或水损失超过10%时,应由具备资质的机构充装
第34题
A. 冷热水、冷却水系统的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最低不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为工作压力加0.5MPA
B. 对大型或高层建筑宜采用分区分层试压和系统试压相结合的方法
C. 各类受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性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
D. 各类受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性试验压力为1.15倍工作压力
E. 凝结水系统采用充水试验,以不渗不漏为合格
第38题
A. 检验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核准的检验范围从事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
B. 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书
C. 通过定期检验,确定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对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压力容器进行使用登记
D. 检验机构不需要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结论的正确性负责
第39题
A. 对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试验压力应取15.0MPa
B. 对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试验压力应取4.0MPa.
C. 进行水压强度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10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D. 当水压强度试验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气压强度试验代替。
第40题
A. 对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试验压力应取15.0MPa
B. 对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试验压力应取4.0MPa.
C. 进行水压强度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10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D. 当水压强度试验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气压强度试验代替。
第44题
A. 气瓶检验及水压试验方法应符合压力容器的相关规定,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25.8MPa
B. 取得合格检验报告后,由具备充装资质的机构充装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的驱动气体
C. 储气瓶自充装之日起,每满六年的前三个月,应委托气瓶检验机构对气瓶及容器阀检验1次。
D. 储水瓶液位计显示或水损失超过10%时,应由具备资质的机构充装
第45题
A. 气瓶检验及水压试验方法应符合压力容器的相关规定,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25.8MPa
B. 取得合格检验报告后,由具备充装资质的机构充装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的驱动气体
C. 储气瓶自充装之日起,每满五年的前三个月,应委托气瓶检验机构对气瓶及容器阀检验1次.
D. 储水瓶液位计显示或水损失超过10%时,应由具备资质的机构充装
第47题
A. 排水管道施工中如属于隐蔽工程的隐蔽前均应做的试验是()。
B. 雨水管道灌水试验的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判定为合格的试验持续时间是()。
C. 在给水管道试压前需要做准备工作有()。
D. 塑料管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0.05MPA,同时进行检查,以不渗漏为合格。
第48题
A. 对于碳钢和一般低合金钢,水压试验时的温度不应低于10℃
B. 水压试验用水必须是清洁水
C. 「yiwen_img/importSubject/1781679f5468410a812181a11d4b1c06.jpeg」
D. 水压试验时,先将容器的排气阀门打开,待水从排气阀门溢出时关闭排气阀,然后开动试压泵,使试验压力缓慢上升,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持不少于20min时间,并对焊接部位进行检验,无渗漏为合格
第49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50题
A. 设计工作压力,12
B. 设计工作压力,24
C. 实际工作压力,12
D. 实际工作压力,24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