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属地政府
B. 管道单位
C. 建设单位
D.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搜题
第1题
A. 属地政府
B. 管道单位
C. 建设单位
D.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2题
A. 应当用于购买设备材料
B. 应当用于安全防护用具、用品及设备的采购和更新
C. 应当用于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
D. 不得挪作他用
E. 应当用于购买设备更新
第3题
A. 当设置专用梯道时,梯道应设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m;
B. 当设置专用梯道时,梯道应设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m;
C. 当固定式直梯攀登高度超过3m时,宜加设护笼;
D. 当采用坡道代替梯道时,应加设间距不大于400mm的防滑条等防滑措施;
第4题
A. 当设置专用梯道时,梯道应设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m;
B. 当设置专用梯道时,梯道应设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m;
C. 当固定式直梯攀登高度超过3m时,宜加设护笼;
D. 当采用坡道代替梯道时,应加设间距不大于400mm的防滑条等防滑措施;
第5题
A. 当设置专用梯道时,梯道应设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m;
B. 当设置专用梯道时,梯道应设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m;
C. 当固定式直梯攀登高度超过3m时,宜加设护笼;
D. 当采用坡道代替梯道时,应加设间距不大于400mm的防滑条等防滑措施;
第6题
A. 当设置专用梯道时,梯道应设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m;
B. 当设置专用梯道时,梯道应设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m;
C. 当固定式直梯攀登高度超过3m时,宜加设护笼;
D. 当采用坡道代替梯道时,应加设间距不大于400mm的防滑条等防滑措施;
第7题
A. 当设置专用梯道时,梯道应设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m;
B. 当设置专用梯道时,梯道应设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m;
C. 当固定式直梯攀登高度超过3m时,宜加设护笼;
D. 当采用坡道代替梯道时,应加设间距不大于400mm的防滑条等防滑措施;
第8题
A. 当设置专用梯道时,梯道应设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m;
B. 当设置专用梯道时,梯道应设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m;
C. 当固定式直梯攀登高度超过3m时,宜加设护笼;
D. 当采用坡道代替梯道时,应加设间距不大于400mm的防滑条等防滑措施;
第9题
A. 当设置专用梯道时,梯道应设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m;
B. 当设置专用梯道时,梯道应设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m;
C. 当固定式直梯攀登高度超过3m时,宜加设护笼;
D. 当采用坡道代替梯道时,应加设间距不大于400mm的防滑条等防滑措施;
E. 当采用坡道代替梯道时,应加设间距不大于500mm的防滑条等防滑措施。
第10题
A. 隧道内施工不得使用以汽油为动力的机械设备
B. 隧道内应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C. 隧道内不得明火取暖
D. 隧道内存放汽油、柴油、煤油、变压器油、雷管、炸药等易燃易爆物品应采取专门的防火措施
第11题
A. 隧道内施工不得使用以汽油为动力的机械设备
B. 隧道内应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C. 隧道内不得明火取暖
D. 隧道内存放汽油、柴油、煤油、变压器油、雷管、炸药等易燃易爆物品应采取专门的防火措施
第12题
A. 隧道内施工不得使用以汽油为动力的机械设备
B. 隧道内应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C. 隧道内不得明火取暖
D. 隧道内存放汽油、柴油、煤油、变压器油、雷管、炸药等易燃易爆物品应采取专门的防火措施
第13题
A. 隧道内施工不得使用以汽油为动力的机械设备
B. 隧道内应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C. 隧道内不得明火取暖
D. 隧道内存放汽油、柴油、煤油、变压器油、雷管、炸药等易燃易爆物品应采取专门的防火措施
第14题
A. 隧道内施工不得使用以汽油为动力的机械设备
B. 隧道内应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C. 隧道内不得明火取暖
D. 隧道内存放汽油、柴油、煤油、变压器油、雷管、炸药等易燃易爆物品应采取专门的防火措施
第15题
A. 隧道内施工不得使用以汽油为动力的机械设备
B. 隧道内应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C. 隧道内不得明火取暖
D. 隧道内存放汽油、柴油、煤油、变压器油、雷管、炸药等易燃易爆物品应采取专门的防火措施
第16题
A. 采用矿山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B. 采用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C. 采用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不属于危大工程,因为顶管作业一般距离较小
D. 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E. 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不属于危大工程,因为盾构施工设备先进,安全风险较小
第17题
A. 采用矿山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B. 采用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C. 采用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不属于危大工程,因为顶管作业一般距离较小
D. 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E. 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不属于危大工程,因为盾构施工设备先进,安全风险较小
第18题
A. 采用矿山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B. 采用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C. 采用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不属于危大工程,因为顶管作业一般距离较小
D. 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E. 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不属于危大工程,因为盾构施工设备先进,安全风险较小
第19题
A. 采用矿山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B. 采用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C. 采用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不属于危大工程,因为顶管作业一般距离较小
D. 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E. 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不属于危大工程,因为盾构施工设备先进,安全风险较小
第20题
A. 采用矿山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B. 采用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C. 采用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不属于危大工程,因为顶管作业一般距离较小
D. 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E. 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不属于危大工程,因为盾构施工设备先进,安全风险较小
第21题
A. 采用矿山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B. 采用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C. 采用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不属于危大工程,因为顶管作业一般距离较小
D. 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E. 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不属于危大工程,因为盾构施工设备先进,安全风险较小
第22题
A. 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
B. 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
C. 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
D. 不得挪作他用
第23题
A. 可以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B. 可以以货币但不得以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C. 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第24题
A. 可以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B. 可以以货币但不得以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C. 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第25题
A. 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应具备抗高处坠物穿透的性能
B. 防护棚的顶棚使用竹笆或胶合板搭设时,应采用双层搭设,间距不应小于700mm
C. 当使用木板时,可采用单层搭设,木板厚度不应小于14mm,或可采用与木板等强度的其它材料搭设
D. 当建筑物高度大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应搭设双层防护棚,两层防护棚的间距不应小于700mm
第26题
A. 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应具备抗高处坠物穿透的性能
B. 防护棚的顶棚使用竹笆或胶合板搭设时,应采用双层搭设,间距不应小于700mm
C. 当使用木板时,可采用单层搭设,木板厚度不应小于14mm,或可采用与木板等强度的其它材料搭设
D. 当建筑物高度大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应搭设双层防护棚,两层防护棚的间距不应小于700mm
第27题
A. 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应具备抗高处坠物穿透的性能
B. 防护棚的顶棚使用竹笆或胶合板搭设时,应采用双层搭设,间距不应小于700mm
C. 当使用木板时,可采用单层搭设,木板厚度不应小于14mm,或可采用与木板等强度的其它材料搭设
D. 当建筑物高度大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应搭设双层防护棚,两层防护棚的间距不应小于700mm
第28题
A. 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应具备抗高处坠物穿透的性能
B. 防护棚的顶棚使用竹笆或胶合板搭设时,应采用双层搭设,间距不应小于700mm
C. 当使用木板时,可采用单层搭设,木板厚度不应小于14mm,或可采用与木板等强度的其它材料搭设
D. 当建筑物高度大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应搭设双层防护棚,两层防护棚的间距不应小于700mm
第29题
A. 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应具备抗高处坠物穿透的性能
B. 防护棚的顶棚使用竹笆或胶合板搭设时,应采用双层搭设,间距不应小于700mm
C. 当使用木板时,可采用单层搭设,木板厚度不应小于14mm,或可采用与木板等强度的其它材料搭设
D. 当建筑物高度大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应搭设双层防护棚,两层防护棚的间距不应小于700mm
第30题
A. 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应具备抗高处坠物穿透的性能
B. 防护棚的顶棚使用竹笆或胶合板搭设时,应采用双层搭设,间距不应小于700mm
C. 当使用木板时,可采用单层搭设,木板厚度不应小于14mm,或可采用与木板等强度的其它材料搭设
D. 当建筑物高度大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应搭设双层防护棚,两层防护棚的间距不应小于700mm
第31题
A. 处于起重设备的起重机臂回转范围内的通道,顶部应搭设防护棚
B. 操作平台内侧通道的上下方应设置阻挡物体坠落的隔离防护措施
C. 当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可采用单层搭设
D. 当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应搭设双层防护棚,两层防护棚的间距不应小于700mm
第32题
A. 处于起重设备的起重机臂回转范围内的通道,顶部应搭设防护棚
B. 操作平台内侧通道的上下方应设置阻挡物体坠落的隔离防护措施
C. 当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可采用单层搭设
D. 当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应搭设双层防护棚,两层防护棚的间距不应小于700mm
第33题
A. 处于起重设备的起重机臂回转范围内的通道,顶部应搭设防护棚
B. 操作平台内侧通道的上下方应设置阻挡物体坠落的隔离防护措施
C. 当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可采用单层搭设
D. 当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应搭设双层防护棚,两层防护棚的间距不应小于700mm
第34题
A. 处于起重设备的起重机臂回转范围内的通道,顶部应搭设防护棚
B. 操作平台内侧通道的上下方应设置阻挡物体坠落的隔离防护措施
C. 当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可采用单层搭设
D. 当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应搭设双层防护棚,两层防护棚的间距不应小于700mm
第35题
A. 处于起重设备的起重机臂回转范围内的通道,顶部应搭设防护棚
B. 操作平台内侧通道的上下方应设置阻挡物体坠落的隔离防护措施
C. 当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可采用单层搭设
D. 当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应搭设双层防护棚,两层防护棚的间距不应小于700mm
第36题
A. 处于起重设备的起重机臂回转范围内的通道,顶部应搭设防护棚
B. 操作平台内侧通道的上下方应设置阻挡物体坠落的隔离防护措施
C. 当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可采用单层搭设
D. 当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板搭设时,应搭设双层防护棚,两层防护棚的间距不应小于700mm
第37题
A. 使用机械电气设备应当严格执行使用、检修、保养、报废制度,不得违章运行
B. 设备安装、采光照明、物品堆放、通道设置等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C. 对人体易造成伤害的危险部位应当设有防护装置
D.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措施
E. 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作业场所不需要配备检测设备
第38题
A. 使用机械电气设备应当严格执行使用、检修、保养、报废制度,不得违章运行
B. 设备安装、采光照明、物品堆放、通道设置等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C. 对人体易造成伤害的危险部位应当设有防护装置
D.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措施
E. 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作业场所不需要配备检测设备
第39题
A. 使用机械电气设备应当严格执行使用、检修、保养、报废制度,不得违章运行
B. 设备安装、采光照明、物品堆放、通道设置等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C. 对人体易造成伤害的危险部位应当设有防护装置
D.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措施
E. 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作业场所不需要配备检测设备
第40题
A. 使用机械电气设备应当严格执行使用、检修、保养、报废制度,不得违章运行
B. 设备安装、采光照明、物品堆放、通道设置等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C. 对人体易造成伤害的危险部位应当设有防护装置
D.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措施
E. 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作业场所不需要配备检测设备
第41题
A. 使用机械电气设备应当严格执行使用、检修、保养、报废制度,不得违章运行
B. 设备安装、采光照明、物品堆放、通道设置等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C. 对人体易造成伤害的危险部位应当设有防护装置
D.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措施
E. 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作业场所不需要配备检测设备
第42题
A. 使用机械电气设备应当严格执行使用、检修、保养、报废制度,不得违章运行
B. 设备安装、采光照明、物品堆放、通道设置等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C. 对人体易造成伤害的危险部位应当设有防护装置
D.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措施
E. 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作业场所不需要配备检测设备
第43题
A.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C.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D. 用人单位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第44题
A.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C.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D. 用人单位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第45题
A.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C.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D. 用人单位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第46题
A.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C.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D. 用人单位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第47题
A.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C.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D. 用人单位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第48题
A. 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
B. 未按照规定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的
C.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D.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第49题
A. 隧道内施工不得使用以汽油为动力的机械设备
B. 隧道内应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C. 隧道内不得明火取暖
D. 隧道内存放汽油、柴油、煤油、变压器油、雷管、炸药等易燃易爆物品应采取专门的防火措施
第50题
A. 隧道内施工不得使用以汽油为动力的机械设备
B. 隧道内应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C. 隧道内不得明火取暖
D. 隧道内存放汽油、柴油、煤油、变压器油、雷管、炸药等易燃易爆物品应采取专门的防火措施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